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维演进的特点与相关规律

2014-04-17

嘉兴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思维主体机制

陶 侃

(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思维演进是现代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思维演进是指在特定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内化于人头脑中并相对定型的思维活动样式之发展与变革,是主体在思维活动时所采取的模式之演化与进步。思维演进的方式综合地体现着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主体认识世界、把握事物、评价客体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类思维在不断变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面前,需要不断完善更新。特别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研究思维演进,变革传统思维方式,确定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维,并探讨其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维演进的一般特点

人类思维活动及其思维方式都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思维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变化。思维演进亦可理解为思维方式的演化与变革,它既是指某种思维及其方式的形成、产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也是指新思维及其方式对旧思维及其方式的变革、扬弃与替代的过程。

思维演进的过程有三个阶段。一是旧思维方式出现危机。在思维演进的交替时期,旧思维方式会变得不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借助于它已无法对新思维结构作出合理的说明和解释。例如,1840年,杜马用 “结构类型”理论推翻了经历四百多年兴盛的 “分析程序”理论,认为化合物的性质不仅仅由组成它的元素决定,同样的元素由于排列的不同也可以构成不同性质的化合物。二是新思维概念要素成型。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化,旧的思维及其方式往往无法解释新的现象,从而又需要人们寻求新的解决答案,找到新思路,这样人们才能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思维,爱因斯坦把牛顿力学中互不相依的元素时间、空间、质量、速度等构成一个整体,形成 “相对论”理论。他说:“差不多科学上的重大进步,都是由于旧理论遭到了危机,通过尽力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产生的。”[1]思维及其方式的演进也是这样,往往通过已有思维概念的要素并把它们整合成有效系统,从而找到新思维及其方式的雏型。三是新思维方式建构完成。思维概念要素的有效整合是旧思维方式向新思维方式转换的中心环节。它打破旧的思维框架,促成新思维方式建构。新思维及其方式的雏型形成后,思维主体就可以能动地从不同侧面更新旧观念,形成新观念,以运用于人的思维活动中。如新的思维指向、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等,并使之定型化,由此完成新思维框架的建构,确立新的思维方式,推动思维的演进。

思维演进的这三个阶段也是思维演进的一般过程,它是特定时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与进步,其整个演进过程都在观念层面上动态而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生产与生活的状态和特征。一是思维演进条件具有时代性。任何一类思维内容和方式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特定时代生产方式的观念形态。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状况、知识文化总量、社会制度格局、人的心理、情感、趋向等,都最集中最抽象地体现在那个时代的思维及其内容、方式和特点之中,思维及其演进是那个时代的精神标志而与别的时代相区别。二是思维演进方式具有多样性。当思维演进的主客观条件具备时,思维方式的变革即从可能向现实转化。由于新旧思维的关系错综复杂,使得思维演进的方式并非单一:有以对传统的旧思维及其方式进行否定为基础和起点的否定式演进;也有将某民族、某领域或某学科中的思维移植或转换到另一思维中去的移植式演进;从而建构出新思维的创设式演进。三是思维演进过程具有渐进性。新思维形成并取代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深化的过程。任何一种思维都有其自身特定的概念结构、能力结构和模式结构。这些结构及其存在的合理性是思维方式稳定性的基础和合理性的理由。只有这些结构在具体的思维活动中渐渐暴露出局限性,并阻碍主体活动顺利进行时,它们才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引发思维结构和要素的相继变更,导致思维演进。可见,思维是在建构中演进的,它通过旧思维框架的危机来打破旧界限,又通过轴心观念的形成来确立新思维框架,从旧思维能动地发展到新思维,又用新思维能动地指导主体活动。从而体现着思维演进的渐进性特征。四是思维演进内容具有互补性。人类思维的有机系统中并存着多种多样的方式。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个体其思维方式不尽相同。每一思维及其方式都有其独特性和合理性,同时又具有局限性和不完备性。多种思维方式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存的客观状况,为人类在认识活动中利用多种思维之间的功能互补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事实上,在思维演进过程中,多种思维形式并不截然分割、泾渭分明。布留尔说: “在人类中间,不存在铜墙铁壁所隔开的两种思维方式。”[2]从不同思维的关系来看,互补性作为新旧思维发生联系的纽带,表明后一思维不排斥以前的思维,而是把以前思维的合理因素吸收融化于自身之中。这充分说明了互补性在思维演进中的特性。五是思维演进机制具有稳定性。具体的思维活动可以时过境迁,但人的思维方式一经在主体思维中固定下来,则相对稳定,它潜移默化地控制着人的思维机制,支配着人的行为。思维方式一旦形成,便脱离了具体事物和实践经验,以理性的模式纳入于人的头脑,驱使着人们习惯于该种思维去思考问题。由于思维发展与社会历史并不同步,而且社会历史对思维变化产生的影响,要经过诸如社会心理,人类情感等多重环节的过滤与反冲。这样,思维及其方式一旦形成,便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当然,思维的相对稳定性,虽然是思维存在和发展的必备特征,能使人们加深理解思维演进的历史必然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动性是绝对的。

二、思维演进的相关机制

思维演进作为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与其他任何系统一样,有其自身发生和形成的机制。就思维演进的外力调节因素即客观动力而言,它对新旧思维的转换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对中国传统思维的变革来说,从鸦片战争的 “门户开放”,到辛亥革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再到当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激流,终于导致了中华民族崭新的思维方式,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 “中国梦”提供了现实前提。当然,思维演进也有主观方面的推动力,因为思维演进毕竟发生在人们的观念领域,是主体精神阵痛的结果。任何一类现实的思维演进,外在动力与内在动力都是缺一不可的,二者有机结合思维演进才能良好而有序地进行。思维演进的一般机制是思维程序的具体化,它表明了思维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

思维演进的选择机制。认识是对象性活动,没有对象就不可能构成认识。而对象是通过选择确定的,没有选择也就无法确定对象,因此,选择是认识活动的内在环节,是认识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思维对外界信息绝不是兼收并蓄,而是有过滤、有选择地吸收,思维的本质就是选择,选择作为思维演进的机制,是思维活动的基本条件。任何一种思维演进和思维方式的变革都需要选择机制,都需要主体从无限多的组合中作出鉴别与选择。丧失了选择机制,思维也就失去了存在、发展和演进的内在根据。选择作为思维活动和思维演进的机制,首先,是思维主体对其活动内容和素材的选定。事物和信息从可能性上讲都可以成为认识对象,但是只有这些事物、信息进入到认识视野之内,才能够被主体思维所内化,也就是只有建立起现实的主客体关系,才可能被主体所认识和把握。艾·鲁克说:“在大量的外部刺激中,人们通常接近的只有那些属于已有的知识和观念的 ‘坐标网’范畴的东西,而无疑地抛弃了其余的信息。”[3]思维通过对认识内容的选择,给认识界定了范围,一方面使思维活动有了明确的指向,提高了思维的效力;另一方面使许多信息不能进入思维空间,从而出现思维盲点。其次,是主体思维对其所采用思维方式的确定。人们深化认识的突破口往往在于思维方式的选择,同样的思维内容,当采取新的方法时,就会发现曾经不能发现的东西,从而获得新的认知成果。所以,在思维演进过程中,选择至关重要。哪一种或哪几种方法更能达到认知目的,更能提高思维效率,就靠主体的选择,遗憾的是主体在进行选择时往往受到自身思维框架的制约。再次,是主体对思维成果衡量标准的选择。思维成果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对它的评价如何?是主体按自身思维的规定和自身的标准来进行的。由于不同的人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习惯来选择思维成果的表达方式,才构成思维成果的多样化和多形式。

思维演进的协调机制。按照控制论的观点,任何有目的的行为过程,都存在协调关系。作为主体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同样存在协调关系。从思维演进的过程来看,所谓协调即是协同,也就是主体思维活动不断依据内部和外部的条件变化而进行调整,以达到思维活动的目的,建构新的思维方式。这一过程要求思维实现对外部信息的控制,使外部信息按照主体思维的目标发展,并与自身的性质、类型相协同。思维演进的过程,必须有协调机制,没有协调就会堵塞思维的正常运行。思维的协调机制要求主体在各项思维活动中,善于配合、调整和理顺思维要素及其与客体的关系。由于思维结构是由多种要素构成并发生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这就必然存在着系统内部本身的各个部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协调和配合问题,即调整的问题。思维这一复杂系统与任何别的系统一样,内在地存在着自发的 “熵”的增加,存在着使思维活动走向无序化的可能。要克服 “熵”的增加,主体的思维活动就需要大量地输入 “负熵流”,而要获得 “负熵流”,又必须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如果思维方式内部各要素之间不协调,甚至相互牵制,相互碰击,那么 “熵”会增加,会使思维失去活力。只有协调思维各要素,才能提高思维活动自身的有序性,促进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演进。主体在思考问题时,就要求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各个侧面都相互协调配合。离开了协调,思维活动就寸步难行。因此,思维方式的存在与演进,必然地具有协调机制。

思维演进的整合机制。现代认识论认为,所谓整合就是某种知识被系统地吸收进认识结构中去的过程,它是主体形成基本理论框架后的一种结构性吸收。思维结构同认知相类似,它作为一种 “先验框架”,同样需要结构性吸收,否则思维结构的自我调节和有效选择就成为不可能。人类思维过程同自然过程一样,都追求和谐统一。主体对自然界和谐统一的反思离不开思维的整合机制。由于各种概念、命题和问题具有性质上的一致,这就为思维演进的整合机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科学的思维演进过程,本质上都是思维的整合过程,即把先前的理论系统地吸收到新的科学认识结构中。思维演进的整合机制还集中体现在对外部信息的结构性同化上。在思维活动的稳定结构中,思维都是被结构性吸收的,表现为一种结构性的融合。这种对外部信息的同化,实际上是以一个概念取代若干个概念的过程。如,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氧化概念时,其内涵只不过是指物质和氧的化合。随着化学知识的增长,氧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就不断地扩充,它不但整合了同氧化合,还整合了物质失去氢的现象。在当代,氧化的内涵又扩展为元素失去电子。可见,由一个概念代替另一个概念的过程,就明显地体现出思维演进的整合机制。思维运用越来越抽象的概念,就越能不断地整合各种知识。知识信息的结构之所以不会滞阻思维的演进,人的思维之所以跟得上世界知识的急剧增长,就在于概念的整合机制,就在于它在对各种知识进行结构性同化的过程中,促使思维不断向前进发,推动着思维的整体演进。

思维演进的转换机制。从思维结构看来,思维演进的整合机制必然引来思维演进的转换机制。因为思维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一种思维方式向另一种思维方式的过渡,或者说旧的思维向新的思维的转变。究其原因,是由于思维结构的变化。思维演进的转换机制是思维良性运行的转换性条件。没有因背景知识的变化而引起的思维结构上的变化,就没有思维方式的存在与变革,更谈不上思维及其方式的演进。思维演进的转换机制,其发生的主要方式是由层次性结构的变化而造成的,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表明了由一种思维结构向更高的另一种思维结构的演进,它并不是简单地抛弃旧的思维框架,而是 “通过把以前结构作为子结构加以整合而超过它们。”[4]使主体从平面性思维方式转换到立体性思维方式,从静态性思维方式转换到动态性思维方式,从模糊性思维方式转换为精确性思维方式,等等,这些思维方式框架的转换,正如皮亚杰所说,不是后者简单地抛弃前者,而是后者把前者作为一个子结构吸收到前者的结构框架之中。在这种转换机制下,通常不是表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种以新的思维结构出现为标志的整体框架的迅速转换。由此可见,思维的演进天然地伴随着其转换机制而展现。

此外,还有思维演进的控制机制,思维演进的调节机制和思维演进的综合机制,它们都在思维演进中发挥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作用。思维演进的诸多机制,是任一思维发生、发展和转换的内部条件,对思维的良性运行普遍有效。同时,这些机制并不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相互作用构成合力,推动思维不断演进,成为主体顺畅通向客体和把握客体的有效途径。

三、思维演进的相关规律

思维及其方式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的演变并非无章可循,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它作为观念性的社会产物,在被社会物质生产和人们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思维及其演进和其他系统一样,产生了自身独特的规律。

思维演进的个体与群体转化律。新思维的产生,往往是少数杰出科学家或思想家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自觉地转换视角,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而形成的。近代经典力学的机械思维方式是由伽利略、牛顿等人创设的,实践的辩证思维方式最初也只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 “个人”思维。当新的思维通过其成果被社会承认、接受而扩散,并超越个人而走向群体时,思维就实现了社会化,成为某一时期人们共同的思维方式。当然,科学与文化所附载、所内含的新思维能否完成社会化,以及社会化的程度如何,还受诸多因素制约。一是受时代状况的制约。一个时代的特征决定着一种思维在该社会中的地位和前途,一个时代所倡导的东西将会使某种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获得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或成为人们普遍追求和遵循的准则。二是受形成新思维个体社会地位的制约。个人思维的社会化程度往往与他在该社会中所居的地位成正比,尽管不是本质性的,本质性的是该思维及其方式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能否与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取得比较一致的认同。一般来说,知识文化较低的群体新思维的接受较缓慢,反之,接受就较快。思维演进的个体群体转化律,不仅仅指个体思维向社会和群体思维的转化,而是说这种转化是双向的。思维从个体向群体转化是某种思维的社会化过程,而某一社会群体思维向个体的转化是思维演进的个体群体转化律的另一途径,这种途径亦可理解为社会群体思维面向个体的内化过程。思维及其方式的内化即是指生活在某一社会与文化中的个体,受该社会已有的思维及其方式的影响和规范,并将这个时代和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转化为个体的思维。个体是一定时代思维方式的具体承担者。思维方式由群体向个体转化,然后又由个体向群体转化,由此,使得个体的思维更加完善,社会的思维更加多样化,更具复合性。这就是思维方式演进的个体与群体相互转化规律。

思维演进的模式拓深律。思维结构的模式拓深过程就是把感性材料与知性范畴结合起来,使感觉经验进入认识结构形成一定的秩序性与逻辑性的过程。因此,模式拓深律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通过它,主体对外界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使信息转化到主体的思维结构中,把对象的信息变为主体所理解和掌握的信息。当思维主体的既定模式去同化客体而又不能顺利进行时,就必须对原有模式加以调整,或列设新模式,从而使主体模式发生转换,以增强其同化功能,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就是说,主体认知模式的产生,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是随着主体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原有的认知模式只能同化那些与产生旧模式的环境基本相同或变化不大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以后,模式不再能够有效地适应新环境,同化也就不能取得成功。这就迫使主体借助自我调节能力进行模式更新和拓深,皮亚杰把这叫做 “顺应”,即变革旧模式使其适应新需要。模式本身的辩证运动来看,同化与顺应的关系可以说体现了模式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同化作用是模式的量变过程,顺应则是模式的质变。认知模式不断地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同化,其交替过程就是主体认知模式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终点,因此认识的发展也永远不会停止。主体的认知模式经过同化与顺应的矛盾运动,不断得以拓展与深化,从而成为主体思维演进的一个规律。

思维演进的世界图景相关律。所谓世界图景,是指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世界的存在方式、时空形式、联系变化的总体把握,是人类用特定的世界观、概念体系和方法论原则看待世界时,对象在主体认识中的整体呈现。它是人类按照一定思维方式所建构的、在一定思维方式规范下对世界的反映结果。世界图景一经形成,并得到广泛的扩散和认同时,那么,它将反过来规定和约束人类的思维活动。不同的世界图景不仅蕴含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且还将造就新的思维方式,并由此构成思维演进过程与世界图景的演变过程之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在思维演进与世界图景的矛盾关系中,思维的拓展和深化主要表现为两种状况:其一是思维及其方式与主体思维对象同步适应的拓展与深化。思维水平的高低与合理,是由客观世界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的,思维方式必须与世界图景相适应,其发展变化必须与客观世界及人类思维对象的发展变化同步,在二者的同步并行中拓展和深化。人类思维的演进过程,无不体现着思维方式与世界图景的同步性,从古到今,随着世界图景的拓展和深化,主体思维及其方式也不断拓展与深化,使思维演进不断地进入到更为广阔的范围和更加深刻的层次。其二是思维方式能动的描述和拓深世界图景。世界图景的未来发展可以通过主体的思维及其方式进行能动的改造,成为超越世界图景的、内化于主体思维中的概念,从而成为调整与规范现实的东西。人类思维的超前性变得越来越突出,它往往表现在主体适用幻想、想象、猜测等来填补现实的空白,从而建构出具有超前性质的思维,这充分说明了人类思维及其方式的演进与世界图景之间有着不可否认的相关性。

思维演进的文化心理互渗律。任何思维都在一定文化背景中形成,它与其自身的传统文化、民族信念、信仰和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史有大量事实直接或间接地证明,这种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对思维演进的内容与方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心理因素是思维的深层基础,思维演进在本质上即是文化心理在主体的运行;思维方式的变革,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本与末,内与外,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任何一种思维模式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心理,都是由一定的民族文化心理支撑,而民族文化心理则通过思维方式得以外显。或者说,观念、信念和信仰等文化心理的东西往往通过思维方式得以巩固,并且通过思维方式使其功能现实化和具体化。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是该民族思维及其方式最内在的根据。而受社会外在因素影响所引起的思维变革与思维演进,最后又必然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积淀为民族文化心理,成为构成“集体无意识”的新内容。这样,从一定的文化心理到思维方式,又从一定的思维方式到文化心理,充分体现了思维方式与文化心理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本质关系,构成了思维演进的相关规律。

前面,我们从思维演进的基本特征出发,经过对思维演进机制的分析,进而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思维演进的主要规律。但在现实的思维演进过程中,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个别特征和个别规律的孤立揭示上。因为,思维演进的规律和特点无论在实际中还是在本质上,它展示的都是一个系统。只有把思维演进所有的特点、机制与规律综合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完整地理解和展示思维演进的全貌。这该是探讨和研究思维演进规律的基本原则。

[1]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3.

[2]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 [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

[3]艾·鲁克.创造心理学概论 [M].周义澄,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5.

[4]皮亚杰.认识发生论原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83.

猜你喜欢

新思维主体机制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光的反射教学新思维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传媒新思维 一目了然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