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搞好服务型政党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资源
2014-04-17赵书昭
赵书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把我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际上,执政资源是党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可资利用的各种有利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具有可继承性和可消耗性、可再生性和可积累性等特点。建设服务型政党旨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水平,实现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获取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以巩固执政地位并完成执政使命,这也是增强党的执政资源的最终目标。可见,建设服务型政党与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资源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一、建设服务型政党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资源的作用分析
(一)建设服务型政党有利于增强党的先进性资源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一是先进性资源体现在执政党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上。服务型政党正是需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积极的姿态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执政规律、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将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二是先进性资源体现在“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落实上。服务型政党体现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树立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服务全局的理念,特别是对公民个人正当利益的维护,如此,执政党和政府才能逐渐与“官衙门”划清界线,真正变身为公共服务部门。三是先进性资源体现在意识形态的灵活性上。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极为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并且保持了其固有的刚性。但随着时代和条件的变化,赋予意识形态一定程度的灵活性是必要的。革命党向执政党过渡,统治型政党向服务型政党转型本身就是生动的说明。革命式的热情让位于对建设的冷静思考,“非敌即我”的阶级斗争式的简单逻辑代之以完善的法制保障、充满人文关怀的治理和服务模式。这正是执政党意识形态灵活性的生动展现,也是其角色转换体现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
(二)建设服务型政党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体制资源
“执政体制是国家公共权力划分的结构体系,其实质是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问题。”[1]实际上,这就是如何处理四大体制关系,即党政体制、党内体制、党际体制和党群体制。党的执政体制建设关系到党的先进性、高效性和合法性等众多方面,是增强执政资源的重要着力点。而服务型政党的建设恰恰为党的执政体制建设开拓了一个新的路径。一是体现在执政党执政理念和执政心态上。服务型政党就应该摒弃“高高在上”、“一览众山小”的心理优越感。对于人民群众,服务型政党需要重塑公仆意识,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箴言记在心中,落在实处。二是体现在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作风上。在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前提下,适度地调整党政关系,特别是以服务型政党的新任务、新功能为风向标,以突出政府办事效率为出发点,明确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力和责任,防止以党代政的痼疾复发。在处理党际关系和党内关系上,执政党和参政党都应该向服务型政党过渡,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层面上,大家具有平等的地位。因此,作为服务型政党的执政党应该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来听取其他党派的不同意见,甚至能够习惯于听“对台戏”,习惯于善意的“争吵”,而不再留恋“一言堂”和“一呼百应”的作风和气派。
(三)建设服务型政党有利于增强党的合法性资源
所谓合法性,是指“权力和权威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指的是政治统治依据传统或公认的准则而得到民众的同意和支持”[2](P31)。历史证明,我党执政合法性来源于革命的胜利,来源于人民的选择,来源于新政权的建立。我党执政之后,执政的合法性主要体现在: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许诺,对意识形态的反复强化,对领袖的个人崇拜。但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当对未来生活的美丽期许长期得不到实现,相反得到的是经济上的窘困、政治上的动荡、思想上的困惑,那么意识形态的强化和领袖的魅力就会因失去支撑而逐渐失去力量。改革开放之后,党主要通过领导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来增强合法性资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新形势下,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初衷就是要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使党能够长期执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基本前提。具体来说,一是坚持正确的物质利益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全面领导各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实现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普惠于人民。总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才是执政党合法性资源取之不竭的法门。二是坚持民主与法制的进步,建设现代文明国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足、人民对执政党的认可和拥护可以大大提高人民群众对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服务型政党应该通过法制建设的完善来保护群众并不断加强其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制度安排,搭建政治平台来满足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的要求。同时,面对人民群众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的提高和要求执政党扩大民主、依法执政的呼声,服务型政党需要不断学习、创新,提高自身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使执政党和人民群众保持长期的良性政治互动,使人民群众在民主和法制的诉求上始终保持对执政党的信任和信心。
二、搞好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几点措施
建设服务型政党并非要弱化党的领导,而是在保障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前提下,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使党的领导更具效力与效率,从而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资源。具体而言须从以下几点措施着手:
(一)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宝库,创新执政理念并转变执政风格
理论是先导。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直接为党建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撑。服务型政党的提出既反映了我党对执政规律的进一步深刻认识,也反映了党的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然,理论的创新首先体现在执政党执政理念和执政风格的转变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以服务型政党替代管理型政党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搞清楚服务型政党“为谁服务”以及“服务对象与服务提供者”的关系问题[3](P19)。党的性质与宗旨及血肉般的党群关系一直是党最重要的执政资源。但是,由于长期执政造成了官僚之风、贪腐之风、奢靡之风的蔓延和增长,部分领导干部颠倒了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将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上,如果不彻底改变这种“驭民”思想根子,那么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宗旨只能最终沦落为美好而抽象的道德承诺。二是改变“全能型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风格。即改变以往事无巨细,无所不管无所不问的风格。因为这样既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也削弱了党执政的效率和水平。执政党的职能应该从“无所不为”向“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在经济领域,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给予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以应有的平等地位。在政治领域,扩大民主,完善法制,活跃政治生活,真正体现“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保护少数”的民主精神。在文化领域,降低刚性意识形态对不同政治文化的抵触和排斥作用,特别要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优秀成果并推进自身文化的积极创新。在社会领域,支持各类社会团体的建立和发展,为公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创造条件。消除制度性障碍,创造流动通畅的社会体系,确保社会结构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党的执政体制建设,转变执政方式并提高执政能力
党的执政体制建设需要从四大方面着手,即党政体制、党内体制、党际体制和党群体制。在党政体制方面,重点在于理顺党政关系。如果党政关系混乱,极易造成党政职能不分、责权不明,结果导致以党代政、政府效率低下、公信力降低。执政党对政府的控制和影响,应该主要依靠政策和人事来实现[4](P41)。在政策制定上,以公共权力的运作规律来规定政府的运行机制。在人事任免上,党组织负责推荐党内的先进人士,经过公众选举获得政府职务,行使权力。各级党组织不再作为与政府争当行使权力的主体出现,而是恢复作为政治组织的本来面目,充当人民控制政府、监督政府的工具,充当人民与公共权力联系的桥梁[5](P123)。在党内体制建设方面,积极而充分地发挥党内民主,畅通言路,发挥普通党员的应有作用。同时加强党内纪律,尤其针对领导干部,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真正起到“党要管党”的作用。在党际体制和党群体制建设方面,执政党要给予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监督执政党的可能和勇气,特别对这种监督给予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执政党在进行决策时需要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真正的服务型政党必须杜绝充耳不闻和应付搪塞的现象发生,需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党际关系和党群关系。在执政过程中,执政党要以身作则,自觉守法、依法执政,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使党的执政行为有法可依、有理有据。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带有冲突性质的“群体性事件”时,切忌动辄上纲上线,粗暴执法,激化矛盾,要善于做疏导和化解工作。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完善党政、党内、党际和党群体制的建设,科学地界定各级党组织的角色和使命,有利于降低党的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正确地发挥党员个人在党内的有益作用,有利于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提高执政的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合理地提高参政党的政治地位特别是监督作用,有利于执政党“自我纠正”和“外部纠正”相结合机制的建立,保证党执政路线的正确性。广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有助于群众利益诉求的正当有效的表达和社会的稳定。这些都是执政党执政能力提高的表现,也是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在制度安排上进行科学和精密的准备和设计
服务型政党的建立远不能只在思想上和口号上进行,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转变必须要有制度上的安排和准备,这就要求在具体政治制度方面有所调整和创新。一是要实现从创新制度要素向创新制度体系的转变[5](P124)。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出台了若干规定和条例,但均由于其太过零散和孤立而弱化了作用和效率。除了执行不力等人为因素外,主要因为这些制度要素缺乏系统性和相互支持性,从而导致执政党的执政行为和执政过程缺乏相应的法制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保障。因此,制度上的设计需要向创新制度体系方向转变。二是明确服务型政党的功能和任务。制度的改革和调整来源于执政党功能的变化和更新。执政党功能和任务的明确界定有助于执政党集中精力和资源,增强自己在领导全局、协调各方面的核心作用。因此,执政党必须摒弃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的作风,一来为自己减负;二来有助于执政党、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和协作;三是在党员干部的考评制度中加入或扩大公众评分或同事评分的环节和力度。在干部任免上,将公众选举推到决定作用的高度,使权力来源由上级党组织转向人民群众,使党政干部真正对群众负责;四是推进技术民主,大力发展电子政务。鼓励党的监察部门和其他党团、群众运用互联网等先进的媒体和技术监督执政党、政府和党政干部个人的违法违纪活动,但同时又需要利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为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党服务。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促进政务信息在党政机关内部及机关与群众之间的双向传递,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将执政党的决策、政府的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公开化、透明化,降低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能。
[1]赵中源.论党的执政资源的特点及其体系架构[J].湖南社会科学,2006,(2).
[2]周淑真.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看执政党建设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2).
[3]田芝健,杨建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新的执政条件下党建目标的科学定位——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和未来展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7).
[4]吴辉.国外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与经验[J].理论参考,2004,(8).
[5]王长江.由全能型政党变成服务型政党[J].中国改革,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