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娱乐性节目语言的缺失与建构
2014-04-17于丽新
于丽新
(吉林师范大学 职教部,吉林四平136000)
广播娱乐性节目语言的缺失与建构
于丽新
(吉林师范大学 职教部,吉林四平136000)
广播节目休闲娱乐性质决定了其在语言上具有灵活多样、富于变化的语音特点和种类繁多、不拘一格的词汇和语法特点等。然而,轻松愉快的播送形式也带来了诸如语音错误、词语乱用、语法凌乱等语言上的缺失。为此,笔者从宏观角度提出三点建设性意见,以期合理建构广播娱乐语言模式,同时解决语言规范化的一些困惑。
广播;娱乐;语言;缺失;建构。
作为一种活泼的广播形式,娱乐节目正以它生动的内容、个性化的主持和强调与听众的互动参与等亮点,受到越来越多听众的喜爱。然而众所周知,节目通常都以主持人为节目的核心与灵魂、以谈话为主且不用预先备稿的脱口秀性质。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和主持人的语言功底密切相关。为了让节目既具鉴赏性又有娱乐性,加强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让语言魅力支撑娱乐节目就变得十分必要。那么广播娱乐性节目语言都有哪些特点?还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广播娱乐性节目语言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
一是方言语音较多。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第九条明确要求播音员主持人“以推广普及普通话、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维护祖国语言和文字的纯洁性为己任,自觉发挥示范作用”。第十条又规定,“除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普通话,不模仿地域音及其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口音、语调、粗俗语言、俚语、行话……”新闻节目理应作此要求,但娱乐节目却能灵活把握,不仅表意恰切,而且富于表现力。
二是声调富于变化。普通话声调具有区分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利用声调变化来突出要点,并运用重音和语调升降等语言技巧可以渲染气氛,吸引听众。如:“你这样一插队很容易堵车……”(吉林交通广播《全城爆料》)在“很容易”处加了重音,感觉真挚、坦诚。当然,声调变化要客观真实,绝不能为了产生强烈反响或引起轰动效应而夸大其辞词甚至造假。
三是谐音常见。广播灵活利用“同音”或“谐音”充实语言的内容,可增强娱乐效果。如:“啊伊呀伊呦,啊伊呀伊呦,阿弟可带一个带一个带一个他可带一个带一个刀,带一个带一个带一个他可带一个带一个刀,啊伊呀伊呦。”(经广都市110《秀才遇上兵》主持人用谐音学唱龚琳娜的《忐忑》,歌词虽变,但曲调却与原歌神似,十分搞笑。
四是儿化音较多。儿化音蕴含丰富的感情色彩,它不仅丰富语义,还令语气轻松自然。“通俗化是广播语言的最基本要求”[1],广播娱乐节目是以娱乐听众为目的的,儿化音较多就很自然了。
(二)词汇方面
一是使用新词。语言发展的明显标志就是新词出现。运用新词媒体当仁不让,各地电台也能大胆使用新词。如:
男:“你是港女吗?”女:“我不是港女,我是小台妹……哈哈哈。”(长春《交通之声968》两位主持人讲“公主病”时的对话)。“小台妹”是借用“小太妹”变换的新词,对应问句中“港女”,指台湾美眉。主持人之间互相调侃脱口而出的新词,不仅让听众感受到语言新颖,也展示了主持人聪慧机智的一面。
二是偷换概念。主持人偷换概念常常出其不意,令人耳目一新。如:
下面我给大家讲个笑话,从前有个很冷的剑侠,他的剑很冷,他的头很冷,他的身体很冷,他的脚很冷,他的手很冷,他全身也很冷,最后,他冷死了。(经广都市110《秀才遇上兵》)第一个“冷”字是说剑侠的性格很冷漠,很酷,后几个“冷”字是说他身体的温度低,最后他冷死了。前后冷的指向不同,偷换了概念。
三是巧用方言俗语。广播受众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各地广播电台都在节目当中融入了地方元素。如:“一听你这人就成有奔头了……”(松原交通文艺广播《今日说交通》),句子中的“成”是当地方言,有“很”、“特别”的意思,让听众感觉有共同语言。
四是巧用借代。借代引人联想,可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恰当运用借代可突出事物本质特征,增强语言形象性,且可使文笔简洁,语言富于变化,有幽默感。如:“‘疯疯癫癫的男人’发来了一张奇瑞E5车的照片……”(吉林交通广播《有理走天下》)“疯疯癫癫的男人”是一位听众的微信账号名称,主持人直接用这个名称代替听众本人,让人忍俊不禁。
五是拟声词、语气词随时进入句子。拟声词、语气词不仅形象,还促人联想。如:男主持读听众短信:“进去吃碗面,车上罚单给我贴的,咔咔就是贴呀!”(长春交通之声《欢乐逗秀场》),“咔咔”不仅表现了“贴”的声音,还把贴罚单时一次又一次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三、语法方面
一是省略句多。娱乐节目口语化程度非常高,常现省略句,有时省略实词,如:“张先生掉线了……”在“张先生”之后省略了“的电话”(吉林交通广播《大家帮大家》);有时省略虚词,如松原交通文艺广播《FM100》:“今天赶上了是是?”两个“是”中间应该有“不”,但这种省略句不影响理解。
二是语序颠倒。为突出主要的信息,主持人常把修饰语放在后面。如:吉林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平台》:“那还不去上学吗现在?”“那”后面的时间副词“现在”被放在了动词后面,突出了“上学”的重要性。
三是相同结构前后呼应。相同结构前后对应,格局工整,内容更显紧凑。如:长春交通之声的“欢乐逗秀场”节目主持人曾说“你别看交警狠不狠,要看你停的对不对”。“狠不狠”与“对不对”构词格式相同,虽是脱口而出却十分齐整。
四、修辞方面
修辞的恰当运用可以推波助澜,使广播语言更加具有立体感。不同多变的修辞手法使广播语言更具立体感,修辞特点也很明显:
一是修饰性词语双音节居多。现场直播(尤其是和听众互动)的语言都是自然口语,所呈现的是最基本的结构,其修饰成分都是常见形容词或副词。如:“我刚刚回复给您的已经十分清楚了……(吉林交通广播《北辰在找你》)“刚刚”、“非常”、“十分”等经常出现在主持人口语中。”
二是排比加强气势。排比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可使语势增强,读来琅琅上口。如:“你收的哪门子的款、哪门子的钱?(吉林交通广播《有理走天下》)”
运用排比抒情,节奏紧凑,感情充沛。
三是语言夸张多调侃。主持人有时为了调节气氛常会使用较为夸张或戏谑的言语互相调侃。如:“女人睡觉只用八个小时,睡觉前的准备工作要用十八个小时”(吉林交通广播《娱乐道道道》)即是一例。
四是制造幽默效果。利用前后矛盾的语言制造幽默诙谐的效果是娱乐节目惯用的手法。
如:“我只用一个字概括:‘太热'!简直汗流浃背了……”(吉林交通广播《娱乐道道道》)主持人用娱乐自己的方式来制造笑点,激活了节目。
五是反问语句表明态度。主持人用疑问表达确定的意思,用反问表否定,既令人感动,也很抓听众的心。如长春交通之声968主持人讲到路况信息时情绪很激动:“那还不去上学吗?现在?”(吉林交通广播《畅行早高峰》)用反问的方法表明自己的建议,语气坚决,态度肯定,看似商量,实则坚持。
六是拟人手法彰显人性。拟人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语言就更具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如:“这位朋友车没换过机油……这车跟你够遭罪的!”(吉林交通广播《车生活》)“遭罪”本指人遇到不舒服的情况,这里把车当人,既体现爱车精神,又指出不换机油对车的坏处。
七是仿词富有活力。仿词是考察主持人应变能力和生活经验的“杀手锏”。吉林交通广播《畅行晚高峰》主持人:“据丑丫讲这是一张价值210块钱的甲票。”(自语:“真票”也给你呀。)对应“甲票”仿了个“真票”,用“甲”的同音词“假”引出“真”,可见主持人思路灵活,善于应变。
二、广播娱乐性节目语言的缺失与重构
(一)广播娱乐性节目语言的缺失
时尚灵活且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越来越灵活的制作播送机制,让广播娱乐节目深受欢迎的同时也问题重重。有的制作单位为了获取经济效益或者使娱乐最大化,忽视对主持人的约束,造成“个别主持人在言语的尺度上开度很大,以致失度”。[2]
一是语音方面,如:1.声母不准问题。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是播音中的神采。含混不清的表达会让听众大失所望。含混不清大多因为声母发音不规范。如:不允许转弯的路口就要标志清楚……(吉林交通广播《有理走天下》)主持人将“允许”的零声母说成“r”声母,声母更换暴露了其东北方音。2.韵母更换问题。播音要做到清晰响亮,而响亮关键在每个音节的韵母。某交通文艺台《说交通》节目主持人将“哆嗦(duōsuo)”说成了“dēse”,将易产生共鸣效果的后半高圆唇元音换成了容易消散的前半高不圆唇元音,响度不够,缺乏张力,在失去美感的同时,令节目走向更“俗”。3.声调偏误。声调有区别意义、区别词性和产生韵律美作用。忽视声调的作用就是忽视普通话工作的意义,降低主持人的威信。长春交通之声968《居民委员会》的主持人曾说过“我媳妇儿就这样……”的话。他将“媳妇(xífu)”说成“xǐfenr”,错误十分明显。4.声韵调综合问题。“很多司机在不同的卡口都在帮忙……”(吉林交通广播《畅行早高峰》)主持人将“卡口(qiǎkǒu)”读成“kǎkǒu”,声母、韵母都读错了,混淆了“卡”的两个读音。5.声音缺乏美感。吉林台有一期《鹰眼看高速》节目,主持人说了许多地名,但因语速过快,四声变化不明显,不仅听不清所说的地名,还造成听众厌倦并产生换台的想法。
二是词汇方面,如:1.随意运用方言词。娱乐节目运用方言已经不是秘密。一些节目想用就用,无所顾忌。长春交通之声《嘻哈外传》男主持人:“一见面就掩饰不住的稀罕……”“稀罕”(普通话的“喜欢”)的使用限制了节目收听层次,不利于节目发展。2.生造词。生造词现象在播音中时常出现。吉林交通广播女主持人在播送一起绑架事件时说:“……孩子在用哭声来告慑你……”“告慑”即为生造词。3.空话和套话泛滥。主持人为了填补语言空白,会出现空话套话和无意义音节。如某交通文艺台《疯狂的匣子》主持人重复使用“哇唔”“嗯……”“太好了”“太棒了”等,十分乏味,给人无病呻吟之感。4.单音词过多。“与双音词(不含双音单纯词)相比,单音词的多义多用特征更加明显。”[3]单音词使用过多是娱乐节目口语生活化具体体现。2012年4月的一天,吉林交通广播主持人将“晚上八点”读成“晚八点”。单音节词相比双音节词少了音节和谐的美感,生涩、呆板,尽量少用。5.用词不当。用词不当的毛病是口语很难避开的痼疾,娱乐节目莫能例外。如:长春交通之声968一个主持人说:“冬天的温度太冷了”!温度只能是“高”或“低”,而“冷”是主观感受,主语不应为“温度”。
三是语法方面,如:1.搭配不当,甚至矛盾。口语表达的线性传播属性会影响主持人前后句的有效搭配,这也是娱乐节目的通病。如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阅读是智慧的源泉,阅读是沙中的黄金、是闪烁的珍珠,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去阅读,才能体会到。”本体与喻体不搭配。“阅读是沙中的黄金”应改为“书籍是沙中的黄金”。2.成分多余或过多重复。为表述准确圆满,主持人常添加修饰成分,导致相同或相似意义的修饰成分增多。
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吉林新闻综合广播《新闻观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中“左右”是多余成分。3.成分残缺。若只专注于主题的表现,极易出现句子成分残缺。如:“这个小孩儿现在已经接近三个小时了,家长非常着急。(吉林交通广播《大家帮大家》)缺少谓语成分,应改为“已经失踪接近三个小时了”。4.语序不当。“时间随着一分一秒地嘀嗒过去了……”(吉林交通广播《畅行早高峰》特别节目)句中“随着”是介词,应与名称或代词组成介词结构,用来表示产生某种结果的条件,其后面缺少可依托的主体,应为“随着时间一分一秒……”5.杂糅。杂糅指不同句式(句子结构形式)捏合在一起而造成的的语病。如:“新捷达上市我们给它有个全新的定义叫‘老有所为’。”(吉林交通广播《车天下》)“给”应直接接宾语,此处多了一个动词“有”,“定义”的发出者不明确。6.结构歧义。一个短语或者句子因为语法结构组织上的原因,可以作一种以上解释的语法现象叫结构歧义。
相同词语间有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或不同的层次构造,可能造成语法结构歧义,如:“这位听众朋友他的名字呢……”(吉林交通广播《有理走天下》)“他”可做“这位听众朋友”的同位语,简单句,意思是“这位朋友的名字呢”;也可以把“这位听众朋友”作为一个称呼语,“他”做主语,即“这位朋友,他的名字呢?”
相同的词语之间语义结构关系不同,可能造成歧义。如: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吉林交通广播《畅行晚高峰》)警方表示“愤慨”的对象分别是“报案者”和“围观者”。“愤慨”的原因,一是“报案者说了些不实的话”,另一个是“围观者坐视不管”。
还有虚词使用不当。虚词在语句中起组织句子和句群的作用,使用不当会语义不明。如:外面的天气还不错,但是温度会很高……(吉林交通广播《有理走天下》)关联词“但是”是误用转折性关联词。句式误用。句式误用有的是语气误用,也有的是句式误用。如:“你觉得爱情只能用物质来换就可以吗?”(吉林交通广播《佳娴的声音》)“只能”通常用于肯定句,而本句却是疑问句。可改成“你觉得爱情只能用物质来换吗?你觉得这样可以吗?”或“你觉得爱情能用物质来换吗?可以吗?”
四是修辞方面,如:1.比喻不当。比喻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并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若使用不当则贻笑大方。如:“这两位老奶奶现在身体像吃饱了苍蝇的大蜘蛛。”比喻极为不当。2.过分夸张。适当夸张能有效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过分夸张则会造成语义相悖。3.对比不恰当。如:“无论是新手也好,还是侥幸心理也好……”(长春电台交通之声《司机开会》),是……还是……对比的成分要性质相同,类别一致,而这句话显然不是这样。4.对偶不当。对偶可以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对偶的内容形式要统一,切忌任意拼凑。如:“不是我们吃亏了我们就不吱声了;我们得便宜了,我们就满城喊去。”(吉林交通广播《有理走天下》)此句既牵强又欠流畅。对偶还要注意逻辑关系,避免头重脚轻,互相包容或概念重复。5.同音或谐音误用。很多主持人喜欢用同音或谐音来增强语言的跳跃感和趣味性。但若无合适词语就不要勉强为之,否则会造成前后意思偏差,甚至出现笑话。如:“这个歌、这个调有点宗教的意思……你的只要‘叫’了!”(长春交通之声《欢乐逗秀场》)主持人评论自己的搭档唱萨顶顶歌的效果时所说。“宗教”和“大叫”远不是一回事,“跳”得太远,给听众理解带来了困难。
(二)广播娱乐性节目语言的重构
广播的终极目的是为满足听众的需要,听众是广播唯一工作对象。因此,面对听众群体的变化,重构广播节目成为当下紧要任务。具体做法是:
1.谨慎运用方言,强化“推普”责任意识。方言好比双刃剑,既能盘活节目,也会因过多过滥、俗不可耐而失去部分听众。故应慎用方言。
2.体会听众心理,重视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技巧。
(1)运用语音技巧营造轻松氛围。现在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大,希望在开车时放松一下。广播娱乐节目应“投其所好”,充分应用语音技巧满足听众需要,从感情色彩及整体格调上体现正能量。
(2)增强语言表现力。节目制作方要强化管理,丰富和提高主持人思想及文化内涵以适应听众日益提高的审美和欣赏水平。注重技巧运用,明晰语句目的,强化语言能力,使节目摆脱“耍宝”的肤浅阶段,给听众带来更多的审美享受。
(3)勇于创新,不断尝试。“音响高保真、信息密集化的时代,人们更期待双向乃至多向型的交流方式。”[4]主持人要避免单一的表达方式,勇于创新,适时转换语言结构,增强灵活性。
3.张扬个性,重视设计,不断创新。如今信息渠道更多也更自由,人们的生活习惯、职业需求、文化层次等都影响着他们对节目的选择。“在各种传媒中,谁能夺人眼球、赢得广泛关注谁就是赢家”[4]。为此,广播娱乐节目应该支持个性节目的发展,用不断创新的理念设计节目,扩大其影响力。
[1]李本学.论现代广播语言的通俗化与文采性[J].新闻窗,2010(6):121-122.
[2]曲海红.广播娱乐节目语言失度成因及解决办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1):82-83.
[3]张丰,孙力平,周琼.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现状和规范研究[J].广电时空,2009(1):142-143.
[4]宋毅.如何应对听众的变化[J].记者摇篮,2007(5):66.
[责任编辑 王金茹]
H03
A
1007-5674(2014)06-0076-04
10.3969/j.issn.1007-5674.2014.06.015
2014-09-20
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北影视传媒语言文化研究”(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557号)
于丽新(1969—),女,吉林白城人,吉林师范大学职教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