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17闵江红邵宏武李莉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职校职业院校

闵江红 邵宏武 李莉婷

(新疆林业学校 新疆乌鲁木齐 830026)

职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闵江红 邵宏武 李莉婷

(新疆林业学校 新疆乌鲁木齐 830026)

教书育人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是全员育人的主渠道。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力军。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师资的教书育人能力决定着毕业生的质量。本文从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实质,并结合新疆林业学校实践,尝试提出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几点思考。

职业院校;教书育人能力;存在的问题;对策

时代需要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如何培养人才,怎样培养优秀人才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国家重视职业教师的培养,教师教书能力明显提高,但各校不同程度的存在教师重教书轻育人;重技能轻德育等现象,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情等等都是职业教育面对的挑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职业院校的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是决定学校的办学公信度和学生的素质,影响着职校生的就业前途。近年来,职校学生的规模扩张和生源素质的薄弱成为职业教育的严峻挑战。因此,提高职教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事在必行。

一、概念理念与现状

1.概念: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2.理念: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

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性。总结起来,职业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一是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以校为家、以教为乐、以师为荣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有的学校让学生去担任班主任助理、助理教师,积极主动、科学民主地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就是极富创新的尝试,既可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参与意识,又可提高学生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这本身就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现状:自《“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毕业生的素质离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职校生在自信心、自我约束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有不足。职校教师重教书轻育人;重技能轻德育、甚至只教书不育人等现象仍然存在,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仍然是重要课题。

二、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存在的问题

1.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较普遍。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提高。一是重知识传授,轻德育渗透。理解和处理教材、筛选和整合育人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课堂教学设计,对德育进行科学策划的能力有待提高;三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德育教学内容的能力有待提高;四是师生互动,特别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德育活动的能力有待提高;五是以训练为主线,帮助学生迁移知识和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有待提高;六是对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反思,从理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上认识教学过程的能力有待提高。七是对待厌学情绪普遍的职校学生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对有各种问题的学生束手无策教育苍白,存在为难情绪。

2.个人职业发展意识模糊,责任感薄弱。只单纯教授知识和技术,不求育人能力的提高。专业发展的含义是,学科教师不仅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专业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所拓宽和加深,而且与相邻的学科专业能有机地沟通和联系。绝大多数教师职业发展意识模糊主要表现在个人发展目标混乱,只单纯教授知识和技术,不求育人实效。

3.对专业能力的理解不准确,学习能力弱。现代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要求更注重教师行为对于学生特定的认知行为与情感行为的影响。而很多职校教师对此认识很模糊。还有一些由高校毕业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的教师,认为所学的知识完全能够胜任教学,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毫无怀疑。但是他们忽略了要紧跟行业发展的动态,对于新技术和新技能的掌握要能体现出良好的再学习能力的时代要求。

4.教师学习培训重知识技能轻育人能力提高。教师的学习,一是本校教研组内活动;二是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师资培训。教研组作为教师集体从事教学研究活动的小组,应经常开展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这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方法之一。然而从现有的情况看,由于老师们认为职业学校不存在升学压力,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教研组活动经常是流于形式。一直以来,学校每年花费很大的财力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但是,毕竟名额有限,只能惠及部分教师。除了培训机会少之外,培训形式单一,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也是较普遍存在的问题。育人能力的提高靠形式单一的培训难以实现。

三、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几个途径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思想,参与教学改革实现有效育人。教师们习惯的传统教学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师的教学缺乏自主性及个人长期规划,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这种知识授受型的教师在知识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已越来越不合时宜。现今形势下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从实践者转化为反思者或反思探究者,才能应对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

2.强化校内实训条件建设,提高师生操作技能、为育人提供有效载体。学校应有计划地建成一批集多媒体投影仪、视频展台、多媒体计算机和实践操作台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室、与因特网相连的校园网以及各种实验室、实习车间。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及时了解本领域科技发展动态,并及时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措施渗入到教学中。例如我校的做法是利用周三、周五下午的业务学习时间,将所有的教师分组参加技能培训汇报,由学校本专业优秀实训教师带领,进行学习和实践。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

3.打铁还需自生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鼓励教师企业锻炼,增强实践操作本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在职教师到企业参加工作锻炼,是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只有下到生产一线,才能熟悉产品的工艺流程,掌握新技术和操作技能,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带领学生学到真正的专业技能,只有将育人与技能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4.加强现有的教师的师德培养。职业学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应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提高师德修养才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学校应有计划有目的的对现有的教师安排在职师德培训。学校应支持和鼓励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提高。积极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专业与技能大赛。设立育人奖。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教学和学生管理实践培养教师育人能力。

5.技能大赛是提高师生技能,增强师生情感,实施有效育人的重要途径。鼓励师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比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校应鼓励师生参加各种教学和技能竞赛。教师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对自身操作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参加技能比拼,更是指导教师之间的专业教学水平比武。如何发挥职业院校的特点,培养出技能素质高、在技能比拼中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学生,是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的新任务。

6.学生佩服的教师,育人才更有效。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产学研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手段和方法,企业才有竞争力和活力。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起长久、互惠的关系,必须迎合企业的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应用性和开发性的项目和培养合格的员工,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教师应积极参加新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主动到设计单位兼职并与企业联合参加项目设计,从生产实践中为学生寻找实践课题。教师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实现了自己向“双师”的转变,为育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高。以教研促进教学和育人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研促进教学和育人的重要性,将先进的教学思想、育人观念渗透于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全过程。教学科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教师对教育科学规律的了解更加深刻,开阔了思路,更具有创新意识、实践精神、独立探索等素质,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8.建立教师教书育人进步金台阶。建立教书育人新手——教书育人能手——教书育人专家的评选奖励激励机制。将教书育人实绩与教师考核,职称评审紧密联系起来,激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模范。

总之,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积极探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培养德高技强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这不仅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更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

[1]谢玲.浅析提高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做法[J].职业技术,2010(11):60.

[2]刘毅刚,陈宁,李秀妹.课题驱动式校本培训初探[J].职业技术,2007(8):29.

[3]柴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职业技术,2009(6):72.

[4]李蕾,刘玉范,李子峰.专业理论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J].职业技术2008(10):47.

[5]顾德库,李向楠,刘晓野.黑龙江省中职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其分析[J].职业技术,2007,16:4-6.

[6]李楠.加强课题研究,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J].职业技术,2010,1:30.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Min Jiang-hong, Shao Hong-wu, Li Li-ting
(Xinjiang Forestry School, Urumqi, Xinjiang, 830026, China)

Teaching is a sacred mission of the era have entrusted to the teacher, is the main channel of overal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teach, more important is to educate. The main force of teachers i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socialist successors. Without the first-class faculty, there is no first-class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decides the quality of graduates. From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ssence, and combines with xinjiang forest school’s practice, try to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ability;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G645

A

1000-9795(2014)08-000018-02

[责任编辑:刘 乾]

闵江红(1965-),女,四川乐山人,研究生学历,高级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女性文学,鲁迅研究,职业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职校职业院校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篆刻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的职校我的梦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