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信息差”,生成语文有效课堂
2014-04-17李欣
李 欣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广西桂林,541004)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都会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做一个综合考虑和整体规划,依据学生情况安排教学环节。但是,大致相似的备课过程却往往出现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有的课堂学生兴致盎然,积极踊跃;有的课堂学生恹恹欲睡,毫无兴趣。前者我们习惯上称之为优质课,也就是有效课堂。执教者习惯考虑课堂是否有效的问题,“你的课堂设计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你的教学是否有利于课堂的生成”,这往往是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地势有高低,存在“地势差”。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也往往会因为所掌握信息量的不同而存在“信息差”。学习欲望的产生来源于未知,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的和还未知道的信息,制造“信息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习得能力,这才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一、“信息差”——文本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差异
我们不可能脱离语言文字、脱离文本开展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对执教的文本有足够的认识。教材中选择的作品基本上是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类文本,对这些作品的诵读与品味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味道和特性。笔者认为,文学类文本的知识不仅简单地包含词语句子、语法修辞、篇章结构,还包含作品的内容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等等。这些我们能够从作品中捕捉到的、稍加归纳整合即可收获的知识,都应该属于教学内容的范畴。
文本基本知识的教学是我们解读文本的基础,离开了它,一切解读都是空谈。在教学难度较大的文言文时,这一步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学《陈情表》《报任安书》等文章时,笔者总是要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找出不懂的字词和句子,扫清阅读中的文字障碍,将文言文知识落实到位。用一定的时间解决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的“信息差”,虽然这样的安排略显单调,但却为后面的解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但如果将教学的主要精力都集中于此,语文课堂对学生来讲便不会有吸引力,毕竟老旧、固有的知识无法抗拒眼下这个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教师也应该努力寻找新鲜的“信息差”,比如在教学《〈雷雨〉节选》时,学生感觉对人物之间的情感,尤其是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情感很难把握,笔者注意到了课文选段与原剧本间的差异: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是平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台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选自高中第四册《雷雨》)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是平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你——侍萍?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台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鲁侍萍 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选自《雷雨》剧本原文)
课堂上,笔者把这两段有差异的对话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兴趣被瞬间点燃,笔者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物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真实情感,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打下基础。
二、“信息差”——生生、师生之间的思维差异
文学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诠释,它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都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的个性化解读使得作品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生年轻幼稚,生活和情感经历不够丰富,但教师也应该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在读、听、说、思考的过程中体会文本的魅力及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学生之间有很大的审美差异,如果任由学生自由发挥,那么课堂会陷入到无序杂乱的状态,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学生的能力培养一方面需要自己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另一方面也需要仰仗教师适时的点拨。因此,教师应该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和对文本的感悟、见解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制造有效“信息差”的最好办法就是提出有质量的教学问题,尤其是要重视主干问题的提出。主干问题可以是能够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进行内容理解、语言分析、信息筛选、要点概括、情感体验等实践活动的问题,可以是学生阅读的兴趣所在、产生强烈探究欲望的问题,也可以是大家普遍都感到困惑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课前收集,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产生。教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判断和整合,敏锐地捕捉到符合学生兴趣点的问题,在适当的时机抛出。这样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从而减少低效或无效教学的产生。
如笔者在教学《哀江南》一文时,学生阅读过后觉得这篇文章没有什么难度。于是,笔者提出了三个问题:(1)是什么让苏昆生“哀”?(2)苏昆为什么因此而“哀”?(3)文章又是怎样传递出“哀”情的?这三个问题是呈递式的:第一个问题着眼于文本材料,并不困难;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学生将文字转换成语言,并进行再现、联想和描述,难度加大;第三个问题更是需要学生用心体会文章背后蕴含的深沉情感,这对学生审美方面的要求很高,学生的分析必须有理有据才能真正让其他学生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问题抛出的时机让听课教师有些意外。在交代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自由朗读之后,听课教师习惯性地认为笔者还要介绍作者和文章背景之时,笔者出示了问题。事实证明,学生在进入这个思考环节时非常自然且顺畅。课后笔者总结,教师完全可以避免一些习惯性的教学套路,在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的情况下,将有限的课堂时间运用到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去,这样可促使学生不断生成新的思维闪光点,不失为一条建设有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三、“信息差”——文化认知上的差异
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很多时候是得益于课外阅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放弃课堂教学的阵地。在课堂上,教师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学生往往只满足于知道文本是什么和为什么,对于文本蕴含的文化因素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努力挖掘作品的文化气息,将作品本身的文化属性彰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文化的传承。
笔者看到这样一个《兰亭集序》的教学案例,教师认为《兰亭集序》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是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凭借《兰亭集序》复印件,与学生一起从运笔、行距、涂抹等方面感受王羲之提笔成文时的情感起伏,并用毛笔在黑板上很形象地仿写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字词“茂”“痛”“乐也”“悲夫”等。比如“茂”字,左顾右盼,趣味盎然;“乐也”左倾右拽,相映成趣。该文的第四至第十行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足见良辰美景令作者飘然自失。这位教师深知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引入书法欣赏无疑是对学生理解文本的有力推动,更是对学生的文化熏陶,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笔者在教学《道士塔》时也做过这样的尝试,通过对文章前面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敦煌出现王道士这样的悲剧并不是偶然,而是当时“国民愚昧无知,政府腐败无能,国家积贫积弱”的必然。这个结论是学生从文本中得出来的,也可以说是作者余秋雨要表达的复杂情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得到这个结论教学就完成了吗?学生的情绪刚刚找到一个宣泄口,却又要将它引向虚无,这当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今,我国国力强大已不容置疑,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然而这一些是否可以避免一个世纪前的民族悲剧再次上演呢?”紧接着笔者出示近些年国家文物大量流失的数据,将学生引入新的讨论思考:国家是强大了,但是人的思想意识是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呢?这个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正确看待和思考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使他们认识到敦煌的悲剧不仅呼唤强盛的中国,更在呼唤我们的民族责任感,身为中国人,只有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笔者话音刚落,学生面孔严肃端庄,眼神热切专注。笔者想,这节课是成功的,因为师生双方都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洗礼和情感的震撼。
有效、有收获的课堂是教师梦寐以求的教学效果,但区区四十分钟又是极为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空里取得好的效果,值得每个教师不断思索。如果每节语文课能围绕一到两个“信息差”组织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是有效、有收获的。
[1] 梁浩.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定位[J].语文教学通讯,2014(4A).
[2] 唐代兴.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设计原则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