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乐”养老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2014-04-17韩丽萍
韩丽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
一、提升社会养老质量
(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全球性人口发展趋势,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老年人口逾亿的国家,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全国老龄办于2012年7月10日发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大陆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比重为13.7%,并呈现出“三个加速”的特征:一是“深度老龄化加速”,5个年轻人养活一个老年人;二是“高龄化加速”,预计2015年8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增速超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三是“空巢化加速”,2010年我国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2400万,预计2015年将超过5100万。[1]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取代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因此,为更好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挑战,在社会管理中创新养老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具有重大意义。
(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策
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一大主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及保障措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途径,如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完善养老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老年人医疗保险防护体系等。2010年,先后颁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对“十二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和战略部署。[2]其总体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建立起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愈演愈烈的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相伴随,与城乡差异、收入差异的扩大相重叠,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相交织,使庞大的老年群体在适应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身心健康问题日趋复杂化。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因此,开发并挖掘老龄文化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社会养老新模式
(一)积极老龄化时代要求社会提供养老文化服务
“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新观念,是国际社会理论界积极应对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成果。1999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口号,由此组织发起了一场“积极老龄化全球行动”。当年5月,欧盟召开了积极老龄化国际研讨会。[3]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所谓“积极老龄化”,“积极”是指不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务,它强调老年个体不仅在机体、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继续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
积极老龄化的观点,以联合国提出的“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为理论基础。其核心内容是不仅使老年个体认识到自己在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按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并得到充分的保护、照料和保障,更重要的是使老年人能够在保持身体健康、提高预期寿命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
积极老龄化要求国际社会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应对措施,采取积极行动,使社会保持活力,实现和谐发展。很明显,积极老龄化不仅要求我们积极面对老龄化社会,在采取更有效的方法促进社会养老的同时,更要进一步开发并利用老龄资产价值,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原则的重点在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精神层面,而这正是文化服务的价值。通过发展养老文化服务,重视老龄人口的精神关爱和文化熏陶,既可以实现老龄人口的老有所“乐”,也具有有效的老龄人口再社会化功能与持续学习的功能,这样就超越了以往简单的以照顾为主或仅处于物质关爱层面的养老认识。因此,发展“老有所乐”养老文化服务是积极老龄化社会养老事业的重要创新模式。
(二)“老有所乐”的“精神关爱”需要社会提供养老文化服务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心理学领域研究人的需求理论,从“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乐”,每一个环节都与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老有所依”包括社会福利及医疗保障等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主要通过开设的社会福利机构,为“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老年群体、残疾人群体和未成年人等“三无”对象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服务保障,是一种补缺型的社会福利。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建立现代福利制度是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因此“老有所依”对于贫困和患病的老年群体和个体来说,就是他们的第一心理需要,只有满足其最基本、最初级的心理需求,才能满足其老有所“乐”的“精神关爱”需求。
“老有所为、老有所学”是在解决基本物质生活保障的前提下,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所追求的更高层面的心理需求。一方面,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与观念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老年人感到来不及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知识,对很多新生事物难以适应,叹息自己成了“功能性文盲”,感觉自己被时代抛弃,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增龄性衰老带来机体功能退化,大脑供血不足,记忆力衰退,各种慢性基础性疾病侵扰,加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老年个体退休后经济收入降低,家庭结构和核心地位不断改变,这一系列生理及社会因素的冲击,极易导致老年群体及老年个体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因此,只有重视老年人对精神关爱服务的需求,提供社会化的养老文化服务,妥善处理“老有所学”的问题,让老年群体“老有所为”,积极应对晚年生活,与时俱进,成为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才能使其真正感受到老有所“乐”。
三、强化“文化培育”和“文化传输”
“文化培育”和“文化传输”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伟大事业。在人口深度老龄化的今天,构建老有所“乐”的养老文化服务,关键在于创建“文化培育”工程和实施“文化传输”项目。
(一)创建“文化培育”工程,提供精神健康保障
老年群体是老龄化社会的“财富”,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老年群体为社会发展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辛劳,应该享有保障精神健康的权力。
创建“文化培育”工程,就是实施国际社会提出的“积极老龄化”战略,为老年群体提供精神健康的保障。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基础,是政府和社会应对现代化转型中的人口问题做出的必然选择,它不仅体现在经济保障层面,还应包括精神健康和必需服务方面的保障。养老文化服务既是老年群体精神关爱的需要,也是老年群体精神健康的权利。
创建“文化培育”工程,需要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需要全社会给予支持和关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涉老机构及NGO(非政府组织)、家庭等,均应作出努力。具体举措有:
第一,设立“文化培育”专项基金。社会管理创新中,政府主导,社区协助,NGO(非政府组织)加入,汇集多方力量保证资金投入。
第二,兴办“文化培育”活动场馆。通过各级政府和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协调,按照区域规划,科学、合理地布局,改造或兴办适合老年群体开展集养生、学习、文化、娱乐等活动为一体的场所。
第三,开创“文化培育”服务项目。为老有所“乐”从精神关爱需要到精神健康保障,创作提升老年生活品味的养老文化服务题材的影视文化作品。
第四,组建“文化培育”项目队伍。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要健全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文化培育”项目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新模式、新内容。所以,社区组织和涉老机构应积极引导老年人投身文化培育行列。
建设积极老龄化社会,强调“健康、参与、保障”。这里的“参与”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参与”是促进老年人精神健康的重要途径,引领老年人树立一种积极的养老理念,走出自我封闭的空间,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搭建老年群体进行文化交流的活动平台,以使老年人性格开朗、心态平和,精神世界充实,实现自我追求,享受快乐生活,健康长寿;另一方面,“参与”是维护老年人精神健康的重要方式,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大多数老年个体仍然在用智慧和才能关注着世界,而养老文化的培育既是他们的追求,又是他们实现生命价值的桥梁。
(二)有效实施“文化传输”项目,推进养老文化的传承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构建“老有所乐”的养老文化服务,在创建“文化培育”工程基础上,有效实施“文化传输”项目,推进养老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当前社会养老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有资料显示,目前老年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老年人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北京城乡老年人调查数据显示,老年抑郁症检出率13.9%。[4]从抑郁的发病因素分析,压抑、孤独、空巢、丧偶、慢性基础性疾病等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是引发抑郁的元凶。积极老龄化战略要求社会管理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养老文化服务,其内容包括养老精神文化、养老医保文化、养老教育文化和养老娱乐文化等,实质就是满足老年群体对养老文化的渴望,降低老年抑郁的发病率,使老年群体能够通过文化培育和文化传输,发挥余热,陶冶情操,是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举措。
有效实施“文化传输”项目,是充分展示文化魅力,彰显民族精神,弘扬大国情怀的一项伟大事业。构建“老有所乐”的养老文化服务,应注重传输中国民族文化之魅力,如:京剧文化对老年群体精神境界、爱国情怀的熏陶;中医养生文化对老年群体形神体魄的修炼;书法绘画文化对老年群体生活品位、维美意境的提升;琴棋弦乐文化对老年群体音乐欣赏的陶冶等。传统文化的魅力无穷,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是提升老年群体生存与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有效实施“文化传输”项目,重点推进养老文化的传承创新,如文化行为形式的传承创新和文化行为内容的传承创新。文化行为形式的创新,应充分挖掘老年个体的爱好、兴趣、特长及家族性的文化类别等形式,如剪纸、皮影、腰鼓等民间器乐等。社区及机构文化培育组织,应给予适当鼓励和技术指导,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倡导模范文化行为榜样,推进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形式。文化行为内容的传承创新,应着重营造积极老龄化的养老氛围,及时注入“健康意识、科学常识、养生行为”的活力,充实心理养生文化内容,努力提高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下,养老文化服务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让老有所“乐”走进千家万户,是建设“美丽中国”梦想中的一页,“实现中国梦”,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1]傅双喜.老年心理关爱创新研究思考[R].银川:全国第四届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2011.
[2]窦玉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需要,加快建设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R].上海:2012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暨老年友好城市建设论坛,2012.
[3]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孙菲,汤哲,刘富荣,等.北京城乡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对抑郁症状发病率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