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精细化模型构建研究

2014-04-17费香艳杨明刚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精细化院校

费香艳,杨明刚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a.院长办公室;b.招生就业处,江苏 淮安 223003)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精细化模型构建研究

费香艳a,杨明刚b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a.院长办公室;b.招生就业处,江苏 淮安 223003)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通过强化服务过程、载体和人员的精细化程度,辅以跟踪评价机制的反馈激励,搭建学生与企业之间职业指导的平台,可以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职业指导精细化模型。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模型

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企业升级转型的逐步深入,校企双方对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意识不断增强。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渗透精细化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适应度和就业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内涵及特点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有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服务对象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二是工作目标是更好的职业发展和人尽其才,不仅仅是以就业为目的;三是强调职业指导的过程特性;四是强调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功能,不只是提供求职信息。

(二)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服务对象和内容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相对而言,在校学生是新生劳动力。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教育指导与咨询、信息采集与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和帮助实施。

(三)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特点

由于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作为新生劳动力,他们的就业有初次性、专门性、群体性等特殊性,对他们开展职业指导的基本原则是以公共性的职业指导为基础,以针对性、个性化的支持为补充,以课堂及生动活泼的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在工作中践行精细化工作理念,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的职业指导。

二、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精细化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职业指导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以学生为核心,把学生的要求作为思考工作、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学校要强化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加强职业化、专家化队伍建设,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针对性原则

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规模大,全体的职业指导必不可少,但针对学生个体的职业指导也不能缺少,且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选择不同的载体,做到全体指导与个体指导互为补充、全程指导与阶段指导相互融合。

(三)信息化原则

随着新媒体应用的不断推广,学生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新媒体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有效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成为可能。为此,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搭建符合学生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信息化平台,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

三、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精细化模型的构建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让学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结合工作重心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职业指导精细化模型包含五个关键要素: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载体、服务人员、跟踪评价机制。五个关键要素的总体关系概括为:通过强化服务过程、载体和人员的精细化程度,辅以跟踪评价机制的反馈激励,搭建学生与企业之间职业指导的平台,持续提高为服务对象提供职业指导的精细化工作水平。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精细化模型如图1所示。

(一)服务对象的精细化

职业指导服务对象的精细化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避免学校职业指导人员片面关注学生这一服务对象,而忽视企业。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校企之间的融合度很高,片面关注学生势必造成职业指导服务的片面性,脱离就业岗位实际,所以要明确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和企业。二是要对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性别、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指导和培训。

(二)服务过程的精细化

职业指导重在过程。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应贯穿学生在校的三年,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有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大一新生初入大学,职业指导的重心应该是帮助其转换角色。结合职业兴趣测试软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他们的职业意识。大二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校园生活,职业指导的重心应该是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专题讲座、个体咨询等方式,加强专业形势和专业需求方面的信息传递,激发学生主动投身专业学习,为就业储备知识和技能。大三学生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就业。职业指导的重心应该是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传递就业政策和信息,开展就业技巧方面的专题培训,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由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特殊性,一般学生还有半年至一年的顶岗实习期,这段时间要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合力,通过企业的领班和学校的联系教师,继续保持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三)服务载体的精细化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载体的精细化建设可以概括为“一主,两辅,一平台”。“一主”指的是职业指导课程建设。职业指导课程是主要的职业指导载体,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改善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新教学方法。比如:课程不仅要有职业指导、求职技巧、职场礼仪、就业指导等基础内容,更应结合时代要求,增加“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新内容;教材内容的呈现应该更加注重图文并茂,案例与知识点并重;教学应避免单一的课程传授,增加实践互动环节、企业模拟环节等。“两辅”主要指的是各种职业指导活动、竞赛和职业咨询。依托学校或社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简历制作大赛、就(创)业知识竞赛等活动是对职业指导课程的有效补充。职业指导咨询是全员普适性职业指导的延伸,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一平台”是指职业指导的信息化平台。应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搭建好职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平台,有效拓展职业指导工作的覆盖面,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

(四)服务人员的精细化

为保证大学生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支管理能力强、专业知识精并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高职院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专职教师较少,相对于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职业指导要求还远远不够,鉴于此,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应广泛吸纳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院系及相关职能处室领导和大型企业工程师等加入职业指导兼职教师队伍,且要加强兼职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以保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职业指导。

(五)跟踪评价机制的精细化

职业指导模式构建得好坏,跟踪评价机制起到关键作用。跟踪评价的结果可以有效反映模式的运行效果,促进工作的不断改进;持续的跟踪评价还可以保证服务的连续性。这里主要应关注三点:一是关注课程教学的评价机制,避免成为内容的灌输。注重过程考核,分成几个单元,采取生动活泼的考核方式检查学生接受的程度,如可以引入职场礼仪汇报演出、模拟面试、答辩等方式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二是关注学生活动或者竞赛的参与广度。参加大赛不只是为了取得好名次,更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能从中学到东西;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参加职业兴趣测试,形成档案,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三是关注专兼职教师的考核培训,避免走过场。教师不仅要拿到资格证书,更应定期就授课内容、形式等进行研讨,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1]王健,张容彬.构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的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48.

[2]赵军锋,郑伟,付艳.应用性高校职业指导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3,(1):126-129.

[3]王再军.职业指导视角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3,(9):96-97.

[责任编辑:罗 香]

OnCareerGuidanceRefinementModelBuild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FEI Xiang-yana, YANG Ming-gangb

(a.President’sOffice;b.RecruitmentandEmploymentOffice,HuaianCollegeofInformationTechnology,

Huaian223003,Jiangsu,China)

The guidance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elated to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ability improvement. By strengthening the service process, carrier and the refinement degree of personnel, supplemented by tracking feedback incen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building guidance platform between students and enterprises, we can construct fining model of vocational guidance accor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vocational guidance; model

2014-06-08

费香艳(1975—),女,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 杨明刚(1979—),男,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讲师,硕士。

G710

:A

:1672-2604(2014)05-0070-03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精细化院校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