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河南地区画像石狩猎图

2014-04-17鲍镜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唐河猎手画像石

鲍镜屹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徐州 221116)

浅析河南地区画像石狩猎图

鲍镜屹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徐州 221116)

狩猎,自原始社会以来,在各种艺术载体上都有体现,既是生产生活现实场景的再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又承载着宗教祭祀、军事演练以及娱乐消遣等功能,河南地区的汉画像石狩猎图像与其他地区比较起来,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下文将浅析这些特性并且会初探其原因。

河南;汉画像石;狩猎图

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以狩猎为题材的岩画,春秋战国以后,这类题材还广泛存在于青铜器、帛画、壁画、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陶器等艺术载体上。两汉时期,作为丧葬艺术主要载体的汉画像石,在河南地区,无论其数量还是内容样式,都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根据相关画像石著作的统计,全国范围内,发现和发掘超过二百多座汉画像石墓,河南的画像石墓就超过五十多座,其中南阳市就占四十多座,出土的画像石数量在两千余块。在诸多题材的汉画像石中,狩猎图像的汉画像石,虽然为数不多,据笔者搜集统计共十三块,但是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及其后体现出的汉代河南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等,却是意义非凡。

河南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以南阳、商丘、许昌为主的几个地域。在对《中国画像石全集河南画像石卷》和《南阳两汉画像石》这两本著作中出现的狩猎图画像石,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纳之后,可以发现,仅有的这十三幅狩猎图画像石都出自南阳,具体分布如下:南阳唐河县唐河针织厂出土四块,唐河电厂一块,邓县长冢店一块,卧龙区草店一块,卧龙区七一乡王庄墓两块,宛城区七孔桥一块,卧龙区英庄两块,南阳市人民政府大院一块。

该地区的狩猎图画像石,依据考古发掘资料来看,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即西汉(包括王莽时期)和东汉(个别延续至魏晋时期)。根据可以推断出纪年的狩猎图画像石的画面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狩猎图画像石,呈现出一些差异。首先,西汉新莽时期的狩猎图像,在相应画像石汉墓中所处的位置大都位于墓室墙壁上,只有新莽时期的南阳唐河电厂出土的狩猎图画像石是位于门楣。画面人物刻画简介明了,构图元素简单,有猎手、猎具和猎物,但是各元素大小在构图中比例失常,显得朴拙。如唐河针织厂画像石墓前室南壁的这幅狩猎图,左上角刻绘的是双手持筚的猎人欲网一兔,猎人面前不远处的两只猎犬正在追赶一只鹿,中间一位猎手左手抓兔,右手拿一锤,右边一骑手追赶猎物。画面无边饰,素地浅浮雕,将画面中狩猎场面刻绘的栩栩如生,但是人物跟猎物、猎具大小相当。其次,东汉时期这一地区狩猎图画像石,都刻绘在门楣上,在构图元素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画面的背景都会刻绘以山峦、群山峻岭。捕猎场景的刻绘较西汉时期,更加明确,线条流畅,雕刻技法更加娴熟,更加写实。如东汉早期的英庄墓中出土的画像石,图中右边刻有群山,表现了山林狩猎的情景,山左侧是一猎手和一辆轺车,山右侧一持筚猎手和一骑手在两只猎犬的协助下,追赶奔向山林中的三只鹿。东汉中期的邓县长冢店出土的狩猎图画像石,刻绘了围猎场面,画面左侧为一骑手弯弓欲射身后一虎,虎的后面则是另一骑手持戟夹击此虎,画面右侧一骑手手持猎具追击一熊,画面上端刻垂角纹,下端刻几座山丘。魏晋时期王庄墓出土一狩猎画像石,刻绘的依然是山林中围猎的情景,画面左侧一持戟猎手牵一猎犬追逐一鹿和兔,猎物右侧一猎手跪射猎物,画面右侧模糊不清的则是以骑手驰骋。

综上所述,河南地区狩猎图画像石都出现在南阳,究其原因,可从南阳的历史地理及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考察。西汉时,南阳郡农业和手工业极为发达,冶铁业在汉代也尤为著名,铁制工具质量及数量不断提高,为汉代画像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正是南阳一带日益富庶的经济,使其成为汉代贵族依附和寄食的地方。西汉时就有不少王侯被分封在南阳,东汉王朝建立后,宛城又成为京城洛阳的陪都。因此,南阳更成为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们的集聚之地。汉代普遍盛行“灵魂不灭,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因此,那些盘踞在南阳一带的众多贵族官僚们便将坟墓建得像生前阳宅一样豪华气派。就连一些不太富足的中下层地主,商人也不惜倾其家产对其父母实行厚葬,企图以此举博得孝名,从而达到跻身仕途,升官发财的功利目的。于是,南阳一带便出现了大量豪华坚固的画像石墓。秦时在此设置南阳郡,地处汉水流域,东、北、西三面环山,是一个扇形盆地,林业资源丰富,这为狩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狩和猎在古代,有不同的含义,《尔雅》中说“冬猎为狩”,许慎《说文》中对“猎”则是这样解释,“猎,放猎逐禽也。”在古代,猎即捕捉禽兽,而狩特指冬天捕猎。由此足以看出,古代,打猎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南地区该类图像明显少于其他地区,则反映出两汉时期,该地区的狩猎,并不是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出现,更多的是刻绘贵族王侯生前现实生活场景,用作彰显其显赫身份的。

[1]周到,李京华.唐河针织长汉画像石墓的发掘[J].文物,1973(06).

[2]南阳汉画像石编委会.唐河县电厂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82(01).

[3]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河南汉画像石(6)[M].河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

[4]王建中,闪修山.南阳两汉画像石[M].文物出版社,1990.

[5]周祖谟.尔雅校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

[6]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The portrait stone hunting in Henan area

Bao Jing-yi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

Hunting, since the primitive society,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various art carrier, is the reproduction of real life sce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lso carries religious sacrifice, military exercises and entertain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the Han figure stone of hunting in Henan area to compare with other areas, ha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t will analysis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e the reasons.

Henan; Han stone gravings; hunting

J22

A

1000-9795(2014)05-0069-01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3-10

鲍镜屹(1981-),女,江苏徐州人,从事汉代考古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唐河猎手画像石
我爱家乡唐河
变变变,猎手变成狼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唐河人大“摆擂” 三级代表“比武”
意义的猎手
以持续创新助推“科技唐河”建设
我的唐河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汉画像石中的“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