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研究——以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为例

2014-04-17周文魁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4期
关键词:数字信息清华大学研究院

周文魁,韩 博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0 引言

新型研发机构是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类新型的研发机构,在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引进创新人才方面形成了鲜明特点。近年来,江苏省涌现出一批以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江苏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苏州)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典型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它们在开展科技研发、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服务发展、培育创新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成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本文以我国首家省级数字信息研究院——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为例,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情况以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探讨江苏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成功经验,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1 建设基本情况

1.1 建设背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信息化程度,而且能有效解决传统制造行业的发展瓶颈。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大省之一,数字信息产业已具备良好的技术积累、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在物联网、移动电视、软件等方面已经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特别是物联网已经成为了国家示范中心。但是这些产业的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缺少高层次人才。

1.2 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务

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立足无锡地区物联网等信息产业发展需要,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无锡市政府合作建立的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为承担载体,研究数字信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促进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以物联网和地面数字电视为主的新兴战略产业,开拓新的技术热点和创新方向,保持江苏省在物联网技术产业化的领导地位;为推动地面数字电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和产学研联盟提供技术支撑平台;通过投资孵化、技术服务、人才输出,不断发展壮大江苏省的数字信息产业链。其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如下:

1.3 专业领域

1.3.1 物联网

物联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新型传感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技术,新一代双向无线数字电视传输共性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共性技术研究,泛网融合网关共性技术研究,支持物联网的移动及其接入、汇聚技术,毫米波段OFDM超宽带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柔性透明电极新材料及其应用。

1.3.2 数字电视

搭建数字电视研究中心,在利用和扩充研发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数字电视共性技术的基础研发及产品孵化,并有效推动企业进行成果产业化。

1.3.3 工程仿真与分析

利用并扩充现有的仿真计算资源,搭建江苏省乃至全国首个基于云计算的工程仿真技术服务与研发平台,组建立足无锡和江苏、面向全国的仿真技术服务平台。

1.4 建设进展

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项目总投资2 亿,目前已投入6000万元。目前,研究院建设进展顺利,院长、常务副院长及重点骨干技术人员等已陆续到位;产业孵化大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入驻35 家企业;各研发平台正在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惠山示范工程(一期)顺利交工,其他工作均有序开展。

2 组建模式和特点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依托无锡市惠山区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启动建设了江苏数字信息产业研究院,是“十二五”江苏在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布局的重大创新平台之一,也是目前江苏启动建设的9 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之一。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立足无锡地区物联网等信息产业发展需要,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无锡市政府合作建立的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为承担载体,依托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现有技术和创新资源,5 年规划投入2 亿元,建设和完善10.3 万m2研发场所。

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充分借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管理运营模式,以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实现和企业孵化配套等3项功能为集成发展目标,构建研发平台、合作平台和管理平台等三位一体的功能架构,其中:合作平台下设企业孵化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承担孵化企业、技术支持、增加产值的功能;管理平台下设技术创新部、财务资产部和院长办公室,担负研究院对外联络、对内统筹的重任。

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由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承建,其他各方深度参与;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派出主要的专职管理及技术人员进行运营操作,并通过市场招聘引入专业的科技及管理人才,同时得到无锡市惠山区政府派驻的专业人员的支持。研究院与企业、市场紧密联系,贴近企业的发展需求,面向园区和当地产业特点的专业需求进行建设。坚持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与园区和当地企业形成紧密合作关系,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平台。

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的技术团队来自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物联网、数字电视、工程仿真、计算机、通信技术等领域的杰出的专家教授,团队在创新孵化体系建设方面有着10 几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曾参与孵化企业300 多家。团队凭借孵化企业的成功经验搭建各类实力雄厚的企业服务平台,为入孵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管理团队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熟悉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政、产、学、研、资的产业化理念。

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1 管理体制

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在研究院院务委员会下建立研发平台、合作平台和管理平台。研发平台主要以研究院的三大技术为中心成立智能传感网研究中心、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化仿真与分析实验室。合作平台是在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孵化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完成孵化企业、技术支持、增加产值的功能。管理平台下设技术创新部、财务资产部和院长办公室,辅助数字信息研究院完成各项任务。

研究院下分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实现和企业孵化配套。工程化研究根据数字信息产业研究院的三大技术设置智能传感网研究中心、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化仿真与分析实验室,完成各项技术的研发、创新。产业化实现包括智能交通系统与示范项目、多点电容阵列传感器产业化、数字电视系统与示范工程和高清数字生活与服务。企业孵化配套包括企业服务综合信息中心、数字电视测试中心、电磁兼容性测试中心和国际人才与技术引进中心。

3.2 运行机制

研究院借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管理运行机制,采取政府引导,政府、企业共同组建的模式,实行产权明晰、结构多元、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研究院具有“四不像”的特点,即:研究院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文化不同;研究院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像科研院所,内容不同;研究院既是企业不完全像企业,目标不同;研究院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机制不同。研究院的技术团队是来自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物联网、数字电视、工程仿真、计算机、通信技术等领域的杰出的专家教授。

3.3 激励机制

用人全部实行合同制,有良好的奖惩机制,企业有团队利益,例如深圳力合创投中,员工股份占20%。

4 经验启示

4.1 依托信息产业园,借鉴清华研究院

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依托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充分利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创新孵化体系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综合实力,依托无锡市在文化底蕴、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的优势。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已有载体10 万m2,其中包含4 万m2的清华创新大厦,2 万m2的企业研发楼,1.3 万m2的慧谷创业园“530”创业社区,3 万m2的紫荆公寓。二期的10 万m2的载体,包括创意社区、企业研发楼等正在建设中。目前共有研发用房16950 多m2,有相关产业的研发及产业化所需的基本仪器设备和配套设施,现有研发仪器设备高低温测试仪、试验台等40 台仪器设备,现有配套设施贴合机等设备共6 台,其中进口设备3 台。研究院依靠江苏数字信息产业的高水平应用技术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风险投资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扶持自主创新,培育民族品牌,服务区域经济。研究院将发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国标数字电视领域的先发优势,全面推进数字电视产业化进程,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以数字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产业研究院。

4.2 注重人才引进和重点领域

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派出人才为基础,重点引进10 个以上海外创新创业团队,组建150 人的专职研发团队,其技术团队是来自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物联网、数字电视、工程仿真、计算机、通信技术等领域的杰出的专家教授,在创新孵化体系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院重点开展物联网信息安全、泛网融合网关、三网融合传输等数字信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物联网道路交通控制信号机、地面数字电视核心芯片及相关软件等目标产品。物联网项目的开展将依托清华大学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高新传感器及物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的基础,结合无锡建立国家传感网示范城市的实际要求,在重点应用领域取得传感网核心技术突破,建立重点领域传感网示范工程,促进无锡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培养传感网技术人才。2011-2012 年启动建设期内,研究院新购30 台(套)国际先进仪器设备,建设智能传感网研究中心、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化仿真与分析实验室等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形成100 人以上专职研发团队,重点攻克物联网、地面数字电视核心技术6 项以上,培育核心企业5家、孵化企业20 家以上。

5 发展建议

研究院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以高端人才的吸纳、引进、培育为抓手,壮大研究与开发、资本与金融、创业与产业、管理与服务的人才队伍。通过导入清华大学科研力量和技术成果来实现研究院研发平台的优化提升,通过加强国际技术转移及对外开放合作来丰富技术项目来源并推动研究院的国际化,通过强化产业链孵化来聚集高新技术及企业,通过嫁接国家级资本和聚集民间资本来做强金融与投资平台,致力于金融助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借力于科技特色的金融体制创新,将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全面构建辐射海内外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及产业投资平台,发展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具备长期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国民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5.1 加大平台建设,大力引进人才

针对不同需求,招聘不同类型的人才,如实用型博士后、能承担政府科技项目的技术储备型博士后、与境内外进行良好合作的对外合作型博士后、派驻企业进行产业化技术工作的产业化型博士后等。

5.2 加大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稳定、引进等工作

重点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分层次、有计划地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广大海外人才来无锡工作搭建广阔平台。

5.3 加大人才引进和使用的机制建设

广泛吸纳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具备真才实学、在海外大公司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可以在重点科技领域中挑大梁、作领头人的人才,并注重培养使之成为产业研究院的领军人物;加大投入孵化机制建设,对骨干研究人员、有一定基础成果的人员进行投入,资助其做成产品,推向市场;加大与国外的合作机制建设,提高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1]陈宝明,刘光武,丁明磊.我国新型研发组织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3(3):27-31.

[2]朱建军,蔡静雯,刘思峰,等.江苏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4):36-39.

[3]杨艳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现状[J].江苏科技信息,2013(16):9-10.

[4]王健.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6):167-168.

[5]谭海斌.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和思考[J].安徽科技,2012(10):19-22.

[6]刘光武.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建议[J].科技与生活,2012(12):88-89.

猜你喜欢

数字信息清华大学研究院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北京尚水数字信息产品介绍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职业权利缺失与回归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