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有效参与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之管窥

2014-04-17何湘平

嘉应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语言英语

何湘平

(嘉应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一、引言

“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至理名言昭示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1]。美国教育技术专家Kearsle和Shneiderman(引自孙迪,2005:22)结合其多年的远程教育实践提出了“参与学习”理论,其前提是学习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才能产生有效的学习效果[2]22-25。该理论的基本理念是在非传统教学环境中创建成功的协作团队,并使之基于一定的任务进行有意义学习。中国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不同于英美等国家以英语作为母语的语言教学,对于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而言,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语言环境,因此课堂授课是补充语言环境不足的重要途径。张烨、周大军(2004)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积极的课堂参与活动,不论是言语的还是非言语的,对英语学习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参与将不利于英语学习[3]28-33。

笔者曾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长期观察,发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课堂参与形式化,看似积极踊跃, 实则缺乏实质学习及思维认知参与。秦秀白教授(2012)撰文呼吁警惕课堂娱乐化的不良教学倾向,他指出,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笑声连连,实际上并未实施有效教学”[4]。因此,如何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促进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参与,是一个值得大学英语教师认真探讨的课题。

二、 “学习参与”理论的阐释与说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Astin提出“学生参与”(student involvement)理论,他将“学生参与”界定为“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生理和心理的能量”,基于该定义,他进一步指出“任何教育措施的效能与其增进学生参与的能力直接相关”[5]。“学生参与”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Newman也指出,“学生在学业过程中的参与是指学生为促进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的心理投入及努力”[6]。Ellis(1994引自张烨、周大军,2004)提出学生课堂参与模式质量(quality of learner participation)问题,即:学生课堂参与质量不仅涉及学生言语活动的质量,如言语时间的长短、句式和词汇的使用,也包括课堂参与活动的思考深度[3]28-33。另外,我国学者关文信,单余岱(2002)指出,有效参与有六层含义:一是每个学生都能有更多的独立学习时间;二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三是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四是学生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五是学生有充分的表现机会;六是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培养[7]。Kearsley&Schneiderman(1999引自孙迪,2005:22))指出“参与学习”理论通过三种主要的方式来促进学习者对学习的投入:强调学习者之间协作、基于项目的学习任务、真实的关注,这些方式可以使学习具有创造性、有意义并且真实可信。有效参与学习的核心原则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则:合作(Relate)、创造(Create)、贡献(Donate)[2]22-25。

基于上述理论,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英语老师对学生参与的有效性问题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英语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提供学生参与英语教学的机会﹑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还应该培养他们习得英语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其认知能力及思辨能力,并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扩大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策略的实施

“学习参与”理论作为一种宏观的理论,它不仅引领着教师的“教”,还指示着学生的“学”。基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语境的天然缺陷,如何运用先进的“学习参与”理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以促进和提高学生有效参与大学英语学习?基于自身的工作经历与体验,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具体教学策略。

(一)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投入

教学目标,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支架和桥梁。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是学生有效参与的标准之一。束定芳教授(2010:27)指出:“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重点、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起着导向作用”[8]26-32。因此,在上课初始阶段,教师应向学生呈现明确的教学目标。基于该教学目标,教师要对讲授的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了然于心,根据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有了教学目标的宏观指引,学生则易于做好学习准备,明确自己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从而能增强成功的学习体验。

以综合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主题为“creativity”的听说课为例,笔者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层面:学生应该明白“creativity”的定义;(2)语言技巧:学生应该明白如何表达“what is being creative” 、“who is creative”,学生不仅知道如何运用单词,还能运用完整的句子以及不同的句型回答上述两个问题;(3)主题拓展:让学生明白并学会表达:Every one has creativity within him. When given permission and encouragement, the creative potential can be well achieved。依据该课例的教学目标,教师紧紧围绕“creativity”主题,设计和安排一定量的英语输入及输出活动,在课堂教学结束前进行目标检查,让学生再次明确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每一节课都学有所得。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实施,应该贯穿每一节英语课堂教学。它既指导老师“教什么”及“怎么教”,又为学生对自己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提供明确的标准和依据。学生通过一步一步的目标实现,体验到学习的进步,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奠定学生有效参与的基础

国内外的许多语言习得研究工作者或外语教师的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正确运用语言学习策略可以取得外语学习的成功。Maclntyre &Noels(1996)指出:学习策略有助于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掌握,可以减少习得者学习中的困惑和焦虑, 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或者改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力[9]。文秋芳(2003)通过研究实践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她还指出,任何运用得当的学习策略都更有可能使学习者获得学习上的成功[10]。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每位英语教师必须探讨如何将语言学习策略培训融入到语言教学之中,并付诸教学实践。笔者借鉴了顾永琦等(2011)的“基于策略的教学(Strategy-Based Instruction, SBI)”,在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个学期,笔者将9大阅读策略培训(1. Inferencing for Word Recognition, 2. Inferencing for Meaning, 3. Predicting, 4. Associating, 5.Summarizing, 6. Appreciating and Being critical, 7. Evaluating, 8.Monitoring, 9. Choosing Strategies)[11]融入每一个单元的语言教学中,通过准备-呈现-练习-评估-扩展这种模式,将整体策略培训项目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这种模式的策略培训特点在于:每一节策略培训课都既有策略培训目标又有语言教学目标。通过整体策略培训,学生既习得了语言知识,又学会了如何准确灵活地运用学习策略、形成有策略的学习习惯,并能将策略进一步从学校学习扩展到日常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

(三)巧用提问策略,扩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Kumaravadivelu(2003:48)指出,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提问是影响课堂学习机会的课堂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12]。教师的提问分为展示式提问(display question)和参阅式提问(referential question)。前者指对知识的核对性提问,教师预先知道答案;后者指教师没有确定答案的提问,它是一种更高认知水平的提问。参阅式提问既可以是开放也可以是封闭的提问,而展示式提问一般来讲是封闭的。当然,如果开放式提问或者参阅式提问都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表达能力的话,那么参阅式提问会更多地促进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有意义交际[13](Chaudron 1988: 127)。Brock(1986)对4个有经验的 ESL教师和24个非本族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高频率的参阅式提问对成人课堂交际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教师使用大量参阅式提问的控制组内,学生的回答更长、语法结构更复杂、携带更多的连接词[14]。另外,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关系很大,它是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却步,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会觉得没学到新的知识,参与热情也不会高。在提问难易程度的把握上,教师可以遵循Krashen( 1985)的“i+1”原则,其中“I”为语言学习者的现有水平,+1为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持续大量接触i+1的信息输入,不仅有助于信息理解,更可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新的语言知识[15]。也就是说,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语言水平和所要学的内容的差距,他们才愿意投入学习。

基于上述提问策略,在讲授综合英语教程(三)第六单元“Culture Shock”时,笔者查阅了“一位德国人图示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相关课程资源,运用其中24幅图表达了中西方文化在个人观点、生活方式、守时、人际关系、自我等24个方面的不同。英语教师不能仅仅演示这些图片以博学生一笑,还应该利用这些图片帮助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基于该教学目的,笔者设计的教学活动为:要求学生尽量用不同的英文句型来描述这些图片所表达的意思;通过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认识到,知道图片含义是一回事,知道如何运用英语表达其含义又是另一回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基于所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英语知识,且难易程度要能使学生意识到其存在的“知识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加学生实践使用英语的机会,使学生自觉、主动、深层次地参与英语学习。

(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深层次参与英语学习

李力教授(2014)认为:“思辨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如果在英语教学课堂中,缺少对精选的语言点的恰当处理,这种用囫囵吞枣的方式处理课文,学生在学习时就必然不求甚解,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时甚至不知其然[1]。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只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行为的参与,而忽视了学生在思维上的参与弊端。很多教师都认为:如果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就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学就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被动”的课堂参与模式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是被动的,中国学生也可以采用 “深层的学习方式”而非“表面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言语参与活动的缺乏并不妨碍积极的认知参与活动(Watkins,1996引自张烨、周大军2004)。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自身的特点、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学生个体性格的差异,学生更倾向于以非言语方式和被动的言语方式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更愿意以积极的认知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愿意进行较深入的思维活动,如理解、记忆、判断(张烨;周大军2004)[3]28-33。

基于上述论述,在讲解综合教程第一册第八单元的课文Secrets of Straight-A Students时,笔者设计快速阅读任务,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提到所有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此训练学生找段首句确定文章的主要意思等阅读技巧。另外,笔者还在课堂上对每个重点段落进行细读和讨论。如长句“Instead of pressuring their children, these parents were always loving, gentle and took pains to explain and motivate. They impressed the lessons of responsibility on their children, and the children delivered.”的学习。除了让学生复习“instead of”,“take pains to”,“impress”等词汇的用法,对“deliver”,笔者先让学生brainstorming他们已经知道的词义如1.递送;2.交出,移交;在学生已知的知识基础上,写出另外三个常用词义3.为…接生;4.发表演说;5. 履行(诺言)。为实现学生对五个语义的理解,笔者对每一语义给出相应的例句进行讲解。然后,笔者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1.教会学生通过意群来断句,理解整个长句的意思,2,根据这个句子的语境,确定句中的“deliver”是上面讲到的五个意思的哪一个。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以认知的方式掌握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使其在思维上深层次参与课堂学习。

刘正光教授(2014:36)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应该是最基本的内容。如果跳过这些内容,这实际是在掏空语言课程的核心内容,削弱语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实现基础。其实,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与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16]。因此,英语教师要在学生掌握好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讨论和深入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以此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深层次地参与英语学习。

(五)设计课前课外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课内课外有效参与的良性循环

束定芳教授(2010:29)提出:课堂教学关心课堂上的活动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但课堂教学只是外语学习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没有相应的课前和课后外语学习是不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应该是学生课外学习的向导[8]26-32。“合作、创造、贡献”这三个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核心原则,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以课文主题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建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库”这样的课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自主参与英语学习。英语学习资源库内容主要包括了两个内容:(1)学生制作的教师上课讲授过的课件,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制作老师讲授过的单元课件,这个教学任务,既可以让学生专心投入课堂学习,又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课件,评估自己是否达到了每一节课的目标,并重温课堂学习内容。(2)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及阅读材料。不管是老师提供的还是学生自己在网上找到的与主题相关的音频或视频,笔者都要求学生把其相应的文字资料通过精听写出来。而对于阅读材料,则要求学生自己提供答案详解。

我们的英语课文主题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内容丰富多样,以课文主题为基础,进行师生共建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库,可以为学生提供英语知识和信息多渠道的输入,在输入后产生的内化吸收后,教师再设计适当的“输出”任务,让学生在口头和书面的应用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的缺失,从而更加主动去输入英语知识。在师生共建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库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将更多的资源建设的机会和教学互动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资源建设的主体和课程学习的主体。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且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从成就感的满足中得到快乐,使其能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英语学习。

四、结语

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有实质的学习参与和思维参与,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参与量,是衡量学生是否有效参与英语学习的标准。在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英语教师应该遵循外语学习规律,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巧用提问策略,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外学习任务,形成课堂有效教学向课外有效参与自主学习延伸、课外学习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的良性循环。

[1] 本杰明·富兰克林,PETER S,GARDNER. New Directions[M].New York:Longman,1998.

[2] 孙迪. 投入学习理论对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05(6).

[3] 张烨,周大军.大学英语学生课堂参与模式研究[J]. 外语界,2004(6).

[4] 秦秀白. 警惕课堂教学娱乐化[J].当代外语研究,2012(7):1-2.

[5] ALEXANDER W. Astin.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 1984, 25(4): 297-308.

[6] NEWMAN F.W.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in American Secondary School[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2:11.

[7] 关文信,单余岱. 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及标准[J]. 现代中小学教, 2002(10): 8-10.

[8] 束定芳.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们教什么,怎么教? [J]. 外语界,2010(6).

[9] MACLNTYRE P D,K A NOELS. Using social psychological available to predict the 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6( 29) .

[10] 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11] 顾永琦. 英语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培训:阅读与写作[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2] B.KUMARADIVELU. Beyond Methods: Macro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 U.S: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2003.

[13] BROCK, C. The Effects of Referential Questions on ESL Classroom Discourse[J]. TESQL Quarterly, 1986.(20),47-59.

[14] CHAUDRON, C.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5] KRASHEN, S.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New York: Longman,1985.

[16] 李力, 刘正光. 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总决赛获奖教师教学风采[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语言英语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我有我语言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酷酷英语林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