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组合的具身观:具身概念组合理论述评
2014-04-17张师辉
张 师 辉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7)
概念组合的具身观:具身概念组合理论述评
张 师 辉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7)
具身概念组合(ECCo)理论是从语言理解的具身框架上建立起来的新理论模型,它强调知觉、运动、情感等具身体验在概念组合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组合概念的表征与理解是通过语义分布信息系统与具身模拟信息系统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个体采用解构或非解构的加工策略将子概念的功能承受性进行匹配,从而获取组合概念的意义。这些理论观点能较好解释概念组合中一些特殊语言现象,如涌现特征、语境作用等,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实证检验。
概念组合;组合概念;具身认知;具身概念组合理论
一、引言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个体进行思维认知加工的基本单位。概念组合(conceptual combination)是将两个(或以上)已知概念组合成一个新概念的认知加工过程,是新概念形成的途径之一,其中所形成的新概念被称为组合概念(combined concept)。[1][2]例如,“胶囊”和“公寓”组合成新概念“胶囊公寓”。在语言的认知研究中,以形容词-名词形式与名词-名词形式的组合概念较为常见。[3](PP.443-475)其中,前者的形容词通常只修饰名词的相应维度;而后者的名词与名词间修饰关系较为复杂,涉及更深层的概念加工机制,为此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4]概念组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结构,对其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有助于弄清概念知识的表征与理解机制,因此该方面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5]研究者通过不同的研究范式,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或模型。其中,Lynott和Connell从心智的具身性角度,提出了概念组合的具身理论(Embodied Conceptual Combination,ECCo),对概念组合的加工过程进行了新的诠释。
二、具身概念组合理论的提出背景
在认知科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对认知或心智的观念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革,形成了两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是以计算机隐喻为核心假设,认为心智是根据某种程序(或算法)对无意义符号进行的操作(或计算),类似于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是独立于身体硬件的,身体硬件仅是运行相应程序的载体。而第二代认知科学则抛弃了计算机的隐喻,认为心智离不开身体,所有的认知活动都源于作为认知主体的身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认知是具身的(embodied)。[6]认知科学理论构架上的这种心智观念的重大转变,无可避免地波及了语言认知领域中概念知识的研究。
起初,在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框架下,传统的语言认知理论认为概念的表征是通过非模态的抽象符号(amodal abstract symbols)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人们是通过独立于身体知觉经验之外的抽象符号来进行语言理解。[7]基于这样的假设,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组合概念的表征与理解机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或模型,如Gagné和Shoben提出了关系竞争理论(Competition Among Relations in Nominals Theory,CARIN),认为人们是基于主题关系(thematic relation)来理解组合概念的。[8]Wisniewski等人则提出了基于关系解释与属性解释的双重加工理论(Dual Process Theory),认为除了关系解释外,属性映射也是理解组合概念的策略之一。[9]Estes和Glucksberg扩展了双重加工观点,强调不同的策略选择产生于组合概念中修饰词的特征与主名词的相关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属性维度交互模型(Interactive Property Attribution Model, IPA)。[5]与上面理论的视角不同,Costello和Keane则从语用学角度提出概念组合的限制理论(constraint theory),认为人们使用诊断性(diagnosticity)、信息性(informativeness)、合理性(plausibility)这三种限制规则来获得组合概念的精确意义。[10]此外,Prinz用检索-合成-分析模型(Retrieval-Composition-Analysis model, RCA)来解释概念组合加工的三个阶段。[11]这些理论或模型从各自的实验证据上对概念组合的认知加工机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促进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
然而,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学者们在语言认知研究领域发现了众多语言理解的具身现象,如概念系统与知觉系统的等价效应、概念加工可引发身体知觉-运动变化等。对于这些具身现象,传统的语言认知理论未能做出满意的解释,从而使得非模态抽象符号的表征观点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进而导致了概念组合的研究陷入困境,即以非模态抽象符号为前提假设的概念组合理论未能较好地整合现有的实验现象,特别是概念组合中的具身加工现象。[12][13]面对如此困境与背景,Lynott和Connell转而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对概念组合的加工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概念组合的具身理论模型。
三、具身概念组合理论的主要内容
ECCo理论从语言理解的具身视角上,对组合概念的表征与理解加工做出了不同于传统理论的解释,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ECCo理论吸收了具身认知的观点,将具身的模拟(simulation)信息纳入概念的表征中,认为概念系统存在多元表征,即具身的模拟信息与语言分布信息,两者各司其职,相互影响。第二,ECCo理论整合了先前理论中有关组合概念理解加工策略的分类,提出了解构(destructive)与非解构(nondestructive)的这两种解释类别,认为个体通过这两种策略来获得组合概念的意义。
1.概念知识的多元表征:语言分布信息与具身模拟信息
ECCo理论认为,要解释概念组合的加工机制,首先要弄清概念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形式。[13]对于概念知识的表征方式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类认知观点,即以计算机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观点和以具身认知为核心假设的第二代认知观点。传统的认知观点将知识的表征视为独立于主体的感知-运动系统的抽象符号,而具身观点则认为知识的表征是以主体的感知-运动系统为基础,身体经验构成了概念表征的内容,身体经验的模拟与还原是概念加工的基本形式。[14][15]受语言认知具身观的影响,ECCo理论将Barsalou等人提出的语言与情境模拟理论(Language and Situated Simulation theory)以及Louwerse等人的符号交互理论(Symbol Interdependency theory)中有关概念多元表征的观点引入组合概念中,认为概念系统的多元表征内容包括存在于人脑语言系统的统计分布信息(statistical distributional information)和存在于人脑多通道(multimodal)系统中具身的模拟信息(simulation information),这两类信息相互影响,构成概念知识的表征形式。[13][16][17]
所谓语言统计分布信息(语言分布信息)是指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人们通常以语言词汇的形式来表示概念,而概念与概念间的意义关联使得与它们相对应的词汇在语言表达中同时出现的机率也较高,长期过程中,这些词汇的关联频率信息就会被个体的语言记忆系统所记录,形成词汇关联的统计分布信息。因此,当某一概念词汇被识别时,语言记忆系统中的统计分布信息也会被激活,提取了该词汇的关联词汇,而这些关联词汇就参与了该概念的意义表征。[16][18]例如,与“狗”有意义关联的词汇有“动物”“摇尾”“忠诚”等,因此在人们的长期语言交流中,这些词汇经常与“狗”这个词汇共同出现,从而形成相应的统计分布信息。之后,当个体再次识别到“狗”这个词汇时,通过语言分布信息系统的激活,就会自动提取与之关联的其他词汇,如“动物”“摇尾”“忠诚”等,而这些词汇就参与了对“狗”的描述,也即参与了“狗”的意义表征。而所谓具身的模拟信息则指表征概念的内容并不是一种非模态的抽象符号(即与主体的身体经验相独立的抽象符号),而是一种多通道的神经表征,是主体经验客体时的知觉、运动、情感状态及内省体验等具身内容。因此当某一概念词汇被加工时,人脑就会激活与此概念相关的多通道模拟信息,如与该概念有关的知觉体验、运动体验、情感体验等具身内容,正是这些模拟信息而不是独立于身体的抽象符合参与了概念的意义表征。[16][18][19]例如,当同样识别到“狗”这一词汇概念时,与“狗”有关的多通道模拟信息,即具身体验就会被激活,犹如模拟现实中知觉到“狗”的实体,从而产生视觉通道上狗的体型与颜色、听觉上狗的叫声、嗅觉上狗的味道以及情感上狗的忠诚等具身体验,这些多通道的表征信息构成了“狗”的意义表征。
2.概念组合中的语言分布信息加工与具身的模拟信息加工
ECCo理论认为,由于概念知识的多元表征涉及语言分布信息加工过程与具身的模拟信息加工过程,因此作为概念知识的一种结构形式,组合概念的加工也离不开两者的参与。在概念组合加工中,语言分布信息加工与具身的模拟信息加工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前者是概念加工的一种快速、浅层及非情境化的方式,后者则是一种后续、深层及情境化的加工方式。当进行概念组合时,两种加工方式都会自动激活,但语言分布信息加工会最先达到激活峰值,完成概念的浅层信息关联,而具身的模拟信息牵涉到概念知识的深层表征,因此其加工过程到达激活峰值较迟。此外,不同类型的组合概念或认知加工任务对两种信息加工的需求不同。[13]例如,当要理解熟悉的组合概念(如“狼狗”)时,由于个体的语言系统中存在与“狼狗”有关的语言分布信息,因此语言分布信息加工就可能起主导作用,个体只需通过简单地记忆检索,就可完成“狼”与“狗”的组合,获得该组合概念的意义。然而,当要理解陌生或新异的组合概念(如“孔雀蛇”)时,由于人们的语言系统中与“孔雀蛇”有关的语言分布信息寥寥无几,因此无法通过简单地记忆检索来获得该组合概念的意义,此时对子概念“孔雀”与“蛇”的深层信息进行组合加工是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具身的模拟信息加工则起主导作用。
鉴于大多数组合概念(特别是陌生或新异的组合概念)的意义获取通常涉及复杂的、精细的、深层的信息加工,为此,ECCo理论认为具身的情境模拟信息加工是理解组合概念的基本形式,即子概念的组合加工是以具身的情境模拟信息加工为主导的,语言分布信息加工则使模拟信息加工更有效率。[13]
3.概念组合的意义建构过程
(1)组合概念意义建构的关键:功能承受性在模拟信息系统中的匹配。对于陌生或新异的组合概念,个体是如何通过子概念间的组合加工来进行意义的建构或理解的?首先,ECCo理论认为,可以用子概念间的功能承受性(affordances)相互匹配(mesh)来描述概念组合的加工机制。[13]所谓功能承受性描述的是一种“可能性”,最早由心理学家Gibson提出,Gibson认为个体在知觉周围环境时,客体的属性为个体提供某种互动的可能,这种“提供了互动的可能”即是该客体的功能承受性,个体对该客体的有关意义就在这种互动中获得。[20][21]例如,某物体的视觉属性为个体提供的“看见颜色”的可能,其中“可被看见颜色”即是该物体的一个功能承受性,而个体对该物体颜色的意义就在这种互动中获得。在Gibson的基础上,Glenberg等人认为人们理解概念与知觉实体一样,都会提取相应的功能承受性,而提取功能承受性的过程即是理解概念意义的过程,也是一种具身的模拟信息加工过程。[22][7]ECCo理论引入了Gibson与Glenberg等人有关功能承受性的观点,并将其扩展为“是描述某个概念的具身模拟信息为其他概念的具身模拟信息提供某种互动的可能”。由于组合概念是由两个(或多个)子概念构成,每个子概念都有它的功能承受性,再加上子概念间的意义通达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它们的功能承受性是相互制约地决定整个组合概念的意义。为此,ECCo理论就概念组合的意义建构提出了它的核心观点,认为只有当子概念所具有的功能承受性能够彼此成功地匹配到一个协调稳定的情景模拟(situated simulation)中时,该组合概念才能获得理解。[13][23]例如,在“孔雀蛇”的意义建构中,个体对子概念“孔雀”的模拟信息可能包括视觉通道上的孔雀羽毛的金色光泽、听觉上的叫声等,而对“蛇”的模拟信息则可能包括视觉上的某种蛇皮颜色、听觉上的吐信子声音等。在这些模拟信息中,个体视觉通道上激活的“孔雀”的金色光泽可以为“蛇”的蛇皮颜色提供填充。因此可以说“孔雀”的羽毛颜色与“蛇”的蛇皮颜色都隐含着各自的功能承受性。当个体将这两个功能承受性匹配到一个犹如知觉到“一种皮肤如孔雀般金色光泽的蛇”的模拟情境中时,该组合概念的意义就得到了建构。由此可见,在概念的组合加工中,子概念间的功能承受性能否成功地完成匹配是个体理解组合概念的关键。
(2)组合概念意义建构的两种加工策略:基于解构与非解构的匹配。在ECCo理论中,Lynott等人提出了子概念间功能承受性匹配的两种加工策略,即解构加工(destructive processing)与非解构加工(nondestructive processing),并认为这两种加工策略同时也是个体对组合概念进行理解的策略。所谓解构加工策略是指在功能承受性匹配中,构成组合概念的一个或多个子概念的整体形式受到拆解,以得到合理的匹配。[13]例如,上文中的“孔雀蛇”的解释,“孔雀”这个子概念的整体形式被拆解,只保留“孔雀”的“羽毛颜色”,进而使得“孔雀”与“蛇”的功能承受性得到合理的匹配。即在“孔雀蛇”的组合概念中,“孔雀”已不再作为一个整体的形式来解释。相反,非解构加工策略则指在功能承受性匹配中,构成组合概念的所有子概念的整体形式保持较为完整。[13]例如,当“孔雀蛇”被匹配解释为“吃孔雀的蛇”时,“孔雀”概念的整体形式保持完整,“蛇”也是,因此这种匹配加工可称为非解构。由此可见,两种加工策略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功能承受性匹配中子概念的整体形式是否保持完整。
就两种策略的选择使用上,Lynott等人认为,个体通常不会在组合概念加工的整个进程中同时使用这两种加工策略,因为这对于认知资源是浪费的,不符合认知加工的经济性原则。实际上,虽然这两种策略在意义建构的初始加工阶段可能会同时激活,但随后由于受到许多因素(如注意、先前经验、情境等)的影响,只有其中一个加工策略会居于主导,操纵整个加工过程。Lynott等人举了这样一个实例,对概念“elephant”,有些人倾向于解释为“整体形式的动物”,而有些人受先前经验的影响,更多地注意“elephant”是“一种庞大的、笨拙的客体”,因此当他们面对组合概念“elephant complaint”时,会选择不同的加工策略。前者会使用非解构式加工,将该组合概念理解为“大象的抱怨”,其中“大象”是“抱怨”的实施主体;而后者则会使用解构式加工,将组合概念理解为“很大的抱怨”。[13]
4.ECCo理论对概念组合研究中典型现象的阐释
ECCo理论不仅从语言理解的具身框架下提出了概念组合加工的理论模型,还对已有研究中发现的难以用传统理论进行解释的某些概念组合现象给予了相关的阐释。例如,在概念知识的多元表征观点上,ECCo理论对组合概念的属性特异性(property specificity)、涌现特征(emergent properties)等现象做出了理论阐释。所谓属性特异性现象,是指人们对相同的颜色词汇概念有着不同的表征。这个现象最早由Halff等人提出,他们在认知实验研究中使用相似性评定范式(similarity-rating paradigm),发现人们在加工同一个颜色概念“red”时,会因该概念与其他不同概念的组合而产生不一致的表征意义。如被试对“red flag”与“red light”中“red”的相似度评价高于“red light”与“red wine”中“red”的相似度。[23][24]按照传统的非模态抽象符号认知加工观点,“red”是以一个固定的抽象符号存储在人脑中,这就较难解释属性特异性现象。对此,ECCo理论认为相似性评定范式涉及组合概念的精细加工,因此具身的情境模拟信息加工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当个体识别到“red”概念时,与此概念相关的多通道模拟信息就被激活,犹如知觉到现实客体中不同色调的颜色,从而辨别了“red”在不同组合中的色调。[13]对于组合概念的涌现特征现象,非模态的抽象符号认知观在解释上也遇到了困难。[25]所谓涌现特征,是指组合概念拥有了某些原来任何一个子概念所不具备的特征,如“北极自行车”拥有了“轮胎上有钉子”的特征,这个特征是子概念“北极”或“自行车”单独时所不具备的。现有的关系竞争理论、双重加工理论等都未能对此现象做出较满意的解释。[26][2]就此,ECCo理论认为,由于子概念的组合加工是具身的情境模拟过程,如“北极”与“自行车”概念间的组合加工要在具身的情境模拟中完成,当个体对“北极”与“自行车”的功能承受性进行匹配时,需要将子概念组合到一个模拟情境中,一旦个体知觉模拟到一种“在北极冰面上行驶的自行车”的情境时,有关“轮胎上有钉子”的涌现特征就产生了。[13]
此外,ECCo理论还从组合概念意义建构的加工策略上,对子概念语义相似性评价不一致的现象做了解释。Estes研究发现,人们对子概念间的相似性评价会受组合概念的解释策略影响。在实验中,Estes首先将组合概念(如“zebra clam”)呈现给所有被试,要求其中的一半被试在对“zebra clam”进行解释后,再评价两个子概念“zebra”与“clam”的相似度;要求另一半被试直接进行两个子概念的相似度评价。结果发现,在组合概念意义建构中,采用类似于解构加工策略的被试比采用非解构策略的被试对“zebra”与“clam”的相似度评价更低。[27]对此,Lynott等人认为在解构加工策略中,由于子概念的整体形式被拆解,这个子概念在概念组合的具身情境模拟中保留的特征相对变少,从而导致相似度评价变低。[13]
四、对具身概念组合理论的评述及展望
1.ECCo理论与其他概念组合理论的对比
先前的概念组合理论或模型,如关系竞争理论(CARIN)、双重加工理论、属性维度交互模型(IPA)、限制理论等,大多是建立在以计算机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加工的框架上对概念组合加工机制进行阐述说明的。与这些理论模型不同,ECCo理论吸收了具身认知的观点,从语言理解的具身视角中对概念组合加工机制展开陈述,其中主要集中于概念的表征和组合概念理解的加工策略两个方面。
第一,在概念表征观点上的区别。经典的关系竞争理论以及限制理论未对概念的表征形式做出明确说明,以至于忽略了概念自身的表征结构对概念组合加工的影响。而双重加工理论与属性维度交互模型则以非模态抽象符号作为概念表征的前提假设,导致难以解释语言理解的具身现象,即难以就知觉-运动系统等身体体验在概念组合加工中的作用做出解释。另外,检索-合成-分析模型虽然承认知觉-运动系统在概念表征中的作用,但未对此进一步地加以阐述。相比而言,ECCo理论摒弃了第一代认知科学中非模态抽象符号加工的假设,认为语言分布信息系统只是概念知识的浅层表征的形式,具身的模拟信息则表征了深层的概念知识,也就是说概念的表征本质上是具身的,即概念知识的表征离不开身体的经验。ECCo理论中概念表征的具身观点关注到知觉-运动系统等身体体验在组合概念表征中的作用,能够解释先前理论较难解释的概念组合的具身现象,如通道切换代价(modality switching costs)等。[28]因此,ECCo理论在组合概念表征上的观点契合了当代具身认知研究的思潮,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第二,在组合概念理解(意义建构)的加工策略划分上的差异。先前的理论主要根据子概念间的主题关系或属性映射来划分组合概念的理解策略,如关系竞争理论强调主题关系是理解组合概念的核心,而双重加工理论、属性维度交互模型还强调子概念间的属性映射也是理解组合概念的关键,且两者平行竞争。此外,双重加工理论还认为混合(hybrid)策略也是一种补充的理解途径。但由于不同的理论模型对关系理解与属性理解的界定不同,导致这三种理解策略存在一定的交叉,影响了有关策略在实验研究中的编码,从而使得相似的实验与分析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例如,混合策略在关系竞争理论中被单独编码,而在双重加工理论则被编码为属性策略;另外,在用“像”进行组合概念的解释中(如“金鱼蛋糕”理解成“像金鱼的蛋糕”),关系竞争理论将“像”看作一种主题关系,因而将其归为关系策略,而双重加工理论则认为这是属性策略。[29]对此,ECCo理论根据功能承受性匹配中子概念的整体形式是否保持完整的原则,将组合概念的理解策略分为解构策略与非解构策略两类。这样划分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对不同策略下的概念组合的加工时间做比较,还可以在整合关系策略、属性策略与混合策略的同时,减少了实验分析时策略编码的不一致性。[23]
2.对ECCo理论的展望
目前,组合概念的加工机制是语言认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者正围绕着组合概念的表征、解释策略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ECCo理论受到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的影响,将语言理解的具身观引入概念组合的加工机制中,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为我们理解组合概念的加工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然而,这一新的理论模型仍需要面对如下挑战:第一,ECCo理论中所引述的组合概念的实例大多是具体的名词-名词形式,而对于抽象概念的组合加工,是否也都要通过具身的模拟情境进行匹配来完成以及它们是如何引发具身的情境模拟的?第二,子概念间的功能承受性是如何相互限制以及它们的提取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第三,先前经验、情境等如何影响解构与非解构理解策略的选择以及个体间的差异如何?第四,ECCo理论是基于对现有的实验证据进行整合而建立起来的理论模型,其仍有待更多的实证研究予以修订与发展。
[1]Murphy G L. Noun phrase interpretation and conceptual combination[J].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 1990(3).
[2]刘烨,傅小兰.概念组合的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5(1).
[3]Murphy G L. Conceptual combination. The Big Book of Concepts. Cambridge[M]. MA: MIT Press, 2002.
[4]陈俊,张得龙.名-名组合概念关系竞争理论与研究的嬗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Estes Z, Glucksberg S. Interactive property attribution in concept combination[J].Memory&Cognition, 2000(1).
[6]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9(12).
[7]曲方炳,殷融,钟元,等.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2(6).
[8]Gagné C L, Shoben E J. Influence of thematic relations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modifier-noun combinations[J].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Cognition, 1997(1).
[9] Wisniewski E J. When concepts combine[J].PsychonomicBulletin&Review, 1997(2).
[10] Costello F J, Keane M T. Efficient creativity: Constraint-guided conceptual combination[J].CognitiveScience, 2000(2).
[11]Prinz J J. The return of concept empiricism[J].Handbookofcategorizationincognitivescience, 2005(3).
[12]苏得权,叶浩生.大脑理解语言还是身体理解语言——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语义理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13]Lynott D, Connell L. Embodied conceptual combination[J].FrontiersinPsychology, 2010(1).
[14]殷融,叶浩生.多元表征假设:概念表征机制的新观点[J].心理科学,2014(2).
[15] Horchak O V, Giger J C, Cabral M, et al. From demonstration to theory in embodie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 review[J].CognitiveSystemsResearch, 2014(9).
[16]Barsalou L W, Santos A, Simmons W K, et al. Language and simulation in conceptual processing[J].Symbols,embodiment,andmeaning, 2008(13).
[17]Louwerse M M, Jeuniaux P. The linguistic and embodied nature of conceptual processing[J].Cognition, 2010(1).
[18] 殷融,叶浩生.语言与情境仿真理论:概念与展望[J].心理学探新,2013(4).
[19]殷融,曲方炳,叶浩生.具身概念表征的研究及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9).
[20]Jones K S. What is an affordance?[J].Ecologicalpsychology, 2003(2).
[21]鲁忠义,陈笕桥,邵一杰.语篇理解中动允性信息的提取[J].心理学报,2009(9).
[22] Glenberg A M, Robertson D A. Symbol grounding and meaning: A comparison of high-dimensional and embodied theories of meaning[J].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 2000(3).
[23]Connell L, Lynott D. Interpre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Testing the embodied conceptual combination (ECCo) theory[A].ProceedingsoftheThirdEuropeanConferenceonCognitiveScience[C]. Sofia, Bulgaria: New Bulgarian University Press, 2011.
[24]Halff H M, Ortony A, Anderson R C. A context-sensitive representation of word meanings[J].Memory&Cognition, 1976(4).
[25]Hampton J A. Emergent attributes in combined concepts[J].Creativethought:Aninvestigationofconceptualstructuresandprocesses, 1997( ).
[26]Wilkenfeld M J, Ward T B. Similarity and emergence in conceptual combination[J].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 2001(1).
[27]Estes Z. A tale of two similarities: Comparison and integration in conceptual combination[J].CognitiveScience, 2003(6).
[28]Connell L, Lynott D. Modality switching costs emerge in concept creation as well as retrieval[J].CognitiveScience, 2011(4).
[29]Gagné C L. Relation-based combinations versus property-based combinations: A test of the CARIN theory and the dual-process theory of conceptual combination[J].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 2000(3).
(责任编辑 师 语)
2014-11-18
张师辉, 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B842
A
1671-1696(2014)12-0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