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4-04-17赵娜
赵娜
摘 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已经在生物教学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内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生物教学;思维情境;思维方法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在生物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进行思维教育的探索,首先要在教育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其次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纠正学生的思维障碍,指导学生反思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
一、善于设疑,创造良好的思维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佳的思维状态,通过反复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通过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思维,要实现这个目的,设置问题时要反映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有些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紧扣一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形成连续的思索,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如果所提的问题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过难或过易、缺乏提问的方式等均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学习细胞质遗传时,可先让学生复习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试验,再提出1909年德国生物学家科伦斯做的紫茉莉质体遗传试验。相互矛盾的结论就会引起学生思考生物遗传为什么不一致呢?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时,有同学可能得不到清晰的四条色素带,那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是丙酮加得太多?还是研磨不充分?或是滤液细线划得太细等问题。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加强思维训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在生物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对现象和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综合形成概念,做出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1.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明白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防止知识间的混淆和错位。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个别零散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和系统,关系到知识的扩展和深化。如: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学习都离不开分析和综合。
2.归纳演绎能力的培养
在生物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演绎推理,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归纳推理: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蛋白质的内容时可设计如下教学流程:①给出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的分子结构简式;②要求学生找出这些氨基酸中存在的相同基团;③找出这些氨基酸结构的相同部分;④写出结构通式;⑤得出氨基酸分子结构简式特征是“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初步结论;⑥进一步分析谷氨酸和精氨酸的分子结构发现:谷氨酸有两个羧基,精氨酸有三个氨基;⑦修正上述结构特征,得出最后结论:每个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即从一般原理到个别特殊事例的推理。如:在学习孟德尔的两大遗传规律时,可根据遗传实验的实验结果、数据概括出相应的遗传规律,在此基础上还可运用上述规律去分析、解决一些常见的遗传疾病问题。
3.类比能力的培养
运用类比可以使陌生的事物转化为熟悉的事物,使已有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扩展,并向更深层次或更广泛的领域迁移,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提炼和升华,因此它在生物学学习的应用上十分广泛。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通过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类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从而对细胞知识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
4.逆向思维的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打破常规,从事物现象的反面去探索、质疑,不仅有助于加深知识理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也有利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
三、善于质疑,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生物教学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勤于思索,善于提问,提高自身思维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习惯。问题是思考的开始,又是思考的结果,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发现问题,从自然现象、实验现象、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发问的机会,并善于抓住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注重反馈思维活动,强化或改正思维的结果,保证思维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发现在学习思维活动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加以改进,调整学习和思考的策略。
四、搞好生物实验,锻炼学生思维
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改进、增补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生物实验可以以其丰富的材料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提高思维的实践水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深入细致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和综合: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实验的改进和失误分析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排除思维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本身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存在认知上的不足和理解上的偏颇,在解决问题时就容易产生思维障碍,从而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错误的生活观念会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想当然地判断造成思维障碍从而导致失误;概念辨析不清造成的思维障碍,对生物概念理解不透,区分不清造成失误;思维定式干扰造成思维障碍,学生在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某些原理规律,但在解决问题时忽视条件改变,生搬硬套导致上当受骗;忽视隐含条件造成思维障碍,学生在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是多条件的,有些条件隐含在题目的字里行间,如果不注意学生就会无法解答或得出错误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理清知识思路,缔结知识网络并使其系统化、整体化,准确掌握生物学概念,将复杂知识简单化,诱导、启发、激励、活跃思维活动。
新课程理念的推进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的重点,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能力和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必须将思维教学的目标与生物教学的目标综合起来考虑,构建教学目标体系,设计相应的实施方案、检测方案;注重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结合,理清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探索生物思维教学的新模式。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