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课外实践课
2014-04-17张改花
张改花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各种实验课、课外活动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实践课也是当前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产物。《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把“实习作业”作为必学内容安排在数学内容中,而且从一次增加到三次,目的就是要通过“实习作业”的完成,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数学实践课;全体学生;学生能力
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各种实验课、课外活动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数学实践课也是当前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产物。最新修订的《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把“实习作业”作为必学内容安排在数学内容中,而且从一次增加到三次,目的就是要通过“实习作业”的完成,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下面就本人在初中数学课外实践课中的体会做一些探讨。
一、数学实践课应做到有目标、有落实
数学实践课也同课内讲课类似,必须有课题、实践课目标、实践安排、资料、材料准备、组织形式、活动总结、实习作业等。因此,为保证实践课的顺利进行,实践课前,教师必须备好教案。(1)实践课内容要明确,并要准备好必要的资料、教具、学具等;(2)要明确实践课的形式、时间、地点及相关的规章制度;(3)要安排好实践课过程中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及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学生的分组调配等;(4)要在实践课操作过程中及时纠正活动的偏差,认真进行课后总结,并布置好实习作业的完成等。我在讲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实习作业”——“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高度”时,根据学生对直线型问题都已经学完,已掌握了不少数学知识,特别是学习解直角三角形时,接触到一些实际测量问题的特点,学生通过“实习作业”的完成和实践操作,也是对应用知识的一种再学习和练习。因此,把“测量学校旗杆高度”作为课题,掌握“测量底部可到达的物体高度”为目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学校缺少测量仪器的情况下,从校外借回森林罗盘测量仪器。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分组活动,教师进行指导,时间安排在下午活动时间。实践课操作前要求每位学生认真阅读“实习作业”这一单元,并且明确测量的程序和搜集的测量数据,要求各小组分工合作,测距、测角、计算均以小组进行,教师在实践中对测量仪器的整平、瞄视、读数等进行了认真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测量工作所必需的细致、周密、精确、一丝不苟。要求各小组课后填写“实习报告”,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课内汇报和交流。
二、数学实践课,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的原则
教师在指导数学课外实践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淡化“应试教育”下的等级观念,确保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人人乐在其中,使数学实践课成为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广泛兴趣和求知欲望的第二课堂。在测量旗杆高度的教学实践中,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各组学生对活动异常积极,考虑到后进生的身心感受,在实践课中帮助他们寻找立足点和突破口,使得一些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也非常活跃,有时还纠正其他学生在测量中的错误,给后进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人人动脑动手,使全体学生在实践课中都得到发展。通过数学实践课,既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增长了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强化了学生发扬团结互助、合作共事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数学实践课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实践课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课堂。通过数学实践课,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及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如,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我在进行“测量底部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在测量完旗杆高度后总结出了其计算公式:h=a·ta+b,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如果旗杆底部可不到达,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这就是“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物体高度”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点拨,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也总结出了其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因此,通过实践训练,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次次锻炼,对全面提高学生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素质教育需要教师更加重视数学课外实践的教学,如何提高数学实践课的效果,也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因此,加强对数学实践课的指导、交流已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江媛.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学操作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任小平.新课标优化学习丛书:初中数学.四川辞书出版社,2009.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