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性条件现状调查——以四川省资阳市为例

2014-04-17刘怀明伍建清

教育科学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材培训

●刘怀明,伍建清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资阳市所有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各县(市、区)城区所在的初级中学、小学、九义校;规模较大(学生人数在600 人以上)的乡镇初级中学、中心校、九义校,其中高中15 所,中等职业学校6 所,初级中学24 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22 所,小学36 所,共计103 所学校。

(二)调查方法

根据教育部、省教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规定,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编制《资阳市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统计表》、《资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资阳市中小学专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通过访谈、教育活动观察、实地考察等方式,重点调查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设施设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内容。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政策落实和制度支持不够

教育部2012 年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四川省教厅随即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组织实施等有了明确的规定,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督导评估和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考核内容中,缺乏刚性的制度安排和推进保障,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学校的“自选课程”、“特色课程”。

调查显示,教师在回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力”时,几乎都提及了“领导不重视”;多数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时髦口号、粉饰品、应付上级检查及汇报工作的装饰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停留在政策层面,落实不够,形式主义严重。呼声虽高,但从校长到教师,观念都未发生根本转变,行动上根本不落实。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且专业化程度低

1.总量严重不足,分布不均衡

调查显示, 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要集中在城区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 呈现出城乡分布不均衡和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仅有5 位 (其中4 位拥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一位经历自修、培训),其余皆为兼职教师, 并且集中在三所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均只有兼职教师。

2.教师专业化程度低

(1)教师专业知识储备少,专业操作技能和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欠缺

我市登记在册的174 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6 人,占3.34%,具有教育学专业的教师12 人,占6.89%,后期自学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或参加四川地震灾区骨干教师心理辅导培训的教师共9 人,占5.17%。从持证上岗的情况看: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持证上岗率为15.51%。

我市仅有4.5%的教师 “2007 年以来参加过县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而仅有3.1%的教师“2007 年以来,参与的县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获过奖。

(2)教师专业工作时间极少,专业实践经历欠缺

43.9%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没有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任务”,这就意味着,有将近一半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仅仅挂着一个空头衔, 根本没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间;“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每周平均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5 节及以下占81.4%,6—10 节的占16.3%,11 节以上的占2.3%。

169 名兼职教师有48.5%的同时担任了班主任工作,25.8%的担任了行政工作,25.8%的担任了团队工作,4.5%承担医务室工作,15.1%承担科研工作,而74.2%的教师同时承担着繁重的学科教学工作。

(3)教师缺乏专业学习、教育、培训和进修

调查显示,100%的教师渴求得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或培训,但表示缺乏机会;在回答“你最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培训”,78.9%的教师希望得到“科学而系统的专业培训”;在回答“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力”时,96%教师的教师说到了“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无专业工作经验和技能”。

目前培训现状是,省级培训很少,市级培训才刚起步,县级培训没有,而几乎所有的培训都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4)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自主权或专业组织

市、县教研部门虽配有兼职教研员,但基层学校谁负责、谁分管则显得随意:或教务处统筹,或德育处牵头,有的则未明确,临时有事临时抓人;103 所学校,只有3 所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这就意味着仅有2.9%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拥有自己的专业组织。余下的教师,28%的参加政治组(或思品)教研活动,6%的参加生物组 (自然或科学) 教研组活动,66%则参与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滞后

1.教材选用混乱、基本教材缺乏

调查显示,4.9%的学校使用“校本教材”,29.1%的学校使用 “省教科所编写的教材”,13.6%的学校使用“其他自选教材”,52.4%的学校“没有教材只有简单教案”。

2.课时安排不够,且常被挤占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况为:40.1%的学校周课时在0.5 节以下,28.4%的为0.5 节,31.5%的为1节。学校课程总表里,按规定设置安排了间周一次心理健康课,但由于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多为兼职教师,本就不多的课时因各种理由因被占用。尤其在高中和初中升学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很难保证课时不被挤占,难以有效开展。

3.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除29.1%的学校使用“省教科所编写的教材”,70.9%的学校在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随意性较强。 例如,在 2009 年、2011 年、2013 年省、市三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活动课评比中,我们发现,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一些教师选择了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重难点、教学过程几乎一模一样,背离了“切合学生心理年龄、区别城乡差异,按实际情况组织教学”的基本原则。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设备严重缺乏

调查显示,全市仅一所中职学校配有专门的心理活动室;三所学校建有较为规范的心理咨询室。32%学校号称有心理咨询室,实地考察却发现,绝大多数是一间屋子挂多个牌子,“心理咨询室”仅是其中的一块,设施设备基本为一张桌一束塑料花,专业化配备及科学布置无从谈起。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单一,与学科教学和德育的联系不够

调查显示,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工作中几乎处于孤立状态,与学校活动的结合不紧密,学科教师没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更不会主动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德育工作者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很虚幻,或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

三、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手段达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目标,却没有明示。(如,在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在《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中,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别是七年级的《青春》和九年级的《心理健康》。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要求,各地和学校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 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尽快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和稳定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地方课程”,是否开设、怎么开设,学校有很大的选择权。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理所当然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设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岗位

“因事设岗”是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地位得到落实后,必须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落实相应人员,才能保障课程的设施。由专(兼)职教师来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地区的经验,也是现阶段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瓶颈问题。

各级政府要协调财政、人事、编制、教育等部门,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岗位纳入中小学正式编制予以设置,培养和引进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定制度, 凡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活动的教师, 做到持证上岗。

2.开展分层分类的培训

(1)校长培训

培训重点为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期他们重视这份工作,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必修课。

(2)专职教师专项系统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较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水平,较强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建议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和省市教科研部门,研制针对西部地区实际的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内容,系统培训专兼职教师。

(3)班主任培训

培训重点为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与心理咨询技能, 能够初步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发现并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在学生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必修课。

(4)学科教师培训

培训重点为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等情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学习和培训的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迫切需要科学的、权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供教师教学时选用和参考。此外,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课例、影像资料等,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当前,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学资源的开发,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选用的指导和规范, 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教有所依”。

(四)加快心理辅导室建设

心理辅导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心理辅导至关重要。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出台心理辅导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规范要求, 明确和落实心理辅导室建设经费及其来源渠道。

(五)整合教育资源多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专题教育、心理辅导室、家庭教育、校外实践活动等,都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中小学教师要树立“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意识,学校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力量,充分利用专题教育、学科教学、心理辅导、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六)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评工作

评价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教育督导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考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落在实处。教育督导部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式纳入教育督导评估,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 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评估、考核指标体系。 重点考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心理教师配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和教育效果等。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材培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