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课程与课程裁剪
2014-04-17宋燕
宋 燕
(潍坊市育华学校,山东潍坊,261051)
从2012年4月起,李秀伟老师给工作室全体成员介绍了“第二课程”。第二课程,顾名思义,首先是要以学科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理解把握好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理念,结合新教材完成学科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本学科相关联的一些教学活动,经过讨论、研究、实践,逐步形成新的课程。这个课程必须能开拓学生的学习,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增强其个性自主发展,提高各种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校办学的特色目标。
结合笔者所教学科的特点,为让学生们不忘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们成为种子在一代代人的心田生根、发芽,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让它走进课堂,走进民俗传承的历史链条之中,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学校教育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于是,笔者开设了第二课程——剪纸教学。希望通过剪纸教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剪纸文化,学会剪纸技巧,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美化我们的生活,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制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课程性质
剪纸教学有它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在小学美术课中开设这一课程,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对我国的民间艺术有所了解,更希望通过此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培养他们的动手制作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中高年级学生
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因此,在技法上要求比较严格,剪刀这些工具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控制不好,安全问题令人担忧。所以此课程主要是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希望通过剪纸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
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有关剪纸的资料,如:剪纸的由来、剪纸的历史、剪纸的特点、剪纸的意义等,使学生对剪纸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展示古代、现代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剪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发挥其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及生活品质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剪纸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剪纸象征符号表达的文化内涵,按其时间和主流发展方向经历了自然崇拜、原始宗教时期的巫文化、生命生殖崇拜到宗法礼制、社会礼制礼仪再到装饰审美功能的逐步发展过程。现代社会的剪纸往往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在一些喜庆场合、节假日都会用剪纸纹样来表达心中的喜悦。而小学生学习剪纸可以用来装饰教室、美化校园,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剪纸学习种类来划分剪纸的类别
第一类:单色剪纸。就是用一种色纸来剪做的。又细分为:折剪类,即将纸折叠后剪,放开后可得一种图案或字形;迭剪类,即将数张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后再依稿剪之,一次可得数张作品。
第二类:套色剪纸。以单色剪纸的方法剪成主版和次版的形象,再另剪色纸贴裱在主版需要的部位上,或将画稿所需的各色色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再沿稿线依次剪成,择取一张为主版,贴裱在衬底上,最后将其余的部分添贴在主版之上。
第三类:染色剪纸。即用易于浸渍的白纸或浅色纸剪成各种形象,再逐次染成所需的颜色,或先将纸染色,最后剪成形象。
其中,套色剪纸跟染色剪纸都是在单色剪纸的基础上创作完成的。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中年级学生一般学习简单的单色剪纸,高年级学生学习套色剪纸跟染色剪纸。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剪纸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需求分析
在小学中教学生剪纸,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剪纸准备材料简单,适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其独特的技法和趣味性,深得学生的喜爱。
五、总目标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以加强艺术教育为指导思想,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潜能”为主题,以“课改”为核心,努力创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剪纸”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在开展剪纸活动课的过程中,收集并创作了一些剪纸材料,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该目标充分考虑教师的可指导性,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与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美德教育相结合,体现思想性和时代精神。我们以适合学生特点的剪纸艺术为主体,对学生进行认知、操作、情感等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继承发扬民间艺术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组织一支有活力的剪纸队伍,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
六、内容说明
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目标是课程总目标跟分目标的具体化。学习活动建议针对目标提出一些更具体、可操作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七、课程内容(略)
八、课程评价
剪纸教学评价应以学生在剪纸教学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剪纸基本技法的情况,又要重视对学生剪纸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一)注重剪纸学习表现的评价
不仅依据剪纸作品评价学生剪纸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查学生在剪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剪纸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或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二)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剪纸作品
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剪纸作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等级或评语,也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剪纸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剪法及技巧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第二课程从开发到具体实施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了,该课程符合笔者所教学科的特点,也比较适合城乡结合地方的学生。剪纸是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现在已经被列入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孩子们对剪纸文化更加了解、熟悉,为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遗弃,学校决定把剪纸教学当作第二课程,利用每周的第二节美术课在中高年级实施剪纸教学。剪纸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了解我们的民间艺术,紧密联系我们的生活,增强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