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的缺失及其重构

2014-04-17李颖辉

教育观察 2014年6期
关键词:主体教育教师

李颖辉

(长春市一零八学校小学部,吉林长春,13000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而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发挥人的主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创造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当今对主体教育的关注既是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精神的呼唤,更是教育主体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

在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积极、大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一些卓著的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江苏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实验”,裴娣娜教授领衔的河南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主体教育实验”,北京海淀区28所学校的“和谐教育实验”等。在取得这些可喜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如何看待主体教育已取得的成效,正视主体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采取有效策略解决问题是当今我们急需面对的。

一、基础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的缺失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阶段,也是养成学生完善人格和崇高价值信仰的重要场域。但是,在传统教育思维和僵化的教育培养体系影响下,加之受到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差异性和教育制度的制约,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教育本质的问题,这些问题最为核心的表现即是人的主体性缺失。

(一)教师主体性的缺失

1.教师的创造性被抹杀

现实社会中,由于价值冲突与教师角色定位上的原因,加上现行教育体制中传统思想和文化的约束以及强大的应试教育力量都冲击着教师的教育主体地位,使教师的职能弱化或变质,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教法、教育结果都统一于大纲,评价检查教学过程的考试也强化统一(不分地域差异,要统一出题,统一阅卷,统一标准答案),教师俨然成了大纲、教材、教参的工具。教学中,大多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造和自己的“声音”。有些地方,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反而会被认为独断专行、标新立异。教师发挥自己个性化教育和创造性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小。

据调查,在真正实施教学情境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放弃自己对教育的真知灼见,被动地按大纲教学、按教材上课,没有对教参融会贯通,内化为自己深层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过程异化为只是传递、传播思想知识的过程,而对于这些知识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与深远意义,大多数教师则没有去深层挖掘。因此,教学活动变成了一种缺乏感情与深层价值的形式化过程。教师在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考核的过程中失去了主体意识,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

2.教师单纯受制于学校管理

教师作为学校内的具体教育工作者,却很少参与学校的运行和管理工作。“受工具性和现代科层权力制度的影响,教师仅仅依靠上一级教育主体赋权对受教育者进行改造,而不是依靠其自身的知识与人品的影响力来与学生进行真正的交流。”教师没有参与管理的主体意识,“在陷入对上一级或更高一级的教育主体的崇拜和恐惧中,丧失了自己真正的主体性”。这样一来,教师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都缺少了主体参与,教师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受到压抑,从而丧失了教师的主体性。由于教师缺乏自己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因此难以充分发挥其理应承担的责任。

主体教育也是对教育者主体性的弘扬。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施教的主体,必须强化其对自身社会角色和自身主体的认识。否则,教师缺乏主体意识必然会严重影响主体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二)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1.学生被动参与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但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却被教育现实中强大的教育工具意识严重异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成为教育的主体,而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参与者。在课堂上,学生虽有活跃的发言,却很少有自己的声音。学生的观念被统一的大纲、教材、教参、教师以及多年来约定俗成的所谓“标准答案”所禁锢,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

学生缺乏主体意识,被动参与教学过程,很少主动去承担自己的学习任务,跟着教师走,不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师也往往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在生成性课堂中的细微变化。大多数教师关注的是教学中的自我表现,关心教学内容的顺利进展以及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样就偏离了主体教育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2.缺乏主体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学生没有参与权。在教学中,学生对于要学什么、学到哪种程度、为什么要学、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全然不知,难以参与制定自己行为目标的过程。他们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老师要求的,自己没有选择、决定的权利。这样,学生就放弃了自己在活动中的责任意识,难以主动积极去调节自己的行为。

另外,在以成绩为导向的大背景下,学生大多片面追求分数,只关注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三维目标中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提升,不以增强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为目标,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内部学习动机。据有关调查,大多数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源于知识本身,而是以外部奖励来维持自己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离开了它应有的意义,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发生了偏离。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背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背离了终身学习和主体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基础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的重构

主体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体教育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重构人的“主体性”已经迫在眉睫。

(一)建立双主体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涉及“教育—教师”“教育—学生”和“教师—学生”等三个矛盾关系。从相当程度上说,教育的过程应当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积极化解矛盾的“双边活动”,教师与学生都构成了该活动的主体,都在主体能动的范围内对整个活动进程产生影响。主体教育就是倡导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为了更好地把主体教育理念应用于实践中,首先要建立双主体的教育理念。

1.培养教师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和组织权,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管理者。教师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特的创造性。因此,必须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关注教师的主体性,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教师自身要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在头脑中形成主体教育思想,形成主体意识。首先应该体现在备课、讲课中,教师应该全身心投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选择最恰当的教法。在随机应变的教学中,教师应有问题意识,要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用自己个性化的教育观点教学,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教学,遵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或者情感的波澜,以自己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环节,三步、五环、七程序已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的主体性是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凸显,教学任务是否真正完成。

教师要有主体意识,关注自身成长,形成自己的主体能力。在这个开放、多元、专业化的社会中,教师应突破传统教育体制中束缚人发展的一些限制,积极进取,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四个方面。教师可通过入职辅导,在职培训(包括业余学校、校本培训以及相互研讨等)、自我教育等途径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实现自我,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主体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主体性的弘扬,“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建立新的学生观。

第一,构建多元智能观,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人的智能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至少九种智力,而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从这种智能观来看,“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做出有价值的贡献”。这一全新的智能理论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的智能观要求我们重建新的学生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在某一方面获得发展的可能。只要教育得当,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因此,教师应当做的就是实施“开放式” 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上都得到提高;了解学生的差异所在,给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在个性差异中揭示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展,彰显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主体参与能力。主体教育基本理念中,最核心的就是主体参与,它贯穿于主体教育的方方面面。学生主体参与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是一种个体主动的内化过程,应当以学生主体的意识、态度、志向等心理因素为基础。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可以主动、活泼、自由地发展,这样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主体参与。其次,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创新的学习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以自我成就为导向,自己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明确目标,激发兴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了主体意识。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善于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共同参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3.建立主体平等、师生活动的新型关系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一种开放、平等和自由的新型关系。”“教师—学生”主体间性的确立,打破了长期以来师生之间主客体对立、统治、失位的关系。师生之间变成了一种平等交流、相互合作的关系。主体教育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即在主体和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能存在。”

理想的教学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育的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在对话中,形成主体间性从而完成各自主体意义的建构。主体间性的构建有利于使教学活动中双主体的教育理念走向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随时提醒自己,课堂上是否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是否给了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完全放松,敞开心扉,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转变管理方式,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使命

校长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应与时俱进,确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校长的办学理念就尤其重要,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1.落实“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校长负责制不是“校长一长制”,也不是“校长独裁制”,而是“上级宏观管理,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职代会民主管理”四位一体的管理制度。校长应该强调自上而下管理与自下而上管理相结合,规范、制度管理和自主、创造特色相结合。最有效的管理不是居高临下,不是命令,不是死板地遵守规则,而是充分地尊重、理解和信任。关注人的发展,为促进人的发展创设氛围,激发教育主体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心情愉快地参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2.形成师生协同发展的文化氛围

主体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弘扬人的主体性。管理者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关心教师的成长,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可以请一些专家,开展研讨性讲座,拓展教师视野;鼓励教师创新,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教育教学;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各种形式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来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发展学生来发展教师。因为,“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与学习过程。人与任何其他动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能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也是一个未完成的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教学相长、协同发展,提高师生成长空间。

3. 注重协调,增强教师之间的教育合力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教师之间在教学中要密切合作,交流情感,分享所得,将教育力量发挥到极致。教师之间充分发挥合力,使教育影响一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之间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师之间共同努力的行为,如何将教育合力发挥到极致,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三)从学生主体需求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从教育目的论来讲,“课程内容无论怎样选择,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选择内容时,保障内容符合社会和人的共同需要的前提下,从学生主体需求出发,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使学生乐于学习。另外,学校的课程设置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又要服务于学生的现实生存需要。我们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可开设各种类型的课程,例如:校本课程、选修课、综合课程等。课程的设置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有主动探索、体验的空间,使他们会适应生活,学会生存,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1] 卢正芝.学会参与:主体性教育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65.

[2]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

[3] 黄燕.中国教师缺什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75.

[4]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9.

[5] Linda Campbell,等.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

[6] 贺来.宽容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8:249.

[7] 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53.

[8]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5.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96.

[10] 杨兆山.教育学——培养人的科学与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9.

猜你喜欢

主体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