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传统素材写出精彩文章

2014-04-17赵玉荣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灵活运用素材积累

赵玉荣

摘 要:针对中学生写不出好文章这一现象,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素材的积累,灵活运用素材进行教学。

关键词:积累;素材;灵活运用;传统文化

每一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可能碰到过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在教给学生作文的一些方法技巧,如审题、立意、论证方法、整体构思、过渡方式等之后,学生依然写不出好文章。分析其原因,发现学生头脑中积累的素材太少,写作时,翻来覆去,就那几个素材。比如,说到奉献,便是雷锋;说到坚强,就是梅花,除此之外,再也翻不出一点新意。于是,中学生作文便有了一个通病:论据贫乏,论证缺乏说服力,导致文章中心不突出。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道理,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大脑这个“仓库”里必须有充足的“米”。“米”从何而来?——“米”来源于积累。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素材的积累和灵活运用素材的教学。

一、积累素材

说到积累素材,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知识的作用。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遗产,其内容博大精深。作为一名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已经熟知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成语故事、经典言论,也了解了许多文学形象,这一丰厚的知识群,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教给学生从所学的传统知识中撷取素材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典型的范文,鼓励学生挖掘、积累传统素材,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二、运用素材

积累、掌握了一定量的素材后,为了写出内容厚实、见解独特的文章,还需灵活运用这些素材,也就是要学会一材多用。例如,下面关于司马迁的材料:

1.领命修书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撼了司马迁,他知道父亲将其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

2.直言遭刑

公元99年,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也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辩言:“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武帝听了司马迁的这番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护短开脱,遂把他投入监狱,并处以腐刑。

3.发奋著书

腐刑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孔子、屈原、孙子等在逆境中发奋有为的事例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经过六年的囚禁生活,终于完成了纪传体通史——《史记》。

教师可以多角度地讲析以上素材,可运用的范围有:

话题1:心灵的选择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无可避免地要面对选择的考验。学会选择之后,才会懂得自下而上的立世之道。司马迁身受腐刑之后,他想到了死,想一了百了,也想到了老父亲的临终遗言,终于,他选择了隐忍,成就了一部“史家之绝唱”。

话题2: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之,只有调整好心态,以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与痛苦,才能快意人生。司马迁面对人生的巨大挫折,最终以一颗平静的心境和坚强的意志,使自己由一介匍匐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

话题3:转折

转折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生活状态的改变,更有对意志、生命力和对真理认知的考验。司马迁的人生转折赐予他的是无尽的勇气,是转折成就了他的精彩人生。

另外,此素材还可以运用到“挑战”“人生的自我认识”等话题作文中。

又如,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一经典言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以下分析理解:

1.随大流是普遍现象,但并一定正确,只要有了坚定的价值取向,那么,就不要在乎别人的意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因此,材料可运用到关于“真实的自己”的话题作文中。

2.每个社会都需要有一些精英分子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社会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此材料可用到关于“精英”的话题作文中。

总之,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作文素材,同时,多角度地剖析这些素材,继而灵活运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文章内容单薄、中心不突出、论证无说服力的毛病,使学生作文内容充实,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写出具有较强说服力、见解独到深刻的好文章。

|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灵活运用素材积累
灵活运用放缩法,提升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效率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教学的基本策略
素材与广播电视之节目关系探讨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