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之大学语文观探讨
2014-04-17朱博韬尹顺民路尧
朱博韬,尹顺民,路尧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一项重要创新。独立学院大众化的教育取向,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使独立学院更注重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及较宽专业口径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即独立学院着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于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
基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生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独立学院之大学语文不仅不能放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而且应该将社会交际言语综合能力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目标,以此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材施教
由于大多数独立学院按三本招生,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师资队伍不够稳定,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包括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三类,[1]因而以教学为主的独立学院,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层次应定为技术型,这既是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独立学院实现其办学定位和走特色办学道路的必然选择。因此,独立学院应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这将与普通 “二本”高校的技术型人才培养区别开来。大学语文课虽是独立学院的一门基础文化课,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带来了语言理解上的便利,这些都是语文课程工具性功能的体现。由于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读、写、听、说能力,即强调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工具性不应因语文教育层次的提高而被放弃,而是应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提高。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在职业活动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也是其最基本的核心能力。“现代社会生活凡是较重大的交往活动,往往都需要同时运用口语和书面语,需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求职、签订合同、公证、诉讼、会谈、访谈、研讨、论辩等等均如此。语文综合能力是依据社会交往目的、任务的需要,择优组合听说读写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完成交往活动的能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言语交往能力,它处于语文能力结构的顶端”。[2]基于此,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与我们息息相关,随着生活内容的变化以及学习、工作环境的复杂化,语言能力的学习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显得更为重要。所以,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更应该将培养社会交际言语综合能力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目标。这样讲,并不是忽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作品,都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只是体现在教学中,是以谁为先、以谁为基础的问题。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三本生源,基础相对薄弱。因而,因材施教,通过大学语文课来提高其在职业生涯中普遍适用的读写说的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仍然应放在首位。
二、基于 “母语高等教育”:责无旁贷
近年来,南开大学陈洪、李瑞山教授提出将大学语文课定位为 “母语高等教育”,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下,编撰了《语文素养高级读本》,陈洪先生主编的 “新形态大学语文系列教材”与 《母语·文章·教育——大学语文研究文集》,正是践行这以理念的产物。“汉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内蕴着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情感态度的,它千百年来是中华文化维系和承续的重要因素,是我们民族强大凝聚感和向心性的主要来源。是华夏民族与世界民族之间生生不息的 (交流的)重要基础。所以母语的这种基本性质决定我们大学语文课程有一种培根固本的特性。”[3]从 “母语高等教育”的角度定位大学语文课程,较之 “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不但立意高远,也更切中 “语文本位”。 “母语高等教育”这一课程理念的确立,必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产生影响,特别有助于推进大学语文的学科化建设。
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明确指出 “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又说,“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而后高教司又酝酿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方案,提出高校应开设人文素养类公共必修课,设计的几个备选方案里都有 “大学语文”课。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 《中文学科发展战略报告》中,论证了中文学科所担负的使命和功能时,其重要一方面就是对全体大学生的母语教育,这也是独立学院 “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理由所在。
党的 “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要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国家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特别提到 “大学语文”类课程,甚至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是前所未有的。其原因即在于着眼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大学教育的策略的新的调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语言文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方面。它可以为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凝聚全球华人特别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意志,为彰显、延续、发扬母语和母语文学中积淀着的中华民族精神血脉,构筑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塑造新时代民族精神提供支持,这无疑是大学语文教育地位提升的最好契机。
母语教育不但在基础教育中需要,在高等教育中也同样需要。在世界文化版图中,每个有影响力的民族,每个有影响力的国家,都把推广或传播本民族语言当作一项核心任务。“相形之下,汉语在国内的推广却存在着问题:一方面,国家把汉语传播看得很重,积极向国外推广;可是另一方面,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在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大学生中,我们的母语却受到漠视乃至轻视。”[4]如果说推动汉语国际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中文学科的职责所在,那么,在大学生中推广高层次的汉语教育,传播汉语文化,普及高水平的汉语品赏和应用,更是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责无旁贷。
三、基于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精神的成长:起航明灯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授课对象当然是独立学院的 “三本学生”。由于独立学院生源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就成为关键。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机遇,供不同潜力、不同志向和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应落实在大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上,才更加具体、扎实而不流于空洞,也才更易为独立学院大学生所乐于接受。人的发展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总和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历史时代的人面临不同的时代问题,也有不同的人文特点;同一时代的人,由于代际的人生差异,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应该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内容,也是有所侧重。那么,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对象的独立学院 “90后”的这代人,他们精神成长需要什么?这就构成了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人文内容的理解。
生活在多重价值观念汇聚与交锋时期的新生代大学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及精神焦虑,问题几乎涉及个人成长的方方面面。当然,这种种的精神迷惑、困境和精神需求最终形成一个个精神追问,集结为一时难以解决的 “问题意识”。这些问题意识究其实质,是个体对知识的价值和个体生命意义的一种精神性的期待,是人在精神深处的一种向往、一种憧憬,然而这恰恰是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航程的起点。我们可以尝试就当下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精神困境与关心的问题设置若干个 “主题”,并把这些 “主题”作为构建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框架、基本单元。通过“主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体现传统与现代承续和变革的关系,体现中西方文明在这些问题上的异同,并因此也可在结构的深层次上,使所选文本有着有机的逻辑关联,避免选文的零散性、随意性。粗略地呈现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迁和文化熏陶的作用。这样,既兼顾到古今中外的作品,又寻找到了古代作品与现代作品、中国作品与西方作品之间的依存性。在这个思想链条中,古代作品以现当代作品为前景、现当代作品又以古典作品为依托;古代作品因为注入新时代的文化被激活,现当代作品因为从传统走来显示出更丰富的内涵,体现出传承与变革的轨迹。中西作品之间亦然,使学生可以领悟同一 “主题”的丰富性、一贯性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历,用相当长的时间,甚至用一生去丰富与补充它。当学生以自己人生精神成长中的问题去面对大学语文时,用人生 “主题”去主动沟通古今中外作品,用 “细读”进入文本,探究中外文明的走向,迷恋于语言的魅力,产生了走向语言的愿望,可以说,大学语文也就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了——个体精神的成长和语文潜在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都应因材施教,应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大学语文教育对人生带来的巨大帮助,使人的发展与专业发展相得益彰,让人文关怀真正落到实处,使大学语文在独立学院教育中焕发活力。
〔1〕季诚钧 .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 [J].中国大学教学,2006,(06):57-58.
〔2〕余应源 .关于语文能力系统的思考 [J].中学语文教学,2005,(09):10-14 .
〔3〕南开大学李瑞山教授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上的主题发言,见http://www.eyjx.com/.
〔4〕陈洪,李瑞山 .“大学语文”应有明确定位 [N].社会科学报,200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