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冲突对幼儿社会观点采择的影响
——基于幼儿区域活动的分析
2014-04-17胥兴春
徐 雪 胥兴春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同伴冲突对幼儿社会观点采择的影响
——基于幼儿区域活动的分析
徐 雪 胥兴春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幼儿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同伴冲突是儿童与同伴之间频繁发生的一种社会互动形式,蕴含着深层次的发展性的积极作用,对发展幼儿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同伴冲突的特征为: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短,行为多样化,解决自主化。同伴冲突在幼儿社会观点采择中的作用为:在冲突协商过程中,幼儿逐渐去“自我中心化”;在被同伴孤立的体验中,幼儿发展出移情能力;在同伴冲突的解决中,幼儿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教师丰富区域活动中的同伴交往经验、创设良好的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合理解决区域冲突,有助于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幼儿教育;区域活动;同伴冲突;社会观点采择
幼儿社会观点采择发展是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指的是幼儿对社会客体即关于他人情感、态度和观念的反映。通过幼儿的社会观点采择,可以预测儿童对友谊、权威、同伴以及对自我进行推理的概念水平[1](P236-238)。幼儿之间在社会性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同伴冲突是一种很常见的、基本的关系形态。通过在幼儿园的大量实践观察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幼儿由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匮乏,常常站在“自我中心”角度思考问题,在区域内玩耍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材料不足、空间狭小、规则不当等产生矛盾,然后引发一系列的冲突行为:如攻击、告状、哭闹、骂人、耍赖、损坏东西、自我发泄等。但是在冲突过程中,个体逐渐形成了采纳别人观点的能力,所以冲突行为蕴含着深层次的发展性的积极作用[2],对儿童脱离自我中心、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发展幼儿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同伴冲突的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在儿童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儿童与同伴的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动因。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组织的常规活动之一,由于活动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幼儿在活动中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幼儿之间常常频繁发生冲突行为[3]。幼儿同伴冲突具有如下的特征:
(一)冲突发生频率高
幼儿在社会性交往过程中,由于其交往技能和认知水平有限,以及成人对幼儿的需求考虑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等一系列原因,时常在幼儿园见到在晨间活动、区域活动、教学活动、体育活动、桌面游戏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幼儿间因为一些小事情与同伴之间频繁发生冲突的行为。
在某幼儿园中班,时常在区域活动中见到幼儿间因为争抢玩具而发生冲突。
王宇和李明正在建构区玩积木游戏,但不时传来两人的争吵。
王宇:“这块积木是我的。”
李明:“这是我的,不是你的。”
两个幼儿之间因为争抢积木而面红耳赤甚至最后不欢而散。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会在幼儿园发生。
(二)冲突持续时间短
由于幼儿认知水平的有限性,其注意力不能够长久保持,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和分散,所以当幼儿间发生冲突之后, 在老师调解冲突或者同伴间胥兴春(1973—),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自行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幼儿常常被其他更感兴趣的新奇事物或者活动所吸引,从而分散了其对同伴冲突的注意力和矛盾,因而幼儿间的冲突行为一旦发生,并不能够长久地持续一段时间,即同伴间的冲突持续时间较短。
在角色扮演区,有几个小朋友在玩“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游戏。李明强行进入该活动区,从而引发了幼儿之间的争吵。
王林:“李明,我们这个游戏人数已经满了,你不能和我们一起玩。”
李明:“不行,我就是要和你们一起玩。”
王林:“我们每个角色都已经有人了,没有角色可以提供给你了。”
这时,小新走了过来拉着李明的手说:“你来我们绘画区玩吧,在这里你可以画出你喜欢的东西。”
最终,李明在小新的邀请下,去了绘画区,从而很快终止了幼儿同伴间的争吵。
(三)冲突行为多样化
由于幼儿社会认知水平低、社会交往技能不足,时常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过程中看到幼儿间发生玩具争抢、言语挑衅、身体攻击、告状求助、威胁命令、干涉控制等冲突行为[4],冲突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在投掷区,小涵和小丁正开心地将塑料小球往“小企鹅”里面投掷。这时,小明也来到这个区域,他一边推旁边的小涵一边把球也往“小企鹅”里面投掷。
小涵:“你应该遵守规则,依次投球,不能推挤。”
小明:“你们玩了很久了,我刚来,我凭什么就不能先玩。”
小丁:“就凭我们先来,所以就可以先玩,你再捣乱,小心我告诉老师。”
小丁说话的同时也动手去推小明,两人就这样打了起来。
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幼儿同伴冲突行为多样化的体现,在冲突的过程中伴随着言语挑衅、身体攻击、告状求助、威胁命令等冲突行为。
(四)冲突解决自主化
幼儿间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与同伴之间发生一些列的矛盾与冲突,一旦同伴冲突产生,幼儿为了能够战胜同伴或者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采取各种行为手段和方式来自主解决冲突。例如在冲突产生后,幼儿经常采取告状、讨好、忍让、协商等手段自主解决冲突,从而促使其与同伴友好相处。
浩浩和明明两人正在美工区画画,但是却传来了两人争吵的声音。
浩浩:“我要用红色的水笔涂太阳,你给我,我要用。”说着便要去抢明明手中的红色水笔。
明明:“是我先拿的,况且我的太阳还没有涂完呢,你等一会儿,或者你用红色的蜡笔,反正颜色都是一样的啊。”明明一边说着一边躲过浩浩的争抢。
见明明不给自己红色水笔,浩浩就拿起旁边桌上的红色蜡笔给太阳涂色,这场争吵便在两个幼儿协商的过程中得到了解决。
二、同伴冲突在幼儿社会观点采择中的作用
皮亚杰认为:冲突,尤其是地位相当的人之间的冲突,是去自我中心的关键要素,这种人际间的冲突最终能导致心理内部的冲突[1](P244)。同伴冲突对幼儿社会观点采择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在冲突协商过程中,幼儿逐渐去“自我中心化”
皮亚杰的“自我中心”概念中提出,儿童对认识世界的协调观点和相对性缺乏理解,儿童会不自觉地把自身的看法和“自我”的品质强加于他人[5]。因此在幼儿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同伴冲突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同伴间在区域里相互玩耍的过程中,会因为材料、空间不足或者规则制定不合理等问题而产生冲突,在这些冲突产生之后,他们会通过老师或者自身协商冲突,这样便使幼儿逐渐认识到冲突的起因,并且能够学会遵守规则,甚至还会制定相应的规则,比如优先权制、轮流制等。在协商过程中,幼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和问题,并以一种非自我中心的方式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认知图式或表象之中,从而逐渐形成采纳别人观点的能力,学会协商、互助与合作,增长社会经验和规则意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最终促进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去自我中心”。
(二)在被同伴孤立的体验中,幼儿发展出移情能力
幼儿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时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冲突,并且在冲突产生后幼儿之间经常互相不理睬对方,甚至一方伙同其他小伙伴对另一方进行孤立,在互相不理睬的过程中双方就会在心里揣测对方的心思,会对自己与同伴的语言和行为做出一个评判。被孤立的幼儿就会学着去推断他人的想法和意图,试问自己为什么其他的同伴不和自己一起玩耍,反思自己在相似情景中的观点或反应,并且逐渐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即移情),对他人内部情感状态进行推断,这样就可能对他人的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对他人产生正确的“认知的观点采择”或“情景的观点采择”[6](P36-37)。
(三)在同伴冲突的解决中,幼儿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皮亚杰著名的“三山”模型空间观点采择实验中,如果儿童要对另一处于不同位置的儿童所看到的山的样子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要控制自己的关于“山”的表象(即自己的观点),这样才有利于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1](P240)。幼儿间在区域活动玩耍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发生冲突,一旦冲突产生之后,无论是教师通过对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榜样示范,还是幼儿自行解决冲突,都会让幼儿逐渐学会对自我进行控制。当别人发表对区域活动中冲突的看法时以及提出关于解决冲突的策略时,能够学会先让别人拥有发言权,不打断别人的话语,并且与人交流时主动地去想他人所想,关心他人,成为他人愿意与之交往的朋友。这样幼儿之间在社会性交往的过程中能彼此吸纳对方的观点,从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三、合理利用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
同伴冲突在幼儿之间频繁发生,区域活动中的幼儿冲突同样也是幼儿同伴间社会性相互交往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的认知水平和交往技能有限,常常不能采取正确的解决冲突的策略,因此需要教师适时介入指导,帮助幼儿顺利解决冲突。本文针对区域内的幼儿冲突,尝试对教师提出相关教育建议,希望有助于提升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一)丰富区域活动中的同伴交往经验
由于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幼儿在同伴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缺乏相互交往的经验,同伴间常常产生冲突,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常常因为争抢玩具、身体碰撞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产生冲突。那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透过某些特殊的方式丰富幼儿交往的经验,使之具体、生动、形象,易于提高幼儿间交往的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易接受和掌握,从而减少幼儿间的同伴冲突[7]。例如,放一段带有情节的视频,让幼儿一起讨论片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玩耍的行为对与否,如果不对,应该如何处理等等;并且可以让幼儿对片中的区域角色进行扮演,体验同伴的感受,让他们正确处理情节中的问题,并且在区域活动的玩耍过程中加以运用。这样一来,幼儿便可以在视频的观看中和区域活动玩耍的实践中学会转换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采纳对方的观点,从而达到丰富其交往经验、促进其社会观点采择发展的目的。
(二)创设良好的幼儿区域活动环境
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区域环境,从而使幼儿的兴趣、好奇心得到最大的满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冲突。所以,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区域投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活动材料,并且要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调整与补充,丰富活动材料的多样性;要科学、合理地划分活动区域,不仅要给每个区域预留出足够容纳幼儿人数的空间范围,还要充分考虑活动区动静分开的原则,以减小区域间的相互影响;在制定活动规则时,要与幼儿充分互动,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商讨,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使幼儿在规则制度的保障下获得相对的自由权[3]。这样一来,幼儿在区域内玩耍的过程中,丰富的活动材料、合理有序的活动区域、良好的活动常规这一系列区域环境的创设,在满足幼儿活动需求的同时,还能给幼儿提供一个相互交往、彼此间沟通的平台,从而减少幼儿间的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三)引导幼儿合理解决区域冲突
由于幼儿的社会经验太少,自身未必能够很好地处理同伴间的冲突,因此教师的合理介入有其必要性。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产生冲突时,教师不是时时都要介入,而是要根据不同情况,掌握何时介入、何时不介入,并且教师也可以适当给幼儿创设在区域活动中冲突的情境。例如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少量的不能满足幼儿间玩耍的活动材料,从而创设幼儿的同伴冲突,这样便于教师适时抓住冲突机会对冲突的解决加以引导。在幼儿间能够很好地自行解决冲突时教师一般不介入,而当幼儿间产生冲突并且双方不能用正确的方式加以解决的时候,教师可以介入,以讲解法、示范演示法、讨论法、角色表演法、行为训练法、移情法等教会幼儿如何正确处理与同伴间的冲突,使幼儿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互相交流彼此的思想、看法,从而促进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由于同伴冲突是儿童与同伴之间频繁发生的一种社会互动形式,因此本文通过对区域活动中的幼儿同伴冲突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其对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发展移情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的结论。因此,在幼儿玩耍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区域活动,丰富幼儿区域内同伴交往经验,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合理解决区域冲突,从而促进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秦 丽.3-6岁儿童同伴冲突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
[3]王玲英.如何减少幼儿区域活动冲突的思考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3):106.
[4]张亭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及其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基于不同情境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
[5]黄玉娇.元交际游戏理论对幼儿社会观点采择的启示[J].当代学前教育,2013,(2):9.
[6]施晶晖.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兼论儿童职业意识培养[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7]杨瑞娟.假装游戏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潜能开发[J].心理医生杂志,2012,(8):310-311.
(责任编辑:彭文彬)
The Influence of the Peer Conflict on Children's Social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i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Activities of Children
XU Xue XU Xingchu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Children's social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ies are the key content in children's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However,peer conflict is a kind of social interaction which happens frequently among children and their peers.It is full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wards children'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lso promotes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social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i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er conflict are:high frequency,short period of time,diversified behavior,and problem-solving independence.The functions of peer conflict in children's social perspective taking include:children gradually become decentralized during negotiation in conflict;during the isolation,children develop their empathy;during the problem-solving process,children learn to enhance their abilities to control themselves.Teachers should enrich the regional activities to help children to communicate more with their peers,establish a good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 to play with each other, and guide children to deal with conflicts.All of these are of great use for children to develop and enhance their social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ies.
children education;regional activities;peer conflict;social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ies
2014-06-03
徐 雪(1989—),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G610
A
1674-6120(2014)10-0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