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议有效实施教学做合一

2014-04-17陆祥翠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合一教学资源素质

陆祥翠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试议有效实施教学做合一

陆祥翠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教学做合一,即“教”“学”均是“做”,几乎以“做”为中心,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精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有效实施教学做合一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多渠道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整合硬件教学资源,以及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措施以有效实施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有效实施;教师素质;硬件教学资源;课程资源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1]的生活教育论被人们公认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更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认为:教即是做,学也是做,凡事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法,也是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最佳选择.有效实施“教学做合一”是现在教学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

1 提升教师职业素质

实施教学做合一涉及教育教学的诸多方面,它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组织和设计、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成功实施教学做合一,教师要具备“双师”素质[1],必须“教到老,学到老”[2].学校必须要扩大培养途径促使教师深刻理解教学做合一的内涵,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加速更新教师职业技能结构,积极探索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和学习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不仅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培训,还要主动加强与企业合作,让实际的职业岗位培训与教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到一线实训基地、合办企业、兄弟院校等一切可以提升教师素质的地方进行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横向科技项目、技能大赛以及职业岗位的认证考试,使教师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教学做合一的方方面面,为有效实施教学做合一打下良好的基础.

1.1 组织教研活动

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教育、课程教学、教研主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3]、人才培养、专业发展与规划、专业学术等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教研活动中,教师的各种学术观点会得到充分的发表,教研活动是一个争论的过程,问题不断深入的过程,教师相互学习的过程,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教学做合一的有效实施.

1.2 深入教学实践

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学生在做中学知识,在做中学技能,在做中提升素质.提升教师素质也要以做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提升素质.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鼓励教师大胆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倡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以及教研教改经验等.

高职教育中的教学做合一,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去摸索、去探讨、去创新,找出适合于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做合一的实施方法和方案.

1.3 深入企业实践

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做”,教师首先要会“做”,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动手能力和操作经验.目前,我国高职教师中仍有很多还不具有完整的、丰富的从事企业实践的经历,这不利于教学做合一的有效实施,对于这部分教师要加强企业实践,提升教师素质.鼓励和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中去顶岗实践,熟悉岗位职责和工作过程,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参与企业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学习企业文化,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学知识、学技能.

2 硬件教学资源建设

高职院校有效实施教学做合一模式的教学,除了要进行提升教师素质这样的软资源建设外,还要加大力度优化、整合、建设硬件资源.

在某些专业或者某些课程上,发现教师教学时会觉得力不从心,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硬件资源跟不上,如设备数量不够、设备陈旧跟不上教学模式和专业课程的改革、缺少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等.作为学校应该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整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构建专业、专业群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提高教学战斗力.除此以外,学校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不同课程要求自主研发适合于本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锻炼教师研发能力,学生“做”的能力.

3 课程资源建设

“做”是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教”与“学”均以“做”为中心,学生不仅能充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并能通过“做”对已有的知识和理论进行验证,在“做”中验证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教学做合一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做”中教,教师要能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学做合一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做”中学,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发挥个体能动性,充分展示个性,自主支配自我、发挥自我,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我国各类院校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尤其是现在的高职院校,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就是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教学做合一,研究课程发展趋势,大胆改革和创新,使教学效益最大化.课程改革要从课程设计、教材研发、课程考核、课程信息资源库、网络课程等方面进行.

3.1 课程设计

教学做合一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必须深入企业,岗位调研,打破传统观念,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建设科学的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综合制定教学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

情境设计是课程体系中课程设计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精心提炼出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情境[4].一门课程应包含若干教学情境,设计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入深,由基础到应用,由应用到创新,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递进和升华的过程.

3.2 教材开发

教学做合一对教材建设和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情境设计要求,将教学做和谐地融入教材,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成为当前改革潮流中每位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课程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教材的编写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5],要以职业为本位,能力为标准;要结合企业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合理安排教材内容,要注意各单元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要把握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要有知识拓展和创新启发.

3.3 课程考核

传统单一卷面的考核方式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考核方式,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是以“做”为中心,这将给课程考核的方式和方法带来了多元化.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考试要有所创新,不同课程、不同情况可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卷面考试、操作考试、项目考试、团队考试、答辩考试等.同一门课程也可以同时采取以上多种考核方式进行综合测评,依托教学做合一,科学、合理设计每种考试的比重.

卷面考试只是教学做合一考核的一种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考试是一个操作技能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熟练程度;项目考核是一个将理论知识、应用知识、技能经验、创新能力等融为一体的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的项目方案分析、制定、执行和完成能力;团队考核是一个团队协作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任务分配、团队协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答辩考核是一种口试,主要是进一步验证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既可鉴别个别学生的抄袭现象,又可引导优秀的学生去创新.

3.4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借助数字化校园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面向不同专业和课程,建立和完善课程信息资源库,优化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建立教学做合一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课程标准、选用教材、参考书目等,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和不同用户的学习需求;2)提供“教学做”一体化的网络课程资源、教案、演示课件、项目指导、重点难点指导、习题、参考资料、案例库或专题讲座库、演示或仿真项目实训、录像及其他辅助学习的资源;3)在线练习、作业和综合测验、疑难解答板块,让学生的提问能得到及时的回答;4)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体现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

3.5 校外教学平台建设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要依托职业岗位,有效开发和利用企业、行业、社会资源,将教学情境与工作现场有机结合,将学生学习内容、职业素养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对接,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校外教学平台是校内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持续,是实现“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重要条件.高职教育的深化改革带动着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兼顾校内和校外,加强校内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全面开展“教学做合一”教学活动拓展更大的教育教学空间.

4 结语

教学做合一是高职院校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带动了高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由于高职生源多元化,多民族学生参与,知识基础各有不同,作为高职院校应不断探索与研究教学做合一,研究课程教学的柔性化管理方法,以适应当前教学需要和生源多元化特点,为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J].行知讲堂,2006(1):10-12.

[2] 余浩.论教学做合一的教师素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3):34-42.

[3]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67.

[4] 陆祥翠.以活动为中心的“触发器”教学设计方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01):131-132.

[5] 常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职教通讯,2011(14):52-53.

On implementing 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practice

LU Xiang-cui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Art,Jiangsu Jianzhu Institute,Xuzhou,Jiangsu 221116,China)

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practice is centered on practice,which means that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both focused on practicing.It is the essence of life education theory which is established by Chinese educator Mr.Tao Xingzhi and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eaching activities.According to study and analysis on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practic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aths including improving teachers'quality,constructing hardware resources of teaching and developing curriculum resources to implement 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practice effectively.

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practice;effective implementation;teachers'quality;hardware resources of teaching;curriculum resources

G 420

A

2095-3550(2014)01-0066-03

2013-09-18

陆祥翠,江苏徐州人,硕士.

E-mail:xclu@jsjzi.edu.cn

(责任编辑:梁赛平)

猜你喜欢

合一教学资源素质
人剑合一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