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康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4-04-17刘全有
刘全有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8)
对健康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的思考
刘全有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8)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健康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但遗憾的是,部分健康保险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与医疗保险相关的岗位,造成人才严重流失。问题是动手能力差、适应周期长。原因在于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和缺乏实践训练。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于根据培养方向,确定开设课程;开展校企联合,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同类本科院校培养健康保险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健康保险;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一、健康保险专业发展现状
保险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朝阳行业,很多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相继开办了保险专业。特别是伴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快速发展,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中既懂保险又有医学基础知识的健康保险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很多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健康保险专业,培养相关人才,以满足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河南中医学院人文学院利用医学院校自身的优势,于2010年开设了健康保险专业。
然而和很多医学院校一样,由于健康保险专业开设时间短,没有经验可借鉴,大家都是在边学边改中前行,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践都缺乏交流论证,造成培养毕业的学生,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差,适应周期长,用人单位不愿接收,使相当一部分健康保险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与医疗保险相关的岗位,而是被动地选择了其他行业,造成经过多年精心培养的健康保险专业人才严重流失。
二、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一)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内容重复缺乏明确培养目标
健康保险专业作为一个独立专业,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动手能力和实际的岗位训练。而现实的课程设置仍是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涉及面广,又因为教材选用的原因,多个课程内容重复,导致学生厌烦。实践课形式单一,在校内只是简单的上机模拟演练,而校外到单位实习又缺乏校企联系通道,学生本人自主联系只能去营销部门锻炼,很难涉及到核保、理赔等内勤实务操作岗位。
(二)教材匮乏,评教机制单一
健康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保险学、保险精算、社会保障学、人身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和医院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数量虽多,但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和法规案例的罗列。有些教材实务部分仅是陈述了某个省、市医保政策或某个商业保险公司的管理条例和操作细则,缺乏实际操作内容的介绍和指导,缺乏对案例讨论的启示和实践指导的延伸。特别是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实务的教材,目前只有人民大学出版的一本《保险核保与理赔》,这本教材内容广泛,但缺少实践教学内容。
任课教师偏好于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校推行的量化考核办法和教学评价机制的问题。首先是量化考核的标准,理论课容易制定,实践课难操作。其次在于教学评价的执行。各高校教评中心组织的评价人员,一般都是退休教师,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新课程、新知识门类缺乏了解,对应用型课程教学方法知之甚少,往往按照自己以前的教学经验去判定,致使实践教学评价效果一般,得分较低,阻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健康保险实践教学软件少且升级更新缓慢
随着教学培养目标的明确,教学实践课程的增加,各大高校在健康保险实践操作模拟软件的引进和开发方面的投入不足尤显突出。据了解,当前市场上的健康保险教学软件不超过3种,而且业务流程过于简单,不能与社保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的业务接轨。险种设置不足,只有几款传统的保险产品,不能满足保险教学需求,投保与理赔环节设计过于简单,学生学习后不能有效用于实际工作。并且实践教学软件更新升级缓慢,时效性差,针对性差,面对现代保险市场的快速变化,法律、法规的更新,新产品的推出,实践教学软件变得像“鸡肋”一样缺乏运用的吸引力。
(四)高校的学术氛围造成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缺乏
健康保险专业的交叉性导致了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健康保险专业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又具有保险专业的文化底蕴。而能够“跻身”高校教师行列的大都具有“博士”学位,只是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精通单一学科的专门人才,而不是既懂医又通保险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为能从教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学术研究上,忽视了社会实践锻炼和健康保险实务操作处理能力训练。同样由于高校的用人体制和学历要求的原因,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或有实践经验的保险专家由于没有高学历无法从事教学工作。使得现有教师队伍只能是重理论,轻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照本宣科,机械地使用实验软件,遇到现实市场问题不能随机处理,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目前健康保险专业实践课程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河南中医学院人文学院聘请校内外保险专家,其它高校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本校任课教师一道,对健康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师选拔及能力提升,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科学设置,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改革思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一)根据培养方向,确定开设课程
伴随着社会保障机制的全面发展和广泛覆盖,以及商业保险公司的高速发展,健康保险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应该是,社会保险机构的医保中心,各类医院的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的承保核保中心和理赔服务中心及基层管理岗位。因此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确定开设课程,在完成理论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实践课程的设置和训练。譬如,组织健康保险专业的学生在校内向非保险专业的同学宣传学生平安保险,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知识讲座,讲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政策法规,都可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中。
(二)开展校企联合,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保证教学实践活动质量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结构上合理,业务上过硬,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学校制定相应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和指导实践教学工作,利用与各实习单位已建立的合作关系,选派专业教师分批次到保险公司进行实践锻炼。同时学校要为兼职教师的进修、理论学习、资料查阅等提供方便,并邀请他们经常参加学校平时举办的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使专、兼职教师融为一体,优势互补。当前相继开办保险专业的高校不少,但教师数量却不多,形不成科学研究的氛围,可利用各大学城学校相邻的便利条件,组建健康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任课教师专业协会,搭建互动平台,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教学实践,热点问题探讨沙龙活动,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三)编写健康保险实践专用教材,完善软件系统升级更新
结合健康保险专业学生就业需求,更新教材内容,组织理论课和实践指导课教师合作,编写专用实践教材,理论课老师要严把课程内容重复关,要抛开理论教材的影响,使实践课程教材自成体系。与保险专业人士合作,力争使教材的实用性强,针对性突出,案例选择的启发教育性显著。同时学校要加大对健康保险专业实验室资金的投入,改变提升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购置居于领先水平的保险实践教学软件充实实验室。要确保教学软件能更新升级,紧跟保险市场发展步伐,这样才能为学生模拟实验提供帮助,达成动手能力的提升,为社会及保险机构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
(四)改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中应包括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做到对实践课教师劳动的尊重,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为此,要改变过去仅仅依靠理论教学,以课堂教学,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主来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转为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为主来评价教学质量。评教人员要吸收社会上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参与,评教内容不仅包括对学生实践训练的考核,还应包括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考察,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习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考察,可以由学科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单位联合考察,保险企业指导人员或带班经理给出鉴定,公司盖章确认。校企联合考察增强了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动手,积极为保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用所学保险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改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达到对实践专业课教学的公平考核,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质量,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就业工作的顺利对接。
[1]饶晶.高校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初探[J].大众科技,2012(1):253-255.
[2]李丞北.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1):91-92.
[3]郭卫东.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之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03-104.
[4]王明高.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高校理论研究,2011(2):109.
Thinking of setting and teaching reform of health insurance professional courses
Liu Quan-you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450008, 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health insurance in the market, demand for health insurance professionals is increasing, but unfortunately, part of health insurance professional students did not associated with medical insurance jobs after graduation, causing serious loss of talent. The problem is beginning ability is bad, meet the long cycle. The reason lies in the course settings and lack of practice. The key point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direction, to determine the courses; to carry out cooperation, establish the combination of part-time teachers; emphasiz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of healthy insurance application talent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colleges.
health insurance;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reform
G642.3
A
1000-9795(2014)05-0149-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06
刘全有(1964-),男,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经济管理方向的研究。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GH-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