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2014-04-17何义霞
何义霞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南阳 473000)
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何义霞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南阳 473000)
90后大学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目前90后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改善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系列措施。
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目前在校大学生均为90后,诸多教育专家开始关注这一代大学生的特点,而对90后大学生的分析在报纸、杂志等媒体随处可见。这一代大学生的特点是什么,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何种挑战,是一个值得教育学家们深思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入手,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意图解决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
一、90后大学生特点
90后大学生生活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网络随处可见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不同文化交汇的时代。这个时代独特的特点对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据调查研究,90后大学生大多为家庭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条件优越,是家长的掌心宝,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缺乏对自身的道德约束和行为约束,缺乏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社会观念日趋多元化,社会利益群体不断分化,是非的评判标准众说纷纭,导致90后大学生追求理想与面临现实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缺乏进取的矛盾、追求爱情与强调物质的矛盾、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矛盾等等。
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也有自身的优点,他们有爱心,文明素养高,对新生事物接受快,个人奋斗意识强烈;具有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理念,他们中许多人的道德认知水平也较高[1];他们率真、坦诚,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对生活具有独特的理解。
二、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
1.学校教育方式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干作用。随着社会发展,道德的缺失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倾注了更多的目光,高校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加重视。但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依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其它教育方式较少或者无法发挥作用。
但由于一些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在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干也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为两方面:(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尽如人意之处影响教学效果。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新;教学内容滞后和重复,与现实社会脱节,跟不上当前大学生的步伐和需求,对学生适应社会缺乏指导性;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据相关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看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为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要或非常必要的,但是又不愿花费精力去学习。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没必要开的,如果它是选修课的话,他们将不会选修。
2.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20世纪80—90年代,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会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与环境[2]。但另一方面对孩子道德教育方面顾虑较少,特别是行为教育缺乏,从而致使90后行为散漫、个人享受主义至上、性格孤僻,缺乏家庭责任感,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
3.道德教育评价机制片面。目前我国大多数对学生道德教育评价方式比较片面、单一,往往以老师评价作为最高标准,忽视学生之间、家长和社会等方面的评价,过于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学生的实践锻炼以及礼仪、礼节等多元化教育。从而使得学生教育中出现智育硬、德育软的情况,道德教育出现“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3]的情况常常发生。
三、解决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措施
1.抓牢思想政治课教育,提高教育效果。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骨干作用,首先是改革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据调查,高校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重复,尤其是中学与大学的政治课的重复,是现在大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所以要结合时代特点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避免与中小学的重复。其次教师要积极探索,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更新,如制作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建立思政课教学网站等,进而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全面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另外可以结合实际推广讨论式教学,并通过网站开辟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栏目和工作信箱、BBS等形式,根据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确实实现思想政治课的主导地位,发挥其主干作用。
2.重视班级思想道德教育。学生是组成班集体的基本单位,一批优秀的学生能够组成一个优秀的集体。班集体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单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人具有见贤思齐的品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能够激发学生的荣誉观,班级中学生骨干、先进分子对其他学生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因此要重视发挥班集体中学生骨干、先进分子在集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尤其是在道德品质、自立自强等方面弘扬先进,表彰模范,宣传模范,提高模范的引领示范意义。
同时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约束作用,加强班集体建设,能够对学生的“三观”产生极大的影响。每一个班集体都具有自身班级特色,我们要利用班级特色,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同学的思想和行为,加强班集体建设能够使学生树立共同的理想追求,进而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成长轨迹。
3.多方式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视实践。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学习和生活方方面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多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在学生的学习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把道德教育贯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之中,更要扩大范围,深入挖掘其他学科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发挥非思想政治学科的道德教育功能,从而实现道德和知识有机地融合,思想政治学科与其它学科无缝隙结合的道德教育作用模式。如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感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使他们学习先进道德规范。
在生活中,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实践相结合,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要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对思想道德有深刻的认识,就要给学生提供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现有的社会正常生活或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一些维护社会秩序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准则,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学会社会必要的礼仪、礼节和礼貌,并将这些礼仪、礼节和礼貌用于社会生活中。
4.注重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学生的成长与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一定的关系。家庭成员行为习惯、做事方式是相互影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具有深深的家庭烙印,因此要重视家庭教育,父母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5.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在中国是个古老的话题,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我们的党都具有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视自我教育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4]孟子强调德行涵养要依靠“自得”,中国共产党更是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因此要重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激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的道德需要。
6.建立多元化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道德教育评价机制,改变以往教师至上的说法,让更多的人和事参与到学生道德评价过程中,对学生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评价。
对学生的考核,首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体验。要正确引导学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其次应该积极主动地邀请家长、社会有关部门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进行考核;第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关注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要正确看待学生发展过程,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关心和爱护学生。
[1]王丽君.“90后”大学生价值观状况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2):95-98.
[2]刘洁.“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原因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117-120.
[3]谷建国,莫忧.加强高等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3(7):187-188.
[4]李永莲.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4):12-13.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fter 90
He Yi-xia
(Nanyang Medical College, Nanyang Henan, 473000, China)
College students after 90 have their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e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have some disadvantag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fter 90: college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G641
A
1000-9795(2014)05-0044-01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3-07
何义霞(1975-),女,河南南阳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