APP下载

在“目标导引”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4-04-17陈丹颖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案有效性目标

陈丹颖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但是,一些教学活动却背离了如此明白的原则,言不及义的课堂讨论,轻视学科知识而空谈能力的教学互动等,都应该列入无效的教学一类。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其应有的实效。

为了继续深化“改课”,我校在原有的“五四五”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目标导引教学”策略。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确立“目标叙写—目标导引—自主学习—多元评价”的整体“改课”思路,从而不断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目标叙写”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和持续变化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学习”写进了有关的文件,作为指导当今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我们强调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要使学生自主地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必须把原来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切实改变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要求以学生行为主体来陈述,用外部行为动词来述写,重点设定学生学习后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可测量、观察的基本标准。例如,在讲述《戊戌变法》这一课时所确立的教学目标为:

1.学生能记住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图片、文字等资料,学生会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

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能总结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能说出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

这样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基础,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进行自我选择调控,使学生学得更为主动。

二、以“目标导引”提高教学流程的有效性

以目标设定教学程序,以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以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和学的所有行为都指向教学目标,是我校现在深入“改课”着力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要遵循目标,设计多样的教学环节与问题情境,根据历史知识的特点采取多种的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提问、讨论、合作等多种方式来获得学生达成目标程度的种种行为表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检测教学效果,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来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讲述“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过程性史实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给予学生一定量的目标导引问题,例如,在《辛亥革命》这课中,我给学生设置了以下几个自学指导:

1.请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孙中山或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名;

2.请阅读课本36~37页第一子目,5分钟后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孙中山领导成立了哪些革命团体?是什么性质的?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2)你怎样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有什么关系?

3.阅读课本37~38页第二子目,结合图片和课本小字,5分钟后回答以下问题:

(1)武昌起义是怎么爆发的?结果怎样?

(2)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权?建立情况怎样?

(3)革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使其成果一夜间全部变色?

(4)你认为这场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能说出理由吗?

(5)从这场革命的结局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通过逐个解决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教师可以也应该减少讲述的时间,把更多的机会放手让给学生。而在讲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由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背景知识积淀较少,这就要教师适当加大讲述的比例,来进一步分析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组成部分等相关内容,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三、以“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不讲,换一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做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独立实践,解决问题,岂不就用不着讲和教了吗?”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教学的最终目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课堂上,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自由的时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设师生同乐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轻松、愉快、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会。

因此,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做法是以导学案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以“述学”和“讲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不断探索小组合作探究的最优途径,同时积极探索多媒体背景下“述学”的最佳方式。

首先,教师要心怀目标,编制成功学案,“先学后教”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实现目标导引,第一要做的就是编制一份成功的学案。这份学案必须是基于目标能较好地达成目标的一份学案。要用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学习状态。自主学习的前提是有兴趣、想学,所以,教师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

其次,要利用问题设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学案要先出示自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又能指明学习的路径,促使学生围绕着问题阅读教材,去思考解答,从而逐步完成自学目标。

再次,要让学生在疑难困惑处开展讨论与交流。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对原理、规律的认识必然会有疑难困惑,片面甚至错漏之处。自学指导要善于让学生在疑难困惑处开展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在听取不同的思考方法或不同的见解中进行反思和修正。

有了这样一份学案,就为有效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基于学生有目的的自主学习之后,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起点,课堂上就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不分轻重的讲授,而是了解学情之后的点拨。课堂上学生通过“学”“研”“展”“点”“学”五种课堂学习方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疑,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提问,可以慷慨激昂地陈述,可以面红耳赤地争论,甚至不必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是指路人,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这一教学形式,为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更有益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在小组会上,由小组长主持,围绕中心问题,各抒己见,互教互学,互相切磋,讨论和解,共同合作、研究,共同提高。亦可针对学生好胜、不服输的精神,开展小组间互相竞赛。在这样一种平等互助、和谐热烈的学习氛围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得到积极发展。

四、以“多元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究竟是否达成,或达成程度如何,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的。因此,检视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方案设计是教学的关键,并应先于教学设计而展开,此为内部评价方法。我们主要开发了以下四种可选择的课堂评价方法:(1)选择性反应评价,指所有的客观试题和纸笔测验的形式,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填空题,适用于检测学生的知识和观点,某些推理性形式的应用,问卷形式探测学生的情绪情感等;(2)论述性评价,要求被评价者写出书面的回答。可能是关于具体知识内容的问题或者对一个复杂问题做出详尽的解答。可能需要比较历史事件、解释理科中的现象或者解决开放式的数学题等,测试者阅读书面论述,然后根据特定的评分规则进行评估;(3)表现性评价,被评价者当着评价者进行的一种特定的活动,评价者观察他们的表现或操作的结果,然后根据表现水平作出判断。表现性评价既可以评价学生展现某种技能的水平,也可直接评价学生创作的成果,非常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4)交流式评价,包括课堂上提问、回答、面谈、协商、对话、倾听课堂讨论和口头测验等。

课堂评价是检验目标落实的手段,教学中要强化课堂评价。有效的课堂评价,能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效率。要追求评价内容的目的性,评价形式的多样性,评价面的广泛性。课堂评价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要把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中。

总之,有效教学需要不断实践总结,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有效”的价值和归属。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学案有效性目标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们的目标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