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英译
2014-04-17方丽君
王 梅 方丽君 何 娟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英译
王 梅 方丽君 何 娟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汉语文化负载新词折射出当今中国的变迁,其英译有助于中国文化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从而维护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本文以“中国梦”的英译为例,通过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转换的方法来分析如何实现最佳翻译。
生态翻译学;文化负载词;“三维”转换
目前,英语国家文化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使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失衡,故弱势文化应加强对外宣传,尤其是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因为这些词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从而促进中英两种语言在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平衡发展。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一门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即从生态学视角研究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1]胡庚申提出了“翻译生态环境”,即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2]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翻译行为的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的汰弱强留强,和译品生命的适者长存”等理念。[3]
二、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英译现状
“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4]目前,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已取得一定成就。如,《中国日报》专门开辟了“新词新译”专栏,专门就热点新词提供相应的英译,并且出版了《最新汉英特色词汇》一书。[5]
作为两种独立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应享有平等地位。但由于中美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势力的不均衡,当今所谓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多“流”(强势文化的单向流动)而少“交”(强弱势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6]大量负载西方文化的词语被直译过来融入中华文化中,如:“鳄鱼的眼泪”(crocodile tears)、“可口可乐”(Coca-Cola)等。然而,很多中国传统的事物却被“归化”为英语中原有的词,如:“饺子”被译为dumpling,致使许多英语读者将其等同于西方带馅面团,并不能传达饺子真正的文化内涵。饺子的谐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英译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1]具体来说,译者应主要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来实现中英文转换。
现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来分析“中国梦”的英文翻译:
将“中国梦”翻译为China’s Dream或China Dream。从字面上来说,是“中国的梦”而非“中国人的梦”,这难免会被误认为中国梦是中国整个国家的梦想,而非其中国人民的梦想,把民族梦和国民梦两者对立起来,甚至会使英语读者认为中国梦的实现是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代价的。从文化维度来看,这样翻译不能体现出习主席所诠释的“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由此看来,这样翻译会使英语读者误解“中国梦”的内涵,无法达到交际目的。
将“中国梦”翻译为Chinese Dream。从语言维层面上来看,Chinese Dream可兼顾“中国的梦”和“中国人的梦”两层意思,因为Chinese一词意为“中国的”、“中国人的”等多层含义。从文化维来看,Chinese Dream体现了习主席的讲话内涵——“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7]从而,把民族梦和国民梦两者统一起来。同样,“中国梦”译为Chinese Dream真正传达了习主席的思想内涵,也就实现了中英文在交际维度的相互转换。
四、结语
总之,加强对文化负载新词的翻译,有利于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提升汉语在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地位,使中英两种语言能和谐统一、平衡发展。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2]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J].上海翻译,2008(2).
[3]胡庚申.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外国语,2009(2).
[4]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中国日报网站.汉英最新特色词汇[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2005.
[6]郭旭明.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全球化语境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
[7]杨全红.“中国梦”英译辨析[J].中国翻译,2013(5).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Wang Mei, Fang Li-jun, He Juan
(Donghua Polytechnic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new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which reflect the changes of modern China, contributes to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nslation of “中国梦” as an example, analyzing how to get the best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Eco-translatology.
Eco-translatology; culture-loaded word; multi-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H315.9
A
1000-9795(2014)05-0353-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10
王 梅(1981-),女,河北邢台人,讲师,从事翻译研究。
方丽君(1978-),女,江西抚州人,讲师,从事翻译研究。
何 娟(1983-),女,甘肃张掖人,讲师,从事语言学研究。
2012年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生态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