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表扬学生的几点思考
2014-04-17王晓静
王晓静
受赏识教育的影响,“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观念被许多教师接纳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然而听课时不难发现表扬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教师总喜欢竖起大拇指对学生满意地说:“真好!”很棒!”“太精彩了!”就戛然而止没了下文;也有教师组织学生在其指挥下边鼓掌边喊:“棒,棒,你真棒!”这种口头赞美满堂飞的做法,是在浪费教学时间,表扬失去了相应的激励强化作用。而有的教师评价:“你的口语表达很清楚流利,能说一句完整连贯的话。”“你很会思考,运算时能联想到运用很多数学公式。”这种注重学生感受与过程体验让人知道好在哪里的评价,学生更易接受。
有的教师就喜欢直接拿出小物品或利用分组加分评比量化机制进行物质刺激,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功利化的物质鼓励过多常常有害无益,不仅表扬不能发挥实效,而且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取舍倾向,一位执教小学的名师对于物质鼓励度的把握就游刃有余,值得借鉴。由于小学生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更加需要教师的鼓励,上课前该教师精细准备了本班同学亲手制作的小贺卡作为奖品,她特别注意根据学生听讲的认真程度、课堂纪律好坏、课上课下思考问题情况及参与小组合作讨论等的综合表现决定是否进行物质奖励,这种方法消除了学生只为得到奖励而学习的功利心理,从而使物质奖励避免功利化。
另外,教师表扬虽然不少却没有面向全体,不能关注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同样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初中时上数学课,教师一般只提问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学困生虽然积极举手却很少被提问到,教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这部分学生没有得到必要充分的关注,渐渐地失去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开始抵触课堂学习。
针对以上出现的课堂表扬的一系列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法:
一、根据事实评价学生具体的行为
表扬应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客观事实为依据,即实事求是地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而且教师鼓励时要给出明确的指导,在肯定时应指出学生到底好在哪里,多多关注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而非结果性评价。
二、表扬形式多样化且以精神奖励为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恰当地运用口头表扬与书面表扬、小组量化表扬相结合;同学表扬与教师表扬、自我表扬相结合;私下表扬与当众表扬相结合等多种表扬形式。其中口头、书面或肢体语言等精神方面的鼓励要胜过物质鼓励。
三、尽量关注每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每次课堂表现机会。有时教师一个欣赏的眼神,一次不经意的赞美都可能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恰到好处的表扬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变得更加自信;能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使学生乐学从而提升学习成绩。请把欣赏的目光多投向学生,把赞美的语言送给学生,尽量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美好轻松愉快的情绪中不断汲取知识技能,获得学习进步与个人发展。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