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爱之名,再回首,书悲情

2014-04-17王雁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项脊轩归有光妻子

王雁

摘 要:新课标版本下的《项脊轩志》被收录在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单元旨要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更侧重于文本形象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不仅要带给学生审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启发。因此,不仅仅是一种怎样的“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多维构建,知人论世,体会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爱;回首;悲情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也是古代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那么,震川先生要抒发的是怎样一种“情”呢?课标前的《教师用书》分析得很明确: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人物在三世变迁后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新课标版本下的《项脊轩志》被收录在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单元旨要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更侧重于文本形象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不仅要带给学生审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启发。因此,不仅仅是一种怎样的“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多维构建,知人论世,体会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最柔软的角落,那便是爱的国度。身在项脊轩的归有光曾经徜徉在这爱的国度里:夜起诵《孝经》时无尽的温暖,祭挂族谱时眼前的光亮,低眉耳语时晕开的笑颜……当爱的影像在生活小事和平凡场景中明晰起来的时候,蓦然回首,那已是一个个关于爱的回忆。归有光深爱着这一个个回忆。因为在这些记忆的光芒里,有着深爱着他的人和他更为深爱着的人。而那曾经触手可及的温度却早已转到时光的背后,留下来的是那挥之不去的,却又无法言说的伤痛。

所以,因为爱,回首;因为爱,伤悲。

课标下,重拾《项脊轩志》:以爱之名,再回首,书悲情。

站在原地的爱——悲之觞

在希腊神话里,该亚是大地之母。当地之子战败的时候,他们会趴伏下身子,亲吻大地,从该亚那里汲取力量。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啊!极其温柔,却蕴含着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也便是母爱的力量。但母爱对于归有光来说是模糊的。他已记不起母亲的样子了,母亲离开归有光太久了。那时的归有光只有八岁,而他的母亲也只有二十五岁。

归有光的母亲为多子女所累,而她却在繁琐的生活中坚强地站了起来,支撑着家庭的生计。

归有光的母亲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为没落的家族、贫瘠的庭院撑起一方绿荫,而在这方绿荫庇护的世界中,唯独没有她自己。在希腊神话里,母亲是大地;在中国传说里,母亲是河流。不管是大地还是河流,都滋润过太多的绿叶,负载过太多的白帆,而作为她们自身,只是艰苦卓绝的付出和养育。

归有光是母亲的长子,是母亲的骄傲、家族的希望。小小的有光依恋着母亲,天阴雨湿,仍不肯留宿学堂。而母亲也记挂着他。夜半醒来,仍不忘催促孩儿温书。那一刻,母亲应该是幸福的,小有光是母亲艰难前行中的光亮;那一刻,小有光是豪迈的,终有一天他会实现书中的宏愿。而母亲却没能守护着自己心爱的孩子,待到学成之时。一年之后,母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虽然母亲为多子女而苦,为家庭所累,但她依然深爱着她的孩子们,为他们奉献着一切,直到性命骤然而逝。

逐渐成长起来的归有光是寂寞的,敏感的。十年的时间,束发读书轩中的归有光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母亲陪伴的日子。书声从俯昂有致的身影后面飘逸下来,清朗的韵律,和着三五之夜的月光,流泻到寂静无人的角落,流淌在淡薄朦胧的世界里,那样纯净、悠然。

而母亲的讯息如风过门环,敲击着归有光的心。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

亦泣。

通过转述,为儿女每一声哭泣所牵动的慈母的样子出现在少年归有光的眼前。那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沉淀着一颗母亲的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的风吹草动,会凝聚成

疾风骤雨降临在母亲的心灵。当我们跋涉在人间的时候,母亲的心追随着我们,感应着我们,承载着我们的痛苦,分担着我们的忧愁。”幼年丧母的作者只能从他人的言语中增加对母亲的了解,同时也让他意识到与母亲相处的短暂、母爱的失落以及母亲生命历程的转瞬即逝的哀伤。

那一处老地方,那一个老场景,凝结着的是母亲寄放在原地的爱。归有光是母亲心头永远舍不得的痛,母亲是归有光心上永远解不开的结。一段悲伤的终止,却又是另一段悲伤的开始。

立在桌角的爱——悲之切

幼年时母爱的失落,仍会让少年归有光内心隐隐作痛,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痛楚,让他加深了对“家”的理解。因此,“项脊轩”既有追思怀远之情,又有“脊梁”挺立之志。尽管旧南阁子狭小昏暗,但是经过作者的一番修葺,明亮畅然起来。修葺起来的,难道只是作者的小书房吗?还应该有一颗蟾宫折桂的心。“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文人寒窗苦读的目标。然而,这样的目标能在破败的家道环境中实现吗?

归氏家族本是钟鸣鼎食之家,无奈家道中落。在《项脊轩志》中也有对这一家庭环境的记述:“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作者寥寥数笔,淡然而平静地记录着环境的改变,家族的变迁。那一片无序和破败的景象仿佛静止在文字里,却依然掩盖不住文字背后的无奈与悲凉。家族成员的冷漠和融氛围的破碎,再一次考验着一颗年少的心。竹叶声声,兰桂无语,在一片光影交错的世界里,作者在找寻着方向。

“吾家读书久不效”,是祖母历经沧桑后的内心的悲凉。“儿之成,则可待乎”,是少年时的归有光重新燃起祖母内心日渐干涸的希望。持象笏而至的祖母又给了在项脊轩中苦读的归有光重振家风,光耀门楣的勇气。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是疼爱,“儿之成,则可待乎!”是期望,“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是信任,归有光坚定了前行的方向。

而今,当年老祖母拿过来的象笏还放在桌角,而老祖母却永远地离开了归有光。瞻顾遗迹,那份疼爱,那份信任,那份期望,让归有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长号不自禁。

爱之深,悲之切;情之至,行之坚!

种在树上的爱——悲之深

归有光二十三岁那年与妻子魏氏成亲。这桩婚事是母亲生前为归有光定下来的。“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每一个女子都对自己的婚姻报有无限的期许。魏氏是幸运的,在她最美丽的时刻,遇到了归有光。归有光也同样是幸运的,仿佛是母亲在冥冥之中对孩儿的补偿。妻子的到来,给归有光的单调生活增添了无尽

色彩。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平实的话语却隐藏不住妻子内心的喜悦与满足。阁子里的那个人是妻子引以为自豪的如意郎君。这也给不得志的归有光极大的鼓舞。贤淑乖巧的妻子走进了归有光的内心世界,融入了归有光的书斋生活,成了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妻子的爱,圈出了一片宁静的港湾,让不得志的归有光重拾温暖,再次扬起风帆。

然而,命运又一次将他深爱的人夺走。归有光幸福的生活戛然而止。“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再也看不到妻子问学时,崇拜和喜悦的样子;再也听不到妻子省亲后,自豪与满足的话语。归有光离不开妻子,因为妻子已是归有光生命的一部分。“室坏不修”是怕碰触到破碎了一地的记忆吗?还是因为那心底永远缝合不了的裂痕。妻子的离开,让归有光的内心不堪重负。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昔日夫妻共同生活的项脊轩已被重新修葺。没有妻子陪伴的生活又该怎样继续?

想想妻子种这棵树时的情景吧!她种的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对丈夫甜蜜的爱。而今,归有光站在亭亭的树下,早已辨不出是树影还是人影。如盖的树下,妻子为归有光撑起一把天然的伞,为丈夫遮蔽住外边的风雨,但却遮不住归有光落向心底的眼泪。

已过而立之年的归有光,屡试不第,历经了很多的仕途坎坷,他的心灵已经被种种辛酸和苦痛折磨得伤痕累累。感情的表达不再如十八岁那样外露,而是一种而立之年历经坎坷之后的含蓄和深沉。那段饱含温情的往事,温馨甜美,却也饱藏着深深的伤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情有多深,痛有多深。

沉思往事细思量,当时只道是寻常往事如梦,彻痛心扉!“曾经在幽暗往复中追问,才知道平淡从容是最真。”

归有光目睹了家族的变迁。破败的环境,复杂的心理,很容易使年少的他在残灯寒舍的暗夜里,怀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个关于母亲的小细节,在这个时候都会让人泪流满面。

寒窗苦读无人问,一朝封侯天下知。家道中落的痛苦、光耀门楣的责任、艰难度日的压力,让归有光意识到肩上的重担。轩中苦读,只为找寻方向。祖母的举动带给归有光心灵上的震动。是饱经沧桑的老祖母的信任给了归有光继续前行的动力,使归有光坚定了“学而优则仕”的方向。瞻顾遗迹,感慨尤深。

而立之年,穷途末路之上,既找不到来路,又找不到出路。红袖添香伴读书的脉脉温情便显得格外温馨。再回首,是妻子的温情解开了没落文人的惆怅,妻子用自己的深情铸就了爱的避风港。简单的叙述,总会让人十分愉悦,却又万分悲痛。

岁月从归有光的身边偷走了很多的东西,却将最珍贵的回忆留在了项脊轩里。那是一份份有关爱的回忆。没有豪言壮语的堆砌,没有轰轰烈烈的场景,只是平平淡淡,真真切切,却也饱有化不开的浓情。正所谓:项脊轩见往事,平平淡淡;枇杷树续前缘,真真切切。

能把生命偷走的是岁月,但能把生活守住的是我们自己。后来,归有光开始了他的浮沉宦海之旅,很少回项脊轩了,但项脊轩却从未与他分离过。因为项脊轩不只在一个老地方,在几段文字里,最重要的是它在作者的心里。

有关项脊轩的回首,是以爱的名义,抒发人世莫测的悲情。

参考文献:

[1]史建筑.立足文本 读写交融:项脊轩志教学与反思.语文教学通讯,2005(12).

[2]归有光.《项脊轩志》细读.名作欣赏,2005(06).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项脊轩归有光妻子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寒花葬志
刚柔并济真男儿
——归有光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归有光文学观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