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源大战背景下,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应关注的若干视角
2014-04-17何七荣展龙
何七荣,展龙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我国快速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取代自然资源开发,实现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培养了大量的社会急需人才,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自身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高技能人才,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近年来,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然而,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不适应当前生源背景下需要改进的问题,如:针对现阶段高职学生素质特点的研究乏力;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现象依然存在;客观主义倾向的教育教学观念,重知轻德、重知轻行的价值取向,方法程序化的教学设计,单一陈旧的教学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只是普遍认为现在学生学风不好,教育教学有效性差。笔者认为,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仍然是建设适应高职教育生源形势和肩负起高职改革发展的教师队伍。
1 生源大战背景下高职学生的个性与特点
伴随着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完全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尤其高职大学生成长环境和经历与精英教育时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和经历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现在的高职大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少,家庭生活条件优越,未经历艰苦环境锻炼;要么是家长期望过高、家庭教育过严,要么是留守家庭,家庭教育缺失;兄弟姐妹少甚至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习惯自我为中心;社会的物质文明带给他们的信息接受的渠道的便利等冲击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些形成了现代高职学生特色鲜明的带有普遍性的个性:个性鲜明,思维敏捷;拜星追星,敢于跟进;敢做敢为,勇于创新;信念模糊,不敢担当;难得坚守,急功近利;怕吃苦,怕吃亏,怕受挫;希望别人守信而自己不靠谱;不自律而又不喜欢被约束。
2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工作目标和要求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对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很多要求,采取了很多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特别是教师的学历和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阶段,面对教育的大众化学生的特点,高职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似乎并不明确,教师的培训也似乎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层面上,教师自身也仅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感兴趣,因而,教师学历提高了,知识技能也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似乎没有提高。我们认为:明确现阶段高职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有三项明确要求:一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二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三是为社会服务和传承文化。这三项要求对现阶段高校教师综合素质 (高阶能力目标)要求是很明确的。一是基于提高高职教育人才质量,结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素质现状,教师必须主动适应教育形式发展和要求变化,自觉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为先,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具备先进的、有效的、多样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品质和修养。二是基于教育必须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能忽视教育的 “高等”的层次性,教师需要加强对自身发展规律的梳理和相关技术工作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以及对相应领域技术实践活动进行科学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在满足区域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研发需要的同时,为教学活动积累丰富教学素材资源。三是基于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和文化传承的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备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承担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培训,以满足区域和行业企业各类岗前、岗上、转岗培训,提高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3 现阶段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对策
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可以理解为在学校发展顶层设计的框架下,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要求,针对现阶段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和教师的职业标准,通过制订教师的工作目标、教师引进招聘工作计划、在岗教师考核晋升工作制度、在岗教师培训制度、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实践等系列措施,激励教师个体通过系统的努力来改变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在教育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使教师个体符合工作要求,教师群体满足学校发展目标和要求。据此,大众化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力。
3.1 遵循教育规律,制订与学校同步发展的教师建设规划
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 (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事物 (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就是教育现象(教育实践的表现物)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教师是教育规律的遵循者,教师自身成长和发展也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师建设规划必然不适应教育的发展。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不仅缺乏规划,而且后滞、零散现象突出,教师发展无目标,工作量繁重,职业倦怠无力,工作处应付状态。
3.2 明确教师工作目标和要求,助其制订职业发展规划
目标: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需求或期望;职业生涯: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显然,教师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是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制订的根据,教师只有明晰的职业发展规划,教师才能快速成长成才。现阶段在我国以学校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及教师引进机制,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大量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呈现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面对大众化阶段学生呈现的学习习惯和特点,他们依然采用精英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教学有效性差;他们对学生不理解,对教育不理解,对职业倦怠,对自己发展目标模糊。为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跟进教育发展要求,给广大教师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让教师明白了解现阶段高职教师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应该具备的素养,并结合自身情况,制订职业发展规划,通过组织提供的学习平台和教育教学活动自身系统的努力,更新观念、提升能力、提高素养。
3.3 建立涵盖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校内外培训体系
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体系包含多元素组合性和整体性,只有多元素协调组合,才能彰显整体效果。高职教师培训决不能仅局限在学历和专业能力上,必须在育人观念和教育技能等多方面进行培训。根据对大众化阶段高职学生个性和特点分析,对学生的成人教育重于成才教育,对学生的成人教育难于成才教育。高职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缺乏育人为先的教育观念和教书过程中的育人能力,客观主义教育倾向严重,主动适应和主动创新能力差。因此,高职教师建设应从专业老师队伍拓展到学生管理教师队伍,应从教师的专业培训拓展到教育观念更新和教育技能提高,应从集中培训拓展到制订一系列考核制度,激励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主动地,系统地不断努力更新自己观念,提高自己综合能力,担负起新时期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1〕丁金昌 .高职院校 “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2,(09):90-92.
〔2〕何七荣,方晓勤,张东升 .高职教育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必须关注的若干视角 [J].2012,(0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