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灵性在体验中飞扬
2014-04-17陈银萍
陈银萍
(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山东济南,250000)
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作文教学面临的最大困境和尴尬,所谓“母亲没有不慈祥的”“家乡没有不可爱的”“老师没有不辛勤的”“童年没有不美好的”等。这虽略带调侃,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难以打动学生心灵,难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现实困境。
人的性情是不相同的,“才有庸儁,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因此,应该是“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文心雕龙·体性第二十七》)。可为什么原本不同的学生却写不出个性鲜明的文章来呢?显然,我们需要从教育方式上寻找原因。
一、调动自我,神思接物
只有思绪万千,才能相去天渊。没有深思熟虑,没有异想天开,就没有不同。所以,所有教学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学生想深、想透、想远之后,自然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文章便也有了个性风格。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关注到了想象的作用,却没能让想象尽情放飞,这仍然是缺乏激发的缘故。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种,对学生来说,无意想象是神奇和可预知的,有意想象则受制于个人并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来看,大致要经历“回忆—臆想—构想”三个过程,而“构想”显然是典型的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想象。
写作离不开对具体形象、表象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想象也是如此,指导学生从表象而深入或升华,联想、再造、创造乃至幻想,则自然会产生积极的想象。想象力的发挥最需要空间和闲暇,也就是只有让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时空,才能使其想象力海阔天空地漫游。
想象力放飞的时候,文章才能精彩,“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呼?”
构思的过程便是调动思维和想象的过程,作文教学“轻构思重写作”显然不符合作文的规律,这也是造成学生作文浅薄而无个性的根本原因。所以,作文指导的重要切入点应是构思的指导,指导不是取代,而是要留有充分的空间和闲暇让学生进行足够的神思。
二、打动自我,心有所向
文章因不同的人的不同性情而不同,所以,让学生用情、用心地去写作,才能写出个性化的文章。
写作是一项直抵心灵的活动,而心有所向,实则是情有所依。对学生来说,他们的情感具有相对性,所谓喜怒哀乐相生相伴,爱之、恶之时常在一念之间;学生的情感有迁移性,人喜则物喜,人悲则物悲,大千世界全凭自己的感受而存在;学生的情感也有情境性,受外在环境或事物影响巨大,所谓破涕为笑,便是在情境中的情感变化;学生的情感还具有扩散和外显性,能够引发由内而外的变化,传递并进而影响外人或外物。情感的丰富多彩才是心灵的玄妙之门,情感对于写作影响巨大。
由此,我们便找到了让学生对写作情有所依而心有所向的路径,那就是让学生的情感发轫于自然,用自己的真性情去体验这个世界,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优秀的作文是从写真话开始的,爱上作文也是从抒写真情开始的。
晚年的卢梭对植物研究产生兴趣与依恋,对于这种选择,他说:“这种悠闲的研究工作的乐趣,只有在心境平静的情况下,才领略得到;是的,单单有这种乐趣,就足以使人感到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和甜蜜了。”这是一种在自然状态下生命相投的体验,工作的乐趣与生活的幸福、甜蜜相依存,才是心灵的境界。学生作文当然也是如此,只有从学生自然的情感体验与情感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才是他自己的,而且也是他所愿意为之的。
学生写作当然有展示的动机,有获取评价与功利的需要,但这种功利性需要不能成为写作教学的工具,因为单纯的功利引领的行动,是没有直抵心灵的幸福体验的,也是难以长久的。卢梭也说:“只要这项研究工作掺杂了功利和虚荣的动机,是为了谋求职位或是著书、教书,采集植物标本的目的是为了当作家或者当教授,这甜美的乐趣就会烟消云散,就会把植物当作满足欲望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这项研究工作就没有真正的乐趣可言,就不会想到如何增长知识,而只会想到如何炫耀自己;尽管他在树林中转来转去,但其目的,就同登台演戏的目的一样,是为了展示自己,博得他人的赞许。”
在满足学生得到肯定、得到欣赏的基本需要之后,引领学生心灵的自然趋向,显然是作文教学的应有之意。
三、超越自我,时空开放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不是没有自己的构思和语言表达方式,而是写作教学中的种种规定和潜规则让学生收拢了自己的写作选择,而直指教师所向。也就是说,封闭的作文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体系、内容体系等,让学生无奈地回到了封闭的写作状态。
对于学生来说,面向作文本身的写作是封闭的,面向生活的写作才是开放的。
王香兰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经历了一个从技术指导到技术指导的困境,也体验过从范文模仿到佳作不再的苦恼。最终,她选择将学生放归生活,拾起了最简单的“生活化作文”,开始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写作。
王老师首先通过组织学生“看看、做做、想想、说说、悟悟、写写”的“十二字作文法”,把学生的作文和生活接轨,解决学生“没得写”的问题;然后通过“再看、再做、再想、再说、再悟、再写”的“十二字教学法”,把作文教学和生活接轨“进行到底”,解决“不会写”的问题,“再”不仅是第二次,也可以是三次、四次、若干次;继而让学生在不断观察中学会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在深入思考中感悟,在说写中学说写(表达),把“教学做”一以贯之。“把学生引向生活,把生活引入作文”的两步骤开拓了作文教学的生活空间,学生“有得写”“会写”“愿意写”,作文成为学生自己表达生活、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和载体。有了自己,便有了个性。
当然,个性是带有情感性的,生活需有情感体验才有意义,王维《人间词话》中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少约束才能让学生的作文至真、至深,才能让学生在开放中寻得自由的生命之作。
四、再造自我,生命迁移
作文展示个性,在于写作视角的不同、表述方式的不同,是从内容到形式完整的个性化展示。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也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视角,写出个性化的文章,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前提:只有在很多视角可供选择的时候,才能有不同的视角。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篇第九》)能够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坚持不变地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灵活运用,随机应变。所以“道不远人”,只有心里常常念及,并且躬身行动,在实际的“做”中才能灵活运用,才能随机应变。
作文之道也是“可学”“可立”“可权”的。
学,不是学技术、技巧,而是意在积累,实现“举三反一”的价值诉求。回到生活积累经验,积累素材;回到经典文献,积累文化,积累厚重的写作功力。这才是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所“学”。所以,作文教学的工夫要下在“作文之外”,不是教师教会了学生怎么去写,而是教师教会了学生怎么去读,读生活、读经典、读人生情感和意义,如此之“读”,才能近于作文之“道”。
立,便是立志于作文写作。志向常常被认为是豪言壮语,空泛玄思的话,其实,坚持便是一种立,是一种人生最可贵的品质之一。立便体现在行动上,坚持不懈地写作、练笔,熟能生巧,在不断的写作积累中,自然会达致触类旁通、左右逢源,离个性化的作文就很近了。如何让学生立?显然不是说教,更不是强求每日一练。许多学校的“主题日记”“日记过关”教学等,引发学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逐渐让学生产生对作文的兴趣,写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凝练成为一种品质。
权,则通、则随心所欲而价值犹在。这便是作文达到“举一反三”境界的体现,学生面对同一事物、同一事件,自然会产生许多观感、众多选择,而每一种选择都会以情感和心灵的共鸣而凝成具有开放性的“主题群”,在这样的写作“主题群”中,学生自然就能够调动和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功力,任意挥洒,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