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当代大学理念的偏失与重构

2014-04-17

教育与考试 2014年2期
关键词:办学学术理念

陈 斌

大学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和组织机构,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推广并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急遽变化,大学理念逐步疏离大学的本质,面临着偏失的危险。理念对于大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育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引领着大学的变革与发展。”〔1〕“真正的教会是看不见的教会。真正的哈佛也是看不见的哈佛,她在她更富于真理追求的灵魂中,在她无数独立而又常常是非常孤独的儿女们身上。”〔2〕大学所面临的危机不仅在于制度设计,总是与大学理念的偏失不无关系。〔3〕而大学理念的偏失正是大学招致社会攻讦和不满的关键所在。

一、何谓大学理念

在不同时期,甚至是同一时期的不同个体,对大学理念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解读。有学者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这一本体所持有的基本看法和对大学本身的理性认识,它是大学教育各种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对大学的定性、定位、定能认识,……共同构成人们对大学的总体看法,即大学理念。”〔4〕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大学理念就是指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学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5〕可以说,理念是大学本质的一种浓缩,大学理念不是个人主观意愿的随意表达,也不是关于大学历史文本解读的精美修饰。大学的理念蕴含着大学的本质,与大学的制度相比较而言,大学的理念是大学的精神存在,是大学赖于存在的依归,是大学本身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大学理念即是大学。〔6〕

新世纪以来,在大学职能逐步丰富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财政危机、质量危机和道德危机成为世界大学普遍认同的危机。然而,比较而言,大学理念的偏失却是关乎大学兴衰存亡的根本,大学理念是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终极依据。大学理念的存在应该是无条件的,不应旨在迎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播与创造,而是为了实现人类对永恒真理追求的笃定信仰。“大学不可能建基于纯粹的理念基础之上,而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组织建构,要有现实的考量。”〔7〕诚如德里达所言,“这种无条件大学事实上不存在的。”〔8〕

尽管如此,大学理念依旧赋予大学自由的想象空间、理想的精神气质和批评的思维视角,正是这种理念天然地融入大学之中,大学才能萌生丰富的想象力,大学的批判勇气才有了合法的保障。作为理念的大学可以无条件的存在并勇于抵抗外界的干扰,但其存在的形式毕竟脆弱,因为“批判的武器”终究不敌“武器的批判”,大学理念的理想与现实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虽然被称为大学的组织机构层出不穷,而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却屈指可数。〔9〕

二、大学理念的偏失

大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大学理念缺失的表征;大学改革的举步维艰,实际上是大学理念的自我偏失;大学的内外部冲突不断,实际上是大学理念本身的混乱。〔10〕正如弗莱克斯纳所言,“大学是由相同的理念或理想,而非行政力量,所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11〕伴随着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大学也与“象牙塔”渐行渐远,大学受外部关系规律制约日益加强,大学理念偏失的危机日益凸显。

(一)大学行政化趋势明显

“行政化”是中国特色的概念,也是约定俗成的说法,而正确的表述应为“官本位”或“官僚化”。“‘行政化’在字面上一般是指一个组织中行政权力以及行政管理部门不适应的膨胀,乃至于影响到了组织的正常运转,大致相当于‘科层化’或‘过度科层化’。”〔12〕目前,在我国大学普遍存在的行政化现象并非科层化问题,其实质是“官僚化”或“官本位”问题。现实中,学术权力很少受到大学领导人和管理者的重视,即使存在也是形同虚设。根据学者眭依凡所进行的“关于大学校长研究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题是“大学是否有必要成立教授会以便形成和发挥学术权力在治校中的作用”。调查显示,有36.08%的校长认为应当成立,而37.11%的校长认为没必要成立;教授和中层干部 (绝大多数为双肩挑者)中则有45.2%认为应当成立,25.2%认为没必要成立。〔13〕可见,不少大学的领导者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的关系上存在认识偏差,导致行政权力盛行,学术权力弱化。其后果是大学不断衙门化,官本位思想泛滥,教授一心从政而无心向学,“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术权力逐步式微的必然后果是原本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地位日益被忽视、被边缘化。

大学行政化趋势明显,可以从大学的外部关系和大学的内部关系两方面来看。其中,外部关系主要体现在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内部关系主要体现在大学内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从外部关系来看,主要体现在大学作为政府机构的延伸部门或被称为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一是大学作为独立的办学主体和独立的法人机构,依法享有规划、学术、财务和人事等方面的自主权,在现实中,大学所享有的上述权利均未能得以真正落实。同时,政府作为宏观调控部门应承担的监督和引导责任未能充分履行。二是政府通常采取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管理大学,忽略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大学实施管理的重要作用。三是在管理理念上,大学过于依赖政府的政策,忽略了办学规律的研究,导致大学办学特色不明显,办学水平不高。从内部关系来看,“行政化”主要体现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二者关系的失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对立与分离。具体而言,一是大学内部的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大学的行政权力不限于对行政部门的管理,还不断介入学术组织事务,包括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等。作为学术主体的教授在学术组织中的作用不受重视。二是在多数大学的校级学术委员会中,学术成员的比例相较于学校领导人和学院行政负责人的比例要小的多,学术成员的地位也远不及行政负责人。三是学术权力的实行缺乏法律的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有关对定,大学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在于审议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制定教学和科研计划,评定教学科研成果。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仅限于咨询和审议,对学术事务的决策权和影响力极其有限。〔14〕

(二)大学趋同化现象严重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有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又有行业特色型大学,只是不同国家在综合性大学与特色型大学之间发展重心不同而已。有的国家侧重于综合性和多科性大学的发展,如美国;有的国家侧重于特色型大学的发展,综合性大学较少,如前苏联;有的国家综合性与多科性大学发展较为均衡,如法国。至于中国,在解放前,综合性大学与特色型大学并行发展,通常大学是综合性的,专科学校是特色型的;解放后,受苏联影响,大量发展特色型学院,此时综合性大学仅13所;文革后,仿效美国,大力倡导综合性大学,不同类型的学校纷纷合并组建新的多科性大学,大学的趋同化发展问题由此而来。我国大学正是在这种合并风的影响下,贪大求全的思想泛滥,不少院校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的大齐全,学历教育的完备,招生数量的扩招,学校面积的拓展等等。不少大学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不惜代价提升层次,盲目地增设学科、专业,申请硕、博士点,无限制地扩大招生规模和校园面积,几万人的“航母大学”、“宇宙大学”相继出现,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大学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演进规律,大学的成长需要有历史的积淀和长期的实践,而非朝夕之功,一蹴而就。〔15〕

美国学者克拉克·科尔指出,“大学趋同化发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大学在国际范围内存在趋同的可能,而模仿是走向趋同的主要原因;二是在一个国家内各种大学依照一个模式发展,造成大学行为和外形上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相似。”〔16〕

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高校趋同化现象,从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来看,高等教育的趋同发展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目前来看,我国高校趋同发展表现在:办学目标定位趋同,办学层次类型趋同,学科专业设置趋同和办学模式趋同等。在目标定位方面,我国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由于对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实际水平认识不足,对办学规律的掌握有限,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往往热衷与升格。在办学层次方面,不少地方院校在传统的发展模式基础上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比例,增加本科专业的比例,专科升为本科,教学型大学要发展成研究型大学,申请了硕士点之后又要继续申请博士点,等等。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盲目地迎合市场的需求,导致高校部分专业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矛盾。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的统计显示,在其调查的887所高校中,开设英语专业的学校多达736所,占调查院校总数的83%;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学校526所,占59%;开设法学专业的学校407所,占46%〔17〕。另外,我国部分涉农专业院校近年来去农化和非农化的趋势较为凸显。〔18〕在办学模式上,各高校在盲目地趋同、求大求全的过程中丧失了原本的办学特色,而办学特色明显与否直接决定了高校办学水平和发展的竞争力。

自1994年以来,我国相继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以此促进大学的发展。该项目将大学的等级制度和经费分配紧密结合,政府的投资力度对大学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而这种导向促使大学为争取办学经费而盲目求大求全,一时间升格热风起云涌,导致绝大数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而近几年倡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更是加剧了此种升格的态势。“在目前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限制下,大学似乎只能相互模仿,寻求共同的标准和最佳性价比的策略。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适者生存的‘达尔文效应’,只有那些最善于利用当前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大学才能发展,同时,有些大学则将消亡,就像那些曾经独霸天下、最后留在化石上的各类物种。 ”〔19〕

(三)大学商业化愈演愈烈

大学向市场拥抱的过程,其实就是大学在逐步公司化的过程,诚如比尔·雷丁斯在写作《废墟中的大学》一书时发现,当代大学以公司为发展模型的同时,昔日的象牙塔和常青藤成为历史。他指出:“大学正在变成一个全然不同的机构,它不再是民族文化理念的生产者、保护者和传播者,因而无法将自己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今日大学的文化是趋于公司化的,这是导致“废墟中的大学”的症候。对此,雷丁斯言辞激烈地批判道:大学不再仅仅像是一家公司,它已经俨然成为一家公司,无论是作为“科层组织的、相对自治的、消费者导向的公司”,还是作为“潜在的跨国官僚资本主义公司”,大学都已经从一个文化机构蜕变成一个公司机构。〔20〕

三、大学理念的重构

(一)追本溯源,重申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

大学需要自治、学术需要自由与大学追求真理休戚相关,也是学者以追求学术为鹄的的题中之义。“实行大学自治的主要理由并不是为了维护传统和保持社会组织的多元化,而是因为大学教师所传授和发现的各种知识的正确性只有通过在长期的研究中掌握了它们的人才能得到检验。”〔21〕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创立伊始就兼具行政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双重身份,行政人员管理学堂的一切事务,此时大学只有行政权力。民国成立后,蔡元培接任教育总长一职,颁布《大学令》,声明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实行教授治校制度,从而确定了学术权力在大学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之上,蔡元培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对北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学术权力始见端倪,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开始分野。然而,由于民国政府对大学实行严格管控,加之学术自由根基不牢,大学的行政权力始终处于优势地位。《高教六十条》中学术权力不复存在,直到修订后的《高教六十条》才首次提出在大学中设立学术委员会。《高等教育法》中关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规定为重申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操作空间。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的出台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尊重学术自由”。“为了确立和维护大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大学不得不与教会和政府保持一种微妙的关系。在不同的国家,处理这种关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然而总的来看,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都已得到了确立。”〔22〕

(二)转变观念,注重自主发展

大学理念的重构,必须对传统思维进行适当的扬弃,要从过分强调整体发展、重视整体忽略局部、重视共性忽视个体和盲目追求大齐全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学理念。唯有如此,大学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综合性大学和特色型大学各有优劣,不存在绝对的好坏。综合性大学的有效发展有助于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培养复合型人才,但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过程中要规避“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路径依赖现象,综合性大学应该是在以分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基础上的创新,同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之间寻求有效的平衡。而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有助于集中学校的各种力量,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对于特色型大学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避免在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办学力量分散、优质资源稀释、行业特色退化的弊病。概而言之,“同不妨异,异不害同,”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特色型大学,都是大学发展过程中可取之道。〔23〕

同时,应树立多元的人才质量观,不能再用精英教育时代的标准衡量和评估大众化时期的人才培养质量。《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教育作为与社会发展相伴相随的子系统,自有其独立的发展路径和生存状态,能够适时地调整自我以适应多元化时代的要求和不同观念的冲突,在把握统一性的同时接纳差异性的存在,唯此才能维持大学的独立和特色。

(三)厘清认识,回归大学之道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而非经济的分支,就注定大学的主体应该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大学的发展经费应由政府支持,不能完全交由市场;大学应该是公益性的社会组织,不应该追求利益最大化。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实质是西方大学逐步争夺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无形利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针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的泛滥,提出声明:“应当澄清这一方面的模糊与混淆。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因为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教育实际上具有自身存在的功能,它是社会的一个基本领域,也是社会存在的条件之一。没有教育就没有社会。”〔24〕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也尖锐地批评了大学的商业化,“大学的商业实践往往带来一种交易。使得大学不得不与其基本的学术价值妥协,这样有违大学的精神实质。”〔25〕

认真审视大学商业化倾向给大学带来的危害,发现大学越来越像公司,而离大学的本真越来越远,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丧失“坚持真理”的原则,成为“失掉灵魂的卓越”。大学追求理性和文化的基础正面临式微,其根本也就是“大学是什么”面临严峻的拷问。如果大学对自我存在的理念不再固守,对自我角色定位混淆,那么大学即使赢得再多的声誉,积累再多的财富,也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因为大学丧失了以追寻真理、弘扬理性、培养人才和传承文明为宗旨的基础,“大学已不再是大学”。

大学究竟是一个什么组织?不是什么组织?大学的责任和义务何在?大学赖于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什么?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尤其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界限何在?企业管理的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到大学中去?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浪潮的席卷下,大学是随波逐流还是始终如一?如何认清和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如今的大学是否已经身处废墟之中?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攸关大学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身处大学的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大学是时代的缩影,时代赋予大学烙印。大学要完全超脱于时代的限制只能是空中楼阁,是乌托邦。乌托邦的色彩对于大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完全脱离现实和时代的乌托邦则容易丧失生命力。一个时代的潮流和风尚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的精神面貌和气质,一所大学的特质也会反映时代的内涵。〔26〕“大学应该反映时代精神而不是屈从于它。 ”〔27〕

大学的发展缺乏理念指导是一种盲目的发展;大学的理念缺乏务实的实践则是空虚的想象。〔28〕正如潘懋元教授所言:“大学理念虽然是一个上位性、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哲学概念,但它不仅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而且涉及到时代、社会、个体诸方面的因素。从‘理念’切入,不但可以更好地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规律,而且能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规律如何制约和支持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与追求。”〔29〕同时,“大学理念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认识的加深,新的大学理念不断出现。……作为理论探析的大学理念是一般的,而作为指导实践的办学理念则是特殊的。……因此,办学者还应在一般性的大学理念基础上,树立自己的办学理念,也就是对这所大学的理性认识与理想追求,并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认识与共同追求”。〔30〕

〔1〕别敦荣,张征.教育理念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10(7):8.

〔2〕哈佛燕京学社.人文学与大学理念〔M〕.牛可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2.

〔3〕〔6〕〔7〕〔9〕〔10〕〔12〕〔26〕王建华.我们时代的大学转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9,29,29,30,30,29,272-273,30.

〔4〕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2-107.

〔5〕〔28〕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与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55.

〔8〕德里达著,张宁译.教授的未来和无条件大学——在复旦大学的演讲〔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2(10):7.

〔11〕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4.

〔13〕眭依凡.大学理念的哲学基础及大学理念的偏失〔J〕.江苏高教,2000(5):16.

〔14〕钟秉林.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9):4-5.

〔15〕〔23〕潘懋元.潘先生文集(卷六)〔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6-158.

〔16〕张清.大学趋同化发展的隐忧与纾解对策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0(4):64.

〔17〕王宾齐.迷失在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校趋同化原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7):57-58.

〔18〕王宾齐.农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65.

〔19〕安东尼·史密斯,弗兰克·韦伯斯特著.后现代大学来临?〔M〕.侯定凯、赵叶珠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9.

〔20〕蒋凯.大学认同危机的人文反思——评比尔·雷丁斯的《废墟中的大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172.

〔21〕〔22〕爱德华·希尔斯.教师的道与德〔M〕.徐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20.

〔24〕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5.

〔25〕王英杰.大学危机——不容忽视的难题〔J〕.探索与争鸣,2005(3):37.

〔27〕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202.

〔29〕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

〔30〕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序言.

猜你喜欢

办学学术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