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2014-04-17谢明荣王静可
谢明荣 王静可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8)
【谢明荣:江苏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教育。王静可: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
学术界关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形式的争论持续至今,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学科中心课程论”和“能力中心论”[1]。两者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前者偏重于理论,主张根据知识设置教学课程,侧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后者偏重于实践,主张课程设置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侧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以上两种课程观在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中各有体现,受其影响,国内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也尚无定论。概括来说,学术界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研究尚未成熟,要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形式还需进一步努力。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与“产教结合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学模式”构成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四大教学模式。其中,“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五阶段职教模式”)较具代表性[2]。
“五阶段职教模式”的五个阶段分别是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评价与改进,具有周期循环提高的特点。该理论是在总结中外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课程设计理论、教育技术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质量管理学、一般系统理论、技术经济学、营销学等理论,设计出的一套以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五阶段职教模式”有四大特点:第一,具有自我完善功能;第二,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第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系统性;第四,重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当前,国内多数职业院校都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由于国家宏观政策文件的缺失,多数职业院校还处于教学模式的摸索阶段,较之其他几类教学模式,“三段式”更加通俗易懂,因此,它更受到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者的青睐。然而,“三段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欠缺将成为阻碍职业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实行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倡导企业与政府合作,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双元组织形式,简称“双元制”[3]。该办学模式主张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学生在职业院校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又到企业中学习实际操作技能,本质上是一种工读交替的学习培训制度,又称现代学徒制。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有三年学制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四年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后者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4]。“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方面教育资源,既能提高学生质量又能确保学生就业率。其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育和企业实践两部分。其中,理论教育在职业院校内完成,教学活动遵循由各州制订的教学计划;企业实践由联邦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按照其颁布的培训计划进行,该计划与教学计划相互协调。在时间分配上,“双元制”坚持以企业实践为主的原则,确保企业实践每周不低于3天,职业学校教育每周不超过2天。在确保学生获得职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其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其参加工作奠定实践基础。
德国的职业教育为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双元制”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成为各国争相效仿的典范。当然,“双元制”在德国的成功与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德国的法律明文规定:凡是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没有继续升学的18岁以下的青年,都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这是德国职业教育长久发展的坚强后盾。然而,20世纪末,“双元制”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缺乏被不少德国学者所诟病。他们认为,劳动力素质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向复合型转变,因此,沟通学徒制与继续教育体系十分必要。对此,德国联邦政府和部分州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的教育法规,力图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渗透。主要举措如下:第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增设职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第二,搭建职业院校与高等学校之间的“桥梁”,增加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从而实现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三者之间的“链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学生对升学、就业的不同需求。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忽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过分强调理论教育,将职业院校办成了普通高校;另一种是忽视职业教育的理论性特点,过分强调实践技能,将职业院校办成了技工类学校。
1.准确定位政府角色。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该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确定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角色定位,理顺政府与办学机构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层面讲,当前需要做到的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管理、监督和调控作用。鼓励职业院校进行内部改革,引进外部竞争因素;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赋予其作为独立办学主体的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政府对资源配置仅有管理、监督和调节作用时,市场才具有资源配置的主导权。因此,充分发挥市场在职业院校发展中的作用才是关键。
从微观层面上讲,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在课程设置、实践课程安排和职业教育规划等方面,搭建起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提高课程设置、教育规划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前瞻性[5]。
2.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键就在于它与就业的“连襟”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能满足就业需求的职业教育也是失败的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可以成为我国职业院校学习的典范,它倡导学生部分时间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技能训练,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实现了职业培训中理论与实践最大限度的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最佳途径。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没有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职业教育也没有充分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之中。仅有少数院校与企业、行业或区域经济社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社区政府参与职业院校发展与规划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致使我国职业教育很难保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上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3.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我国应大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方向的研究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同时加大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在实践能力上建立具体的量化标准,切实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建设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6]。
4.深化校企合作。实践训练课程是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联系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多数职业院校都很难凭借自身的力量完成实践训练课程,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实践训练资源不足。实训设备、实训场地的投建、更新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我国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国家财政支持。第二,实训师资力量匮乏。职业院校教师长时间脱离生产实践,若不及时通过师资培训更新知识,很容易造成知识老化,师资不足。第三,教材更新滞后。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职业院校的教材内容很难与最新科技保持一致[7]。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便是深化校企合作。当然,这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与学校开展深入合作,搭建互惠平台,实现双赢发展。
5.优化教学结构、改进教学内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专业课缺乏针对性和应用性、课程繁杂、忽视学生科学素养和创造性的培养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将课程进行科学分类并有机结合。课程结合并非课程合并,而是在尊重学科特殊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将课程内容进行压缩、整合,即优化教学结构、改革教学内容。例如,可将所有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术类专业课和职业类专业课。对于公共基础课,建议采用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主;对于学术类专业课,应以构建理论知识系统为主,理论涉及面要广,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对于职业类专业课,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实现理论性课程与实践训练课程的融合。
[1][6]王祥云.中西方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J].开封大学学报,2008(2):66-68.
[2]邓泽民,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02(20):8-13.
[3]余茂辉,孙 勇.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分析及启示[J].交通职业教育,2010(2):54-58.
[4]夏成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05(1):24 -27.
[5][7]祝 频.中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7):108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