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考作文试题评价与比较——基于对2013 年大陆高考作文的回顾
2014-04-17潘涌张雪
●潘涌,张雪
伴随近年来中国高考受到美国高考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的强烈冲击,其中的写作题Essay 更是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青睐。 在此背景下,将近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作文试题与Essay 作一番比较分析,对2014 年高考作文的研制、评价和应试指导均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中国高考作文:文体意识和价值定位
伴随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对考生思想情感过多束缚的“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逐年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趋向宽松的“话题+材料作文”:且由提供封闭式材料的话题作文向开放式材料的话题作文演变。新世纪开篇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话题作文作为一种相对开放的全新作文题型开始出现并日益引人注目——这就为考生的自主思维、自由选择和独立表达提供了多维、开放、无规囿的精神平台。 但是,去了“硬性命题”之后,“软性命题”难免遗留负面影响。 换言之,“作文潜规则”改头换面地制约着考生的自主思维,成为青春生命语用过程中的软性约束。
例如,2013 年高考作文就鲜明地延续着近年来这种艰难的开放势头,而且,就总体而言则变得更能承载考生作为“个人主体”的思想容量。尤其是2012 年才刚刚现身、充满自由论说色彩和不确定性的话题作文,已经占据了2013 年各地多数考卷卷面。 可以判断:开放视野、催生思维、鼓励表现,进而对母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发挥积极的导航作用——这是大陆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性表现。
其一,高考作文的话题及其材料更趋开放多元,提供考生一种自由思维的宽广空间。 请看:
1.“爱迪生怎么看手机”(北京卷)。
2.“更重要的事”(上海卷)。
3.“我愿意……”(湖南卷)。
4.“上善若水任方圆”(湖北卷)。
5.“过一个平衡的生活”(四川卷)。
6.“经验与勇气”(新课标卷)等。
这些话题(具体标题自拟),仅从字面审读就知道是提供考生一种颇具弹性度的思维框架或思维向度,并配以同样灵活而开放的辅助性或提示性材料。
1.话题“三句话看童心”(浙江卷):“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应为“英国作家戈尔丁”): 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
2.话题“根据大豆写作文”(重庆卷):“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 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 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 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
如果是心智能量蕴藏丰富的考生, 面对如此充满思辨性的话题材料, 就如面对可供个人思维自由舒展的巨大精神空间——这无疑就是获得一种凭借语言来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并享受表达满足感和成就感的难得良机。从总体上说,地方卷作文话题比全国卷更具开放性、思辨性乃至异质性。
其二,高考作文的文体意识更趋明确,“述评”或“评议”成为作文的主流表达
新世纪以来, 单纯叙事或记人的传统文体逐渐淡出考生与教师的视野。即使所给材料是事件叙述、 情景描摹或细节呈现,其考试旨趣也并不在让学子对客观性人事再作精致到位的“复现”——至少是为了从人和事出发而再作申论,或者是就表面现象而开发其深层内蕴。广东卷所给的是叙述材料:“有一个人白手起家, 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这样的话题材料各地考卷中比比皆是,其特点有二: 或者是现象性材料下面覆盖着可供考生深度开发的比较丰富的思想资源; 或者话题本身就是思辨性观点的组合, 不同的价值观念有待考生深入辨析、有所取舍。因此,这样“话题+材料”的命题形式内在地规定着考生无法以平面化的传统“记叙文”去完成,而必须以观点为统帅、以评议为方法、以论证为过程的“思想评论体”。 换言之,这样的“命题”形式,即使其中的提示语包含着“文体不限”的表述,其实也隐含着明确的“文体意识”或“文体倾向”,并同时也规约着考生依循文体而采用相宜的语言表达即评论。 进而言之,出题人文体意识的更趋明确和自觉,正实现着高考作文对长期固守的再现“客观人事”记叙文的悄然超越,甚至也正在启动着对观点单一、论证过程格式化、思维高度同质化的“应试型议论文” 的深刻超越。 这与国际流行的美国高考作文Essay 注重考核学子将来学术研究必需的独立评论能力的旨趣,正趋向一致化。 需要强调指出:上述所谓“文体超越”将悄然撬转基础教育作文教学的价值支点,引发学子思维品质的深层转型。
其三,高考作文的价值定位更趋合理,引导学子表现和发展理性思辨力和表达力
从上述的引例就可得知,“后命题时代” 的作文命题形式旨在考量学子自由个性、 充盈活力的思想力和表达力, 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观念高尚、 思想健康、语言规范这些传统的“作文套路”里。 “全命题时代”的作文只有符号化、抽象化的公共主体“我们”(we),而缺失灵思洋溢、个性卓越的特定单数第一人称“我”(I)。 这种“个人主体”的灵魂被抽空,必致假大空的泡沫作文泛滥成灾,绚丽面具下“人”“文”分离以致对立。而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流行的“给出材料+给出话题+自拟标题”作文类型的数量统计来看,这类自由度大、去全封闭、去全命题的“自主作文”, 已经构成一种接轨全球化背景下作文教学普世价值的日益浩荡的主流趋势。近年来,该类作文每年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即 2009 年 12/16、2010 年 14/18、2011 年 13/17、2012 年 14/17、2013 年 15/18。数据比例表明:历年来各省市的命题研制者似乎心有所约,相当稳定、持续地引导考生向着多元个性、独立表达的新路径、新向度发展,共同推崇每位考生作为写作主体的独特、自由的思辨力和表达力的全面展示。 这早已跨越了传统作文要求考生客观主义地再现盛世华丽或唯美主义地粉饰现实灰暗的旧时代。 其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写作元命题:语言表达唯有回归个人主体、回归自我心灵,才可能形成自由而强盛的思想力和表达力。
二、美国高考作文Essay:文体特色和价值取向
纵观近年来美国Essay 的文体和命题概况,深具特色, 值得从中汲取蕴涵在命题中的创新性学术文化理念、 以完善大陆高考作文命题并创新作文教学[1]。
Essay 作为美国大学招生中的学术创新短作文,其考试题型结构如下:前半部分是“提示”(Prompt),介绍话题、背景、多元观点;后半部分是“任务”(Assignment),说明写作的文体及其具体要求。前者卷卷出新、篇篇有变,后者相对固定。 作为一种学术评论体的Essay,其文体结构一般要求三个部分:首先是总起段,提出作者的基本观点,这是全文的逻辑起点和灵魂所在;中间是主体部分,包含若干自然段,这是对观点的论证过程,包括缜密的思想演绎、适当的事例或细节引入、有针对性的现象分析等;最后是结束段,以结论回应开头的观点并作升华或拓展。 Essay 是一种以阐述观点为主、 辅以事实材料的学术性、思想性评论体。 它以作者基本观点统领全文,重在表达个人独特的思想倾向或价值评判, 贯穿全文的主线就是缜密严谨的论证。
一方面,作为篇幅不长、结构稳定、评论为主的Essay 文体,旨在释放考生的思想和心智,主观特色鲜明,个人化倾向强烈。
美国高考 Essay 的“命题”(2011—2012)[2]:
1.对他人的动机和诚意持怀疑态度是明智的吗,甚至那些人看起来是值得信赖的?
2.个体像集体中的其他人一样思考和生活是否始终是有害的?
3.进步往往会包含一种重大的缺陷或问题吗?
4.人们是否付诸了过多的信任于专家或权威的指引?
Essay 作为评论体的特征前提性地决定了考生必须不仅对个人的精神旅程作纵深回溯,而且更要向自我的内心世界作出深度掘进,而命题的思维容量就鲜明体现了这种价值引导。 就句子表达形态而言,Essay 的“命题”不是一个包含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通常不用确切指向的陈述句),更不是我们所习惯的某种不能“逆向证伪”、只能“正向证实”的单一向度的确凿命题;恰恰相反,它们无一例外是一种深含待解问题、价值指向多元的“疑问句”——所提供的是宽泛的“问题域”而不是对问题本身的精确结论或导向, 因此,Essay的“命题”不可能允许考生的思维仅停留在对一般客观事物的表浅印象上或标准化共识上,即使背熟了预制的作文模版,也无法直接简单“套入”其中。 这种由“疑问句”所承载的鲜明的“问题意识”,正是Essay 文体所标举、所引导的显性思维特征——指向不确定的无疆界“思维宇宙”,推崇超越性的思想力。
另一方面,Essay 话题材料架构了充满不确定性的思维空间。
话题材料往往提供一则或是概括的事实、或是具体的现象、或是意味深长的名言、 或是历史的趋向等等,而共同点唯有一个:蕴含着多元选择的可能。 至于考生如何判断与评说,取决于自身的人生阅历、思想倾向和文化修养。Essay 最显著、最鲜明、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是话题“提示”对思维取向的“不提示”:包含着种种可能但又要进行充分的论证。 较之于表达不同判断更具难度的则是提供逻辑论证的链条,包括事实、细节、理据等等。
三、比较与前瞻:深入突破话题和材料的惯性限制
综上两方面所述, 中国高考作文已经超越了封闭狭隘的“全命题时代”的种种规束,表现出“后命题时代”的显著进步;但是,就中美高考作文话题和材料的多元开放性而言, 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之间的历史及地域差别, 中国高考作文在命题研制和话题取舍方面尚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试以2013 年三段材料为例。
1.“沙子和珍珠”(辽宁卷话题):“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 ”,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 ”,年轻人说能。 年轻人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材料)
2.“经验与勇气”(新课标卷话题):“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 当地许多富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去切割这样一块昂贵的宝石,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地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年轻工匠的师傅感叹地说,有些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材料)
3.“根据《忧天》写作文”(福建卷话题):“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材料)
这三份作文样卷的问题具有共同性和典型性。 一方面,话题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哲理性、 开放性和伸展性,能够为考生提供支撑言说的平台和放飞心智的精神空间;但是,另一方面, 它们同样犯了一种共性过失:急于为考生“坐实”思维主题,急于为其“搭建”只供单行的“思维独木桥”。殊不知,其后果是封锁了考生的思维疆界;也许,这样为普通考生现场作文提供了一种 “思想拐杖”,但对尖端考生而言则极大地限制了其新观念、 新思想的自由翱翔——“过”大于“失”矣! 难道让考生自己“大悟”、自己“感叹”,不是更真切、更深刻和更感人吗?即使是福建卷话题材料,虽然是诗人顾城的一首完整诗歌,但也是可以做技术处理的,免得“深深地扎进地层”成为现场考生的“共识”、以致鲜活学子最终亦纷纷然“深深地扎进”出卷人的“思维陷阱”啊!与美国高考作文材料比较, 明显可以看到这样限制性的“提示语”(“年轻人恍然大悟……”“年轻工匠的师傅感叹地说……”) 实在有封锁学生思维的嫌疑。而Essay 的“提示”及其内含的话题材料则无限“放大”了“选择”“传统”话题的思考空间和表达天地,使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考生拥有不同的视点、不同的推断、不同的拓展,从而使之可能实现各自精彩的表现。
比较而言,中美两国高考作文在文体、话题和材料三方面各有特点。 就文体而言,美国Essay 将以思辨为主、经验或经历为辅的评论体作为唯一的文体,以承载考生的独立思考和个人见解; 多数中国高考作文试卷允许考生从记叙文、 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多元体裁中自选一种, 但长期应试作文训练致使考生的“记叙文”难免失之于平面复述,已经长盛不衰的“议论文”往往止步于过分同质化的公共表达。 就话题而言,美国高考作文选题超常深刻、新人耳目,关键是话题本身前提性地具有正反性、 不确定性和多元性特质,没有定论而贵在新见;中国高考作文卷因为各地情况有别、话题斑驳杂陈,总体而言令高端考生心灵为之震撼、眼睛为之明亮的“反流俗”话题不多,即使如2013 年全国卷“真诚与友善”的话题,按教学常规思路其中包含的同质成分多于异质,一般易陷习惯性套路而难出新观念、新思维。就话题材料而言,美国作文考题的“提示”清晰导向多元开放、承载自由思维的无限空间;中国作文试题的“提示”或受话题本身的制约而难于展开、或习惯性“俯就”一般考生因而堵塞了优秀学子的卓越思维。
回顾中美两国高考作文题,我们清醒地看到:从单一闭锁的“全命题时代”到多元开放的“后命题时代”之深刻转型,表征着中国“考试文化”的蜕旧更新乃至中国教育的巨大进步。 面对全球化文化博弈的严峻态势,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高考作文命题既长葆自身的审美特色(不能简单、表浅地视审美特色为“文艺腔”),又能汲取美国等国际高考作文命题的有益营养。 固然不能很绝对地断定不同文化场域内两国高考话题的孰高孰低或孰优孰劣;但是,文化博弈取决于语言博弈、取决于母语教育的博弈。全球化时代需要中国学子很好驾驭母语、展示智慧,需要中国高考通过语言表达力的竞技来深远地引导母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并为“文化中国”的强势崛起而奠定“母语童子功”。
[1]潘涌.美国高考作文Essay 的文体特征、命题指向及其启示——兼评2012 年中国各地高考作文 [J]. 课程教材教法,2012,(12):112-117.
[2]SAT Essay Prompts[EB/OL].http://professionals.collegeboard.com/testing/sat-reasoning/prep/essay-prompts. (2012-02-08)[201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