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班主任教育理念与班级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2014-04-17李海燕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管理实践

摘 要:中学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人”,是一种“人群”,并且是一个特殊发展阶段上的“人”,特殊发展阶段上的“人群”。这一群体无论是作为“自然”的生命个体存在,还是作为有意识的“社会”的生命个体存在,都处在“新生”之中,他们将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帮助下、影响下享受三年人生最富于变化而又绚烂的时期。班主任作为这个“特殊”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如何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肩负起协调本班各科的教育教学,承担好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责任,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对班主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班主任要具备相当程度的综合素质,要具备多种知识技能,成为一个复合型、创新型的班主任。

关键词:班主任理念;学习创新;管理实践

笔者15年来在一线担任教师和班主任,对中学班主任教育理念与班级管理的实践与创新有着如下体会。

一、教育理念的学习与创新

一流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大师的教育特色,无不体现一以贯之的行为思想根基。作为基础教育战线上的班级管理者,班主任也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所有的实践应在消化和理解理念的基础上开展,坚持理念先行。在学习和应用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能明白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一种追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教育思想的指导。失去思想根基的班级管理难免迷失方向,丢失班级管理的灵魂。而要丰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弄清楚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班级?什么是教师?什么是班主任?什么是学生?什么是班级管理?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向是什么?班主任工作的关注点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问题班主任的工作就有了质的提升。

二、班级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愿则,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为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断调整、协调、推进学生的成长的综合性活动。

1.树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通过用人来影响人,用生命来塑造生命

班主任在举办主题教育活动时,在自己理解认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语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规划的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并把自己认为对学生的成长有用的信息补充进了教育活动中。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班主任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班主任教育转化学生时,采取和风细雨的鼓励,彰显其优点,润物细无声,还是抓住小辫不放,大做文章,抑或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似的交代几句,采取的方式各不一样。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班主任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那里面就融入班主任对生活、对教育、对生命、对社会的理解,体现了班主任的人格。

对一个以塑造人为天职的班主任来说,他的人格应当放到其综合素质的首位,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作为一名班主任,早晨、中午第一节课前我都会早到校,站在班级门口以慈祥的目光、和蔼的语气迎接每一位同学。中午、下午放学时我又在教室门口以眷恋的眼神、关切的语气送走每一个学生。有时候学生为了和我抢时间,也许比我早到校,但我往往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

风雨无阻,数年如一日地这样迎送学生,我没有别的目的,我只是想以自己的人格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沐浴在人性的阳光里,也让他们感觉到爱,懂得爱,并输送出爱。我天天以微笑的形象亮相,学生知道,凡事班主任都乐观地去对待,所以,班主任幸福的生活。他们自然而然的也会受到感染,所以,班级内学生幽默的话语层出不穷,教室内整天欢声笑语不断。

2.使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既要“管”,更要“理”

在班级管理中,以班主任为主导,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班级学生群体活动,带有很大的“管”的色彩。这里的“管”是为了追求特定时空、特定活动的高效,并不是给学生拴上绳,你往哪拽,学生就往哪拐。

班级管理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有明确方向性的动态过程,班主任要不断地“梳理”学生的成长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以适应学生的成长。班级管理涉及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的方方面面,更需要班主任“梳理”涉及的各种因素为积极的因素,以保证都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班主任不是“官”,然而为数不少的班主任却把班主任当“官”来做,没有意识到班级管理的效能要靠班主任的爱心、学识、人格魅力和职业修养来实现,习惯于用一种带上了行政管理特点的观念和方法来“管”学生,甚至“卡”“压”学生,简单地规定必须做什么,禁止做哪些,追求表面的整齐划一,忽视了生命意义上的学生!这类班主任的特点是不注意研究班级现象,不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注意营造“班级文化”:民主的土壤、温润的空气和雨露、宽容的阳光、自由的空气和辛勤的耕耘。这种班级文化是一种充满柔性的、富有周期性的、仔细呵护的过程。实际上,班级管理既有“管”,更有“理”,静态的、被动的、表层的“管”,只是一种约束、制约而已,而动态的、主动的、深层的、具体的“理”,重在引导,重在提升,才是管理的宗旨所在。

3.深刻理解班级管理的目的

很明显,从理论上讲,意识中班主任都知道班级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但真正实践起来似乎有欠缺,从理论到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天上正落雨,班主任仍规定学生去锻炼。早晨,大雾未散,班主任仍旧让学生去锻炼,追求所谓的风雨无阻。这样做,可能磨炼了意志,但却有害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此而行,只是达到了锻炼的一种目的,而另一目的却没有达到。

时令已接近初夏,天气炎热。学校要召开校会,还有来宾参加。于是,教室的黑板上通知写出来了:因夏季校服未到,明天下午的校会统一穿秋季校服,任何人不得例外!天这么热,学生全副“捂”装,能有心思听会!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是单向考虑自身的需要或者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忽略学生的实际诉求和实际情况,而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一些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甚至形成对立面。我们要认识到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不管任何教育活动都不能脱离这个宗旨。

但班主任好像自觉不自觉地就只是单纯从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开展的角度出发,而没有考虑服从于学生的成长需要。理论转化为实践,还有一个过程,还要有一个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教师为本的转变过程!

现行的学校教育教学体制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其根本特征是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批量生产”。学校教育的推进是先以班主任为轴心组建起由各任课教师构成的“教”的单元,以班主任为轴心组建起约40~70名学生的“学”的单元,然后再由班主任联结,组建起“教”与“学”这种双单结构的大单元——班级。现代班主任正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每一位任课教师。要培养创新人才先要有创新教育班级管理,需要有创新教育视野中的班主任的创新能力。而要做好这项不断创新的工作,则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主动的创新意识、蓬勃的创新精神和杰出的创新才能。

参考文献:

[1]王立华.打造新的管理艺术:班主任的工作创新能力阐释.中华文网,2014-12-14.

[2]李海燕.中小学学习方法.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10).

编辑 代敏丽

猜你喜欢

管理实践
关于中国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PLC软件工程化的管理实践
浅议“看齐”文化的构建
以企业公民理念为导向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与路径
管理哲学的本土化研究
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