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在高校“犯罪学”课程中的应用

2014-04-17王志红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4期
关键词:开放式理论课教学活动

王志红

理论课作为本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常常会面临授课内容枯燥、授课方式单一、授课对象无兴趣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长期以来,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中的“教师”成为“终身制”的课堂的主角,无奈地唱着“独角戏”。因此,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式的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新的理论课教学模式是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犯罪学”课程是公安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社会事实现象为研究平台,以犯罪事实为标准,通过对严重背离一个社会或国家所确立与倡导的主流社会规范的行为的研究,来揭示犯罪的事实意义。无论是从学科体系的构成、课程内容的组成还是教学手段运用来看,“犯罪学”都属于以讲授为主的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开放式”教学模式是现代高校理论课教育的必选之路。按照这个思路,近年来我们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找寻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契合点,寻找师生间沟通交流的共鸣点,引导学生运用课程理论对犯罪事实和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索控制、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手段、措施和方法。事实证明,“开放式”教学模式既是“犯罪学”课程教学需要探索的模式,也是高校其他理论课教学需要探索的模式。这是因为,“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R.罗杰斯所说:“如果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触生活的问题,那么他就会愿意学习、想要成长、寻求发现、希望掌握、渴望创造。”①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一)对“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认识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针对以往理论课教学中“教”与“学”分离状态下的死板、僵硬的教学模式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永远的主角,而是与学生一样作为不同教学情境的教学主体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没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师生关系始终处于随教学内容变化而变化的动态互动关系之中,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实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动态互动,并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激发师生的潜能,提高师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科院校把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主体内容。因为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内在客观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唯一路径,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必然选择。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多种核心特质主要包括:在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问题分析能力、论证能力、想象力与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等;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兴趣爱好、主动性与持久力等。思维是创新的动力,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应该是“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所在。理论课教学的实际价值在于用课程理论去揭示、分析、研究、解决现实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揭示、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所有过程都离不开思考。例如,在“犯罪学”教学中,采用教师设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典型案例定向小组讨论—讨论记录—代表发言—他组质疑—本组答疑—教师点评,学生对讲授的相关问题进行质疑——教师及时回答或商榷后回答等开放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或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开发师生的潜力,提高师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相互学习能力,让理论课教学的课堂变为平等、互动、互助、提高、创新的开放式教学课堂。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1.教学主体的非单一性。传统的“一言堂”式理论课教学,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按部就班地讲授,不关注或很少关注学生听不听、有无兴趣听、听不听得懂,学生被囿于讲—记—考的僵化模式中,这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主体体验,更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教学模式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感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唯一主体,而是师生“双主体”交替、互动。在“犯罪学”教学中,有些内容经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就可以解决,这时教师只是充当组织、提示、点评的辅助角色,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或分组讨论等方式来分享个人或小组观点,唤起主观体验和主体感受;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现课堂主人翁的地位;让他们激发起更强烈的参与热情,在参与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例如,在讲到第三次严打时期的犯罪状况和特点时,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社会事实犯罪现象,经过思考、探索、总结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肯定,激发他们继续思考、分析问题的热情。

2.教学方式的非单一性。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手段之一。多媒体把教师从繁重、重复的课堂书写劳动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走入声、像、图、影的多彩课堂世界。但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主体作用依然未变,教师的教学活动由讲讲义变为讲课件,久而久之,视觉疲劳让多媒体失去了光彩,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依然得不到培养,学生与教师依然处于听与讲的关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依然没有得到深入的开发与挖掘,高校教育的目的依然无法实现,而“开放式”教学模式正好能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在“犯罪学”教学中,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为目的,除了教师的讲授以外,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双主体间采取问、答、质问、释疑、审视、反思、讨论、分析、解决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倾听、思考、总结、表达、再思考、再总结中感受高等教育的魅力。

3.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开放式”教学改变了以往封闭式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讲授为手段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相对静止的主动讲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处于动态的互动关系中,把重视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不是“1+1=2(或<2)”式的理论知识灌输,而是把枯燥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发生在身边的社会事实现象去解读和诠释,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收获、提高和进步。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之所以“开放”,是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思路的开放性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思路上,把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自主作用作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及多向互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氛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经验意识、问题意识、创造意识,使学生更为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犯罪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各种互动把学生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既注重课程理论内容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对现实犯罪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二)教学活动组织的开放性

教学活动组织是教师按照事先的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活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是受教者(学生)和施教者(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式探究,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不再单纯承担教的角色,还要组织引导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活动。教学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客体是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表现为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互动,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比如,在“犯罪学”教学活动中,不再拘泥于传统理论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权威性地位,教师除了“传业、授道、解惑”之外,还要“制惑”,让学生去“解惑”,通过“解惑”的过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力、创新力。同时,学生智慧又会给教师带来很多的启发和帮助。

(三)教学实施手段的开放性

教学实施手段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相互沟通和传递、接受信息的中介。现代科技产品和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更新和创新教学手段提供了便利。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不拘泥于某一教学手段,是多手段的综合运用,会随教学对象的变化、时间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在理论课教学中,多手段的综合应用主要体现为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并存。以教学改革为内容的现代教学手段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的黑板、板擦和粉笔,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课件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在传递多媒体数字信息方面,尤其是影音文件的播放、同步网络资源的共享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独特魅力和作用,让课堂充满动感,让枯燥的理论内容变得鲜活。但是,对多媒体传递的课程内容信息的讲授、理解和分析的过程是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的,作为传统教学手段媒介的黑板、板擦和粉笔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过程的写、画、圈、点是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重要环节,也是唤起学生注意力和思考力重要环节。在“犯罪学”教学过程中,在涉及重点解释和详细讲解内容时,把关键字、词、句写出来并通过讲解这些关键点把内容串起来。比如在讲到犯罪演变规律时,以犯罪组织化程度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为例,讲述一般的团伙犯罪——集团犯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黑社会组织犯罪各自的特点,这时借助黑板比用课件更要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也更好。因此,只有实现两种手段的完美组合,才会给理论课教学注入活力和生命力。

(四)教学考核的开放性

“上课记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前记笔记”是对传统考核方式的鲜明写照。这种为了考试而考试的方式,只关注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只关注对教学结果的考核,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的考核;只关注对理论内容的掌握,而忽略了与实践的结合。“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评分标准等方面均关注对学生客观、全面的考核。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了解学生能力提升的程度,最终评价该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是否促进学生的成长,并据此改进教学。

在“犯罪学”课程的教学考核时,注重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思考、分析、总结能力的考核,主要表现为:一是考核形式的多样性,有提问、发言、案例分析作业等单项考核,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二是考核内容的多样性,包括课堂学习的认真程度,教学互动的积极程度,小组讨论的参与程度,思考、分析问题的开放程度等,注重对学生整个教学参与过程的考核,如一些主观题型的设置要以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犯罪问题的能力为主。三是考核评分标准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主观题型的评分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更多的是鼓励学生放开思路,结合所学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去提炼、概括、总结,因为理论是在扬弃中更新和发展的。如名词解释、简答题的评分,不需要按照书本内容一字不漏地去回答,只要是经过自己思维的加工并且有道理地阐述出来便为正确;再如案例分析题的评分,更注重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的挖掘,对于题目的理解可以是多向的,答案也可以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便为正确。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传统模式的理论课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师生间的关系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开放式”教学模式则提倡“双主体”的互动,打破了以往教师在教学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基于师生平等关系的互动是“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强调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它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与教学手段的互动关系,从而产生教学共振。

(二)挖掘和发挥师生的潜能

美国知名学者奥图博士说:“人脑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我们平均只用了不到1%的脑力。”一个正常人的大脑记忆容量有大约6亿本书的知识总量,相当于一部大型电脑储存量的120万倍,如果人类发挥出一小半潜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记忆整套百科全书,获12个博士学位。因此,教学活动的“双主体”都是具有无限潜能的个体。“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在教学主体的双向或多向互动中,让师生在多向思考、多方位探究中把沉睡的大脑活跃起来,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升科研、教研能力。

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在扬弃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开放式”教学模式无疑是适应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理论课教学的首选模式,但是“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创新和完善。

[注释]

①(美)卡尔·R.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杨广学,尤娜,潘福勤,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66.

猜你喜欢

开放式理论课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