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4-04-17刘世衡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刘世衡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成立之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郑重阐释,实现中国梦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必须弘扬什么样的精神,以什么样的决心和精神面貌去迎接与实现。站在时代的前沿,抓住时代的机遇,解释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的做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探寻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笔者将从认知、情感、意志和实践这四个教育过程对实施路径展开分析。

一、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之一:强调认知方式

认知又叫认识,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就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来说,主要存在两种认知方式,那就是对直接经验的认知和对间接经验的认知。但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这样一来,人们往往主要通过对间接经验的认识来获得知识。这一点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不例外,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其真理性不能直接用实验工具精确测定,其价值性具有深厚的意识形态性”。①纵观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即无论在何时何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总是既包含真理性,又包含一定的价值取向。

作为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中国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疑发挥着对青年大学生的导向和凝聚作用。就其真理性来说,体现在中国梦提出并得以实现的精神基础上,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古代文明;体现在几个世纪以来中华各民族对伟大复兴的期盼上;更是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新时代的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中国梦实现所奠定的物质基础上。②至此,可以说对中国梦的真理性的认识,是一种宏观认识。把对中国梦真理性的认识具体到每一个人,化作其行动指南,就是价值观。高校大学生的认知活动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立场、利益来选择要认识的对象,在选定了认识对象后,不但要根据其以往的知识对其进行真理性分析,更会根据其固有的价值取向对其进行取舍,据此二者得出应相的结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对中国梦的理性的阐释,让年轻的大学生达到对其深刻的和正确的认知,才能确立起中国梦必定能实现的坚定信仰。

二、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之二:强调情感教育

在社会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化的今天,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加强在高等院校中的莘莘学子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头戏。只有这样,才能让年轻学子多样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吻合。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个版本的阐释。根据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梦的宏观层次,也是最高的一个层次,即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梦的中观层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梦的现实微观基础,也是其微观层次。正是有了每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与友善,才可能实现自由、平等、公平和法治的社会,也才可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说,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中国梦的感性特征更加深厚。因为“习近平阐述的中国梦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但又掺入了个人和家庭的元素,这样的梦不仅宏大振奋,而且温馨实际,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梦作为一面旗帜和一个概念提出来,令人鼓舞”。③这样的中国梦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强调情感教育是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其主要原因可分析如下:

第一,中国梦具有进行情感教育的潜质。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潜移默化式的情感教育见长。传统的方法是以列宁所提出的灌输式的纯理论教育为主,往往会先提出一个美好愿景,然后进行推理演绎,得出一个普遍必然性的结论,让年轻的大学生们遵照执行即可。但人毕竟不是拉美特利意义上的机器,不是说你写好一套程序之后,他就会照着执行。就像唯理论一样,虽然能够提供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但由于缺乏感性经验内容,自身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这就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注意激发相应的“情感效应”,把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实际和梦想结合起来,这样教育对象对此就会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毕竟人天生是一种情感动物,就像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一样。中国梦的提出就与此相契合,因为中国梦更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二,中国梦的实现关乎着无数人的梦想。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经济危机时代,美国梦应运而生,美国梦的提出无疑激励了当时及以后的许多代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提出后,人们就乐意对二者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是,与美国梦突出个人和金钱,强调个人奋斗和成功不同,中国梦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④也就是说,美国梦更加强调个人主义,也显示出西方文化所突出的价值理念。而中国梦是在强调集体主义的历史使命感的基础之上,更多地兼顾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显示出“修齐治平”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同时体现出中国梦的深层内涵,中国梦不仅是民族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当代的青年学子来说,受时代氛围的影响,他们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体现在既关心国家大政方针等宏观的、国家层面的问题,更关注微观的、个人的问题;既关心社会总体价值、总的社会利益问题,更关心自身个体的价值实现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的教育,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中国梦就是连接二者的最佳桥梁。

三、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之三: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前进的灯塔,是指路的明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长远战略,也说明党的高层对广大青少年所寄予的厚望,并鼓励青年大学生要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指出的那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毋庸置疑,只有教育青年大学生坚持其理想和信念,跟着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想才能实现。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始于毛成于邓”,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发展阶段,⑤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正确的说明,指明了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不要抽象地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好”的教条,而是应入情入理的解释“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只有这样,明辨是非的大学生们不仅能从知识上对其进行系统的学习,还能从情感上真正体会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光辉和伟大。

第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加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对这种道路的自信体现在经济上就是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相当于金砖四国中其他三个国家的总和,到本世纪30年代末,中国的整体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⑥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就是中国的国际形象进一步提升,以至于国外政界、学界、媒体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中国威胁论”和“21世纪中国的崛起”。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用老祖宗留下来的法宝——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标准,增强广大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第三,大学生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制度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要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最后取而代之。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各种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流派从各自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诬蔑和诋毁。更有学者提出并相信,资本主义制度将会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者。到底谁是终结者要由历史本身来说明。请看今日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并不是“风景那边独好”,他们也正经历着各式的危机,并且这些危机大多“涉及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对外政策、价值观念等深层次问题,这些危机并非是经济的、局部的、浅层次的失误所决定的”。⑦再看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制实行非社会主义制度后,也正面临着政治的和经济上的更多的困局。博古可以通今,读史使人明智。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领莘莘学子更多地了解我们党的辉煌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当今的国际形势,不要单纯局限于教材。以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四、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之四:注重社会实践

梦想可以照亮现实,但梦想毕竟不等于现实,要把梦想变成现实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中国梦要实现也不例外。所以说要在社会实践中探寻实现最美中国梦的路径和方法,而青年大学生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他们是当仁不让的未来中国梦的最佳实践者。大学生决不能仅仅是坐而论道,更要教育其起而行之,年轻的大学生们,有热情有理想有干劲,只有他们才是在实践中实现中国梦的最佳实践者。因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⑧可见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不但要强调认知、情感、意志,更要强调实践出真知。换句话说,在高校深入开展中国梦的学习活动,加强对其的思想认识顾然重要,但实践更为重要。

第一,对中国梦的实践有自发也有自觉,只有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其产生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化。在自发意识主导和支配的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相反,自觉活动产生在对事物有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之后,它是一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对中国梦的实践不能是一时的冲动和热情,也不能是一种泛泛的形式化的活动,更不能仅仅是一次主题班会或者一次演讲比赛;而应该在中国梦一定实现的理想信念支配下,自觉规划自己的美好未来。正像“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实践中国梦的高明的建筑师,这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实践方式所决定的。因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育与生活没有绝对的分界线,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之中处处有教育。只有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才能促使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践由自发走向自觉。

第二,社会实践是中国梦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的最佳结合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社会实践需要有正确的观念来指导,因为只有主体掌握了一定的正确的观念,并用这种正确观念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就会改变和创造世界。这也就是说,人的改变和创造世界的活动是离不开正确思想的指导的;而让受教育者获得相应的正确观念可以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就中国梦的实践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导向和行为强化等形式来有效调动大学生实践中国梦的积极性,调动起大学生的本质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中曾提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⑩这里还得强调一点,即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结果与生产实践的实践结果相比较来说,结果是大大不同。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结果强调的是思想的变化,并进一步强调用思想的变化来指导行为的进一步的变化。这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结果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观察到或检验到,而且其实践结果的影响巨大(无论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鉴于此,把中国梦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必须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又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只有这样,才会有好的实践结果。

总之,中国梦牵动着中国人的心,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无数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增强了中国梦必须要实现的信心。当然,中国梦也是现实的,而不是遥远的梦,试看当今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所有这一切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社会基础。抬眼看未来,更需要后来人的薪火相传,也更需要年轻大学生们的认真和执著。

[注释]

①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27.

②王树荫.高等教育系统中国梦教育活动座谈会发言[N].中国教育报,2013-03-26.

③陈圣来.实现“中国梦”需提升文化软实力[N].新闻晚报,2013-03-30.

④朱继东.“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1-25.

⑤王树荫.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N].中国教育报,2012-12-30.

⑥(美)约瑟夫·奈.权力大未来[M].王吉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42.

⑦祁金利.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努力打造中国梦[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326/c148980-20913170.html,2013-03-26.

⑧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6.

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2.

⑩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