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2014-04-17吕屏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广西区域资源

吕屏

“艺术欣赏”是高校重要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此课程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然而,当前不少高校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对存在问题认识不充分,因此,本文拟以广西为例,对相关问题及可供选择的措施作初步探讨。

一、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的意义

本文所指的区域艺术资源,主要是指广西特有并在国内外同类艺术课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及影响力的资源,包括民族歌舞、民间美术、民族工艺等。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实践中,其意义主要在于借助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地方特色课程、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具体体现在:

(一)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引入“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广西区域艺术具有鲜活性和真实性,它作为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比起传统的教科书,内容更具现实性和实践性,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因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提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对于传统教育的古板、枯燥无味,利用区域艺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区域民族文化艺术的喜爱与认知。这是传统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二)有助于开发地方特色课程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学习纲要中,明确要求地方高校应建设体现当地资源与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师将区域艺术资源融入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丰富了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共性和特色的相结合,有助于突破传统、陈旧、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创新艺术欣赏课程的授课方法与教学模式。而且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使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走向社会、走向民间,有助于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欣赏》教材,丰富和完善高校“艺术欣赏”教育课程体系。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将地方区域艺术资源引入“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艺术,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地文化艺术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还能强化学生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利于实现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教育宗旨。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就指出:为确保学生接触区域艺术,学习对社区艺术资源的创造性和经常性的利用便成为重要的因素。日本在艺术教育中也强调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和文化财产。通过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地方优势艺术资源的挖掘及应用,不仅使艺术教育获得来自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滋养,也将使艺术教育的课堂成为文化传承的空间与阵地。可见,对于地方优势艺术资源的拓展与利用已成为各国艺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二、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的问题

应用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不足、教学内容脱离区域现实、教学方法单调等方面。

(一)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不足

广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征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然而,在不少高校,承担“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特别是对可能增加的教学负担的担忧,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对区域艺术资源的应用。其实,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如民族音乐、舞蹈、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这些艺术资源不仅蕴含着各自民族的审美心理、风土人情,还折射出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色彩,为地方高校“艺术欣赏”教学提供了丰富且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几大资源类型缺少足够关注和了解,难以对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资源加以灵活应用。此外,网络的普及,使外国文化更容易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区域教育资源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造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了解不够、把控不力、应用不足。

(二)教学内容脱离区域现实

由于地方高校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一直使用教育部统一规划的教材,系统讲授宫廷、文人、精英化的艺术,这样的授课内容不仅远离广西区域实际,也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当下艺术欣赏课程教育的现状来看,统一化、单一化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体现区域艺术资源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地方特有的优秀艺术资源的学习与传承,造成了地域民族文化认知教育的缺失,使得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此外,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都以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教育,然而,这些不同层次的艺术欣赏课程却大同小异,授课内容的重复、简单化倾向,容易导致艺术欣赏课程缺乏吸引力,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调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方式单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主要是以教科书为教材,没有或很少联系区域艺术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致使教学内容单一,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不多,以“照本宣科”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课程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习的动力。二是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因此无法科学地选取有特色的区域教学内容,对区域艺术教学资源与课程的结合方法缺少设计与规划,致使课堂教学散漫无边,讲到哪算哪,有随意之嫌。教师具有“授业、传道、解惑”的责任,如果自身对课程内容不够了解,又怎能解决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呢?可见,这两方面因素的存在,使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在“艺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如何有效地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是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构建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

对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布局、结构进行全面详尽的调研,通过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区域艺术资源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构建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框架。如对广西红水河流域的铜鼓艺术文化圈、广西左江流域的岩画艺术带、桂东北地区的民族风情艺术圈等进行挖掘与整理,加强不同区域艺术资源的联结,整合孤立、分割的区域艺术板块,形成资源丰富、特点明确、相互联动的广西区域艺术资源体系。收集整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现状的一手资料和最新数据,以生动的文字、真实的图像和影像等方式,编撰、构建“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为其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教学做好资源素材上的准备。

(二)将区域艺术资源作为教学内容

对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的分布状况、艺术特色以及相关的历史发展和民俗演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将其中具有价值的资源作为“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为单位,以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眼点进行分层次、有重点的设计。此外,以统一性和民族性相结合为原则,通过编写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教材,不断完善区域艺术课程资源体系。即在选用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的同时,增加一定分量的区域艺术教育,使地方高校学生既能学到全国统编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又受到地方民族文化的熏陶。在这部分教学资源的选择中,不仅要处理好广西壮族艺术与汉族艺术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要在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时,避免走民族极端主义。这就要求从具体现状出发,进行教学内容比重的调整,注重结合共有的文化艺术和地方优势、特有的文化艺术,激发学生关心区域各民族文化的兴趣,以树立起多元文化的观念。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广西的区域艺术资源大多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具有广阔的生活基础和空间,各种艺术的传播途径和媒介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对“艺术欣赏”的教学方法不能以简单的讲解、欣赏方式实施,应突破传统单一课堂讲授方式的束缚,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小课堂”教学和地方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多渠道教学方法。如,可有计划地组织师生深入民族地区参加民间音乐、舞蹈表演等活动,从中体会各种典型而实用的歌唱方法、各种民族器乐的演奏技法。这种真实的生活环境、艺术环境,不仅有助于创造出一个更开放、更具情境化的学习氛围,而且通过亲自参与动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更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除加强实践教学以外,为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更好地运用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还应采用单元授课、网络教学等多形式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增强其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根据数字化信息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特色,建立健全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数字化网络体系。它超越了传统媒介,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特性,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建立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区域艺术资源的远程共享,让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成为更开放的教育内容,进入更普及的教育领域,努力扩大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的影响,使广西地方高校的“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

广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区域艺术类型丰富。将地方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良好途径。因而,我们应根据这一客观实际,对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革,努力走出一条实践教学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广西区域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广西尼的呀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