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PBGS教学法探究
2014-04-17杨玉文张树安
杨玉文,张树安
(大连民族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发展经济学PBGS教学法探究
杨玉文,张树安
(大连民族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传统教学模式运用于发展经济学教学,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不适于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悖研究性教学规律等问题。PBGS教学模式符合发展经济学特点和教学规律,引入PBGS教学模式,对发展经济学教学项目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理论水平提高和应用能力的形成。
发展经济学;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教学项目设计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理论、实践和政策的学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世界上各主要国家都设有发展研究机构,各著名大学经济学专业都为本科或研究生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发展经济学,并于1989年将其列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一、发展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教学以理论知识系统教授为主,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收。理论上,基于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能够清楚、高效地传递课程内容,学生也能够系统地接收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但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下,采用这种模式培养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往往不能有效适应社会需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发展经济学理论大多是基于西方经济学家对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的考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规律探讨,其理论背景、假设条件与当前发展中国家实践迥异,自然其模型结论和政策含义都要加以考量或修正。但教师往往以模型和理论的讲解为授课重点或全部,而不是立足于发展中国、特别是我国经济问题和现状,这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对学生应用能力提升重视不足
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课程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即使引入案例,也多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多年前的案例,与我国当前国情差异很大。研究对象特征与我国实际情况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学生对学习发展经济学的价值产生怀疑,进而导致部分同学学习兴趣不足,不便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发展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力求全面、系统地将发展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然而,该过程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学生将学到的发展经济学原理和规律套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二者之间无法对接,容易产生挫败心理,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甚至对理论产生怀疑。
(四)有悖研究性教学规律
好的教学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觉地走上自己的问题思想之路。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知识的讲解和剖析,来构建发展经济学知识结构,教学过程即是机械性的知识灌输过程。而科学的教学理念,则要求首先呈现问题,将问题作为教学的导入点,依照问题探究—问题解决一获取新知一新问题探究的逻辑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学教学理应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问题导入,而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教材并未将当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及面临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从而不符合研究性学习规律。事实上,我国通过实施增长优先、投资驱动、沿海先行和出口鼓励等几大战略,实现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但同时出现了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加剧、分配收入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对外依赖增强等一系列问题,发展经济学理论可以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给出充分的解释,但对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却未提出有价值的理论。可见,我国非常具有发展经济学研究价值,也是我国学生最熟悉、最容易获得研究资料,最容易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研究素材,但却没有纳入发展经济学教材,不符合研究性教学规律。
要克服发展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改变传统的重视理论讲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打破课堂讲授的束缚,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Project Based Group Study简称PBGS)教学模式正是为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应运而生的教学实践模式。
二、PBGS教学模式内涵及特点
PBGS方式是由教师设计教学项目,在引导、启发、鼓励学生进行协作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是一种探究性、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
关于探究性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间,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改变传统学校教育弊端的基本原则,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法,乔治·罗札诺夫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这些研究都强调采用项目(或任务、问题、情境)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知识,培养能力。项目式教学的成功实践模式是德国双元制教育,其以企业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项目,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来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我国针对工科类课程的教学,也在项目课程的开发、项目课程的教学方法和项目式教学教材的编写等几个方面开展了项目式教学法的探究和实践。与传统教学观念相比,PBGS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PBGS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完成项目任务。教师从传统教学活动中的讲授者转变为主导者,负责为学生提供项目材料,引导学生按照教学目标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组织交流内容并做项目汇报,最后对项目成果进行点评、归纳教学要点。
(二)学生改“单纯理论学习”为“学做结合”,强调综合能力培养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该过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理论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联系任务、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以及完成实际任务的职业能力等方面。
(三)由个人学习到团队学习,突出团队意识
PBGS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方式运作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设计,为了实现项目任务,需要把要解决的问题分解为以系列相互联系的子项目,规划行动方案,有效搜集、整理、组织和利用相关资源,创造性地完成研究成果。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团队成员必须合理分工、加强交流、紧密协作,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团队意识。
(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获得成就感
学习者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自主探究,进行讨论和争论,保证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思考和反思,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学习成果由枯燥的试卷成绩,变成了可视、可交流、可传播的、系统的、有实际价值的项目成果,将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三、PBGS教学模式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基于PBGS教学模式的发展经济学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分为4个方面:一是提升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二是通过项目实践,归纳总结出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锻炼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现实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政策运用进行初步的分析,明确发展经济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及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必要性;三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思想和经济直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四是为专业课程建设和师资水平提高注入活力,实现教学相长。
(二)基于PBGS教学模式的发展经济学教学项目设计
第一次课向学生阐释清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强调老师和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角色的调整,解释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在讲授课程前言、介绍课程内容框架后,布置学习任务。
首先将课程分解。分设4个模块,总计48学时。第一模块为“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比较全面地阐述对发展中国家及其发展的总体认识,包括:发展经济学学科概况、发展的主要理论、发展的目标和发展水平的度量、发展的限制因素和发动因素、发展中国家转型发展的基本原理,计9学时。该部分内容以传统教学模式传授为主。第二模块为“制度因素与政府作用”,主要内容:制度与经济发展、计划市场与体制转型、政府的作用,计9学时。第三模块为“发展要素与国际条件”,分六章依次论述影响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分别是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本形成、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对外贸易、利用外资,计18学时。第四模块为“结构转换与城乡发展”,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动、传统农业的改造与乡村社会发展、城市化与乡城人口流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四章内容,计12学时。第二模块至第四模块中12章内容的学习引入PBGS教学模式。
然后是分组和任务分解。根据项目设计和知识点要求和班级学生实际,将全班分为12个组,每组5人,其中包含1名组长。每组负责第二模块至第四模块中的一章。每一章用时3个学时,其中第1个学时为学生讲述,后2个学时由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讲述的1个学时需要包含理论及模型、发达国家的实践、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实践、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经济学的局限性等4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推荐教材并提供参考资料和案例,一组学生共同完成课程讲稿并制作PPT,4名同学分别讲解上述4个方面内容,第五名同学进行总结。
最后是评价环节。由全班同学对除自己所在组以外的各组进行打分,汇总后确定各组得分,构成同学最后成绩的30%。
四、结语
教学改革建设是一项系统质量工程,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PBGS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学校和学生确定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多样化的学业考评机制等一系列条件作保障。
[1]李维秀.PBGS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2]尹守香,李文华.PBGS教学法在国家税收课程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4).
[3]郭熙宝,马媛媛.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J].江海学刊,2013(1).
[4]刘铁芳.试论研究性教学[J].天津教科院学报,2003(6).
On Application of PBGS Teaching Method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
YANG Yu-wen,ZHANG Shu-an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600,China)
There are problems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being applied to development economics teaching.For example,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it is not conducive to cultivate students’application abilities and to motivate students’learning initiative;it is also contrary to the study of teaching law and has many other issues.PBGS teaching model is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 economic and teaching law.If PBGS teaching mode is introduced into teaching practice,it will help desig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eaching projects and to guide students’independent learning.It will also help raise their theoretical level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heir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development economics;project-based group study(PBGS);teaching project design
G612
A
1674-5078(2014)04-0045-03
10.3969/j.issn.1674-5078.2014.04.014
2014-03-24
大连民族学院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PBGS教学法在经管类课程中的实践模式研究》一般项目成果
杨玉文(1977-),男,吉林镇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和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