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为师两从容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
2014-04-17柳光强
●本刊记者 柳光强 阮 静
为学为师两从容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
●本刊记者 柳光强 阮 静
尽管在人们眼中高培勇是财税名家、权威学者,他本人却对这些称呼或者定位并不十分在意。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院长——这一党和国家财经领域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中国财经科学重要殿堂的“掌门人”,他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基层科研单位的“头儿”。大到一个单位的运行发展,小到一个会议的“坐镇”发言,处处与人打交道不说,那些具体繁杂的行政事务随时会找上门来——仅笔者采访他期间,就有学生同事的来访外加两个会议的召开在接连进行着——这位外界眼中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也要时刻为冗杂俗务劳神。自然他处理起这些琐事来也是有条有理、不疾不徐,但是在高培勇看来,即使行政工作再事无巨细,在一个科研单位中决定话语权的并非官阶地位或行政能力,而是实打实的学术科研水平。
深耕于财税理论研究、财税政策分析领域,高培勇的学术科研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是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及理论体系的主要倡导者和系统阐述者之一,且在财税改革发展实践中,也是具有广泛且重要的学术和决策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从事财税教学科研几十年来,他潜心于书斋,紧扣时代脉搏和改革主题,研究经世致用之学,成果丰硕;亦扎根于讲坛,即使于中南海面对官阶最高的“学生”,都淡定自如地教授所学所研。“为学为师两从容”是采访间高培勇给笔者最深刻的印象,也是其治学历程所反映出的学者身上那份颇为难得的修养气度。
高培勇,1959年1月生,天津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财政学专业毕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经济学部执行委员。主要研究专长为财税理论研究、财税政策分析。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一个财税学者的成长轨迹
治学者有他的修养气度,就要联系他的教育背景和成长轨迹。
1959年1月,高培勇出生在天津市塘沽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小学教员,由于工作繁忙,在高培勇出生不久之后便把他送至姥姥家抚养。姥姥是一位秉承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女性,其言传身教对高培勇的个性形成影响极深。1967年春,文革爆发不久,高培勇开始上小学,在所有课程都围绕时事政治宣传的当年,幸得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且授课认真的王老师作为班主任,让小学阶段的高培勇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且以语文、数学、常识、外语四门功课全部满分的成绩于小学毕业。回想这段时光,高培勇给自己这样一个评价:“小学时候的我学习比较刻苦认真,人也比较机灵,长期做班干部,是那种特受老师喜欢的孩子。”初中阶段,进入第四十三中学读书后,由于当时整个社会风气不好、学校教学秩序混乱,父母便将高培勇接到身边,先后在塘沽第二中学、第九中学读书,于1976年完成初中学业。
少年时代的高培勇虽身处动乱的年代,但在家庭重视教育的影响下接受了相对系统完整的初等教育。让高培勇至今难忘的是自己当年的一次投稿经历。小学时候的他课余时间喜欢读小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同龄人写过一部以反腐为主题的小说给了他以启发:自己何不也尝试着写篇小说?于是他从身边的好人好事着手,以一个模范学生为原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创作了一篇约六万字的“小说”,并投寄给天津人民出版社。让高培勇记忆犹新的是,自己当年的创作虽然没有见刊,但出版社给他的一封回信对他影响至深——回信的编辑首先肯定了他的创作热情和敢于尝试探索的勇气,认为他以小学的学识写就一部称之为“小说”的东西,精神十分可嘉;但同时也告诉他再现身边的故事并非小说,小说是一种艺术创造,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最后鼓励高培勇继续加强学习锻炼,在写作上多努力,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中国文学界的一颗新星。“那封信给我印象非常之深,就像精神上的一盏明灯给予少年时代的我一种莫大的鼓励”,而今的高培勇感慨道。也就是从那时起,对高培勇来讲,认定了一件事,总有一股子劲儿把它完成。而对文学的喜爱,也延续至今。
1976年,初中毕业后的高培勇依据当时的政策去了新河船舶修造厂当工人,他设想自己此后的人生应该是奋斗成为一名熟练工人然后争取选派上大学(工农兵学员)。一年后,时代的转轮很快给了他继续求学的机会,高考的恢复如同打开的闸门解放了一代人的求知欲望。由于缺乏高中学习及数理化基础,高培勇只得选择文科方向且报考了天津财经学院,在专业上,又填报了财政学,“在当时的我看来,国家有个财政部,天津市有个财政局,想来财政应该是经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真正能为国家做点事”,高培勇回忆起当年报考的想法说道。正是这样一个选择,开启了他在财政学领域的学习研究。本科期间,随着见识和学识的增长与积累,高培勇逐渐在财政专业学习上崭露头角,大三时以一篇《试论固定资产税的杠杆作用》获得天津市大学生优秀论文竞赛二等奖,对他此后学习给以肯定和鼓励,也影响着接下来的人生选择。当本科毕业时众多同学进入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他毅然报考了本校研究生。1982年初,高培勇进入天津财经学院研究生部,师从该校财政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颇有声望的李建昌教授,开始正式步入财政学研究队伍。理论学习的同时,高培勇更加关注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并逐步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治学之路自此有规划地展开。1985年1月,高培勇硕士毕业,留校成为一名教员,其后出于对更高学术平台的向往,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师从著名经济学家王传纶教授,一边在天津财经学院教书一边攻读博士学位,于1994年博士毕业后转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教书。
带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代表团访问香港科技大学.
做客“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
在北京CBD国际论坛谈中国税制状况和改革方向
回顾起自己在这两所高校的治学经历,高培勇坦言,天津财经学院以专业性强的教研氛围让其筑起经济学研究基础,而人大则以人文综合实力强著称,助其进一步拓宽视野、突破经济学思维局限、向更为深广的领域研究财税问题。尤其在人大期间,高培勇不仅术业上不断精进,较早地评上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第一、二层次),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且先后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数项学术领域的重要奖项。同时,在人大期间,他在行政能力方面也崭露头角,从一名教员到人大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副处长、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培养管理处处长、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校长助理等职。2003年,高培勇又调任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后升任所长,至今已在这一学术重镇耕耘十余年。
不难看出,学者高培勇的人生轨迹与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紧密相连,但其个人的奋斗与努力又在这一进程中凸显出一个昂扬向上的姿态。在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尽管同代人中有很多在财富大爆炸的年代做出下海经商的选择,但是高培勇一直坚守治学选择,问及原因,高培勇给出的答案也极为朴素:“(对于经商等)就是不适合也不喜欢,而对于教学科研,自己更为喜爱也更适合,自然就留在这个行当里了。”时至今日,高培勇从事财税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已三十年。
“三进”中南海,屡为改革言
在高培勇看来,学者既要踏踏实实履行“传道、授业、解惑”之责,也应尽可能地将学术成果影响决策者、为国家改革实践实实在在地有所助力。他曾总结学者影响政治决策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发文章,二是写研究报告,三是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座谈会,四是在决策层集体学习时讲课。“最后一种是最直接、最近距离,也是最完整系统阐释自己思想主张的途径”,高培勇说道,而得出这一结论与他个人“三进”中南海的经历不无关系。
实际上,高培勇是为数不多的在中南海有过重复授课经历的学者。1997年4月16日,高培勇第一次走进中南海授课,为国务院领导和各部委办负责人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税收与税制》作专题讲解;2010年他又先后两次授课中南海,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讲解《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以及《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当被笔者问及在这几次为高层授课的经历中哪一次印象最为深刻,高培勇不假思索地回应道:“当然是第一次。 ”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课还没有形成惯例,并没有一套成型的程序安排可遵循。而高培勇的这次讲课,从其被选拔为主讲者到进中南海讲课也只有半个月的准备时间,在时间紧迫的情势下从选题到备课对高培勇来讲都是不小的挑战,“因为讲课对象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并深谙全局的高层领导,如何在两个小时内向其讲述比较专业化的论题,就必须从他们的角度由重大现实问题入手定位税收”,采访中高培勇回忆道。
彼时,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刚过去三年,各方对新税制期望很高但评价不一,如何评判新税制实施三年来的效果以及如何看待新税制运行中出现的诸多矛盾,是高培勇站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棋局上定位的领导层最为关心的现实税收问题。讲课当天,高培勇像在学校的通常做法一样,只带一份手写提纲,未准备系统的文字材料,以致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等国家领导听他的讲座不得不专心致志地做笔记,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画面便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做笔记的场面。然而,让高培勇最为难忘的还是整个讲座过程中朱总理的多次提问。
“高培勇同志,我得抓紧提问,免得一会儿忘记。你说中国的债务依存度已达到57.77%,似乎不够准确。我手上的数字只有25%上下。你是如何算出来的?”讲座刚刚开始十几分钟,朱总理开始发问。
“债务依存度是国债发行额同财政支出额之比。但在计算中,要区分全国债务依存度和中央债务依存度。您说的数字是全国财政债务依存度。但中国目前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所有的国债都是中央政府借的。所以,可以作为分母的应当是中央财政支出。以中央财政支出额而不是全国财政支出额做分母,分母小了,分子相同,其结果,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数字就会高出许多。”高培勇稍愣了一下,清晰地回答道。
看到朱总理并未表达不同意见,高培勇继续讲下去,当讲到当时的“费挤税”问题,即各种税费相加之后的政府收入总盘子已经超过GDP的30%以上,而政府真正意义上的税收只不过占到GDP的10%多一点即税收在政府收入中占比约在1/3上下时,朱总理再次发问:“你描述的情况很严峻,提出的问题很尖锐,是不是确切?”高培勇带着学者“认死理”的本能回答说:“这是通过典型调查得到的数字,应当是确切的。”朱总理点了点头。
高培勇记得此后朱总理又有几次提问,但都不似之前那样严肃,而是带着笑容发问。而他也在高压下一气呵成,从容自信地讲完拟定内容;既阐明困扰中国税收的矛盾现状——政府收入不等于财政收入,税收占整个政府收入的比重偏低,而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税制的规范,税收应当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行“费改税”、完善税制以及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收观”等一系列政策主张。朱总理课后对高培勇讲课作出肯定评价:“高培勇教授讲得很好,结合我国实际,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使我们深受启发。讲课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作主题演讲
做客“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解析经济变局中的中国财政政策
而今中南海授课已经有着颇为严格的一套准备程序,主要由推荐主讲者、选拔主讲者、撰写初稿、几轮甚至几十轮讨论修改、定稿、三轮试讲、正式讲课座谈等环节组成。有些学者在接到授课通知后甚至备课时间能有半年之久。而像高培勇这种在高压下备课讲课的经历和收获都难再有,高培勇本人也视这首次走进中南海的经历为其一生的财富。此后,2010年1月8日,高培勇第二次进中南海为领导人讲财税体制改革,课后,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还留下他及另外一位主讲人就财税制度进行了更深一步的交流;同年9月29日,高培勇第三次走进中南海为政治局集体学习讲授“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站在领导层关心的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下价值观多元化以及互联网时代传播新特点的背景下分析世界主要国家有关处理社会矛盾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国内相关问题解决的启示……
除了“三进”中南海的经历,高培勇站过的高规格的讲坛不胜枚举,因其在财税理论政策研究上的多方建树,其讲解主题与国家财税改革发展息息相关。例如,2000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给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做的一次“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框架”的讲座,即为确立公共财政新理念以及刚起步的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定调奠基。高培勇基于中外学术界关于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和实际部门的工作进展,从中国财政收支实践面临的严峻挑战入手,提出搞市场经济就要搞公共财政,进而提出积极稳健地构建中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思路。此次讲座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以致于当时主管财政工作的李岚清副总理在讨论有关讲话和文件时,常常要征求高培勇的意见。
自然,高培勇更多地是以学术科研成果的形式为财税体制改革实践鼓与呼,除了此前出版的《公债经济学导论》、《国债运行机制研究》、《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财政运行机制》、《公共经济学》、《税费改革研究》等数部理论著作以及发表的《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税收与税制》、《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框架》、《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重在构机制增渠道》等百余篇代表性论文,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他也不断提出自己对于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见解主张,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发声建言。
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山东财经大学签署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书
高培勇认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应解读为“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与此同时,他认为应该将该目标内含的逻辑清晰梳理出来以厘清改革思路: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于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坚实而强大的国家财政,构筑坚实而强大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要依托于科学的财税体制,科学的财税体制又要建立在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之上。于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科学的财税体制”→“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便成为可以勾画出的有关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十分明确而清晰的“路线图”。
而具体到税制改革,他认为此番部署区别于以往税制改革的最具根本意义的一点就在于“它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方略所布局和启动的税制改革”,同时他掷地有声地提出如下须纳入税制改革视野的思维观念:
要让市场而非其他别的什么因素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因而税收不仅要通过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的税制结构优化行动,尽可能减少对于价格形成机制的干扰,而且要由此出发,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要让财政而非其他别的什么范畴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因而税收不仅要通过自身的改革使之能够担负起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神圣使命,而且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当突破口和先行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大厦的建设发挥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要让税收制度而非其他别的什么制度成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市场统一的主导力量,因而税收不仅要通过税制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之能够在总体上与这些任务相对接,而且要通过税制构成要素的优化调整将这些任务逐一落实到具体的税种身上;要让法治理念而非其他别的什么理念引领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建设法治中国和法治政府,因而税收不仅要强化法治理念,依据税收法定原则全面提升税收制度的立法层次,而且要坚持依法治税,将税收运行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学无际涯,改革也无止境,不论通过怎样的形式为改革发展建言献策,立足实践立场、把握时代命题是学者高培勇不变的治学坚持。
研以致用,将思想付诸实践
2011年12月29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一个重大举措,原中国社会科学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更名之后的财经战略研究院所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以“国家级学术型智库”为功能定位,即建立在学术研究基础上、以学术研究为支撑的党和国家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一方面立足于为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决策服务,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战略咨询与对策建议,另一方面立足于长期学术研究的积累,强化学术研究对于科学决策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在财经战略研究院成立大会上讲话
在“国家级学术型智库”的定位下,财经院致力于全面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已发展成为拥有财政经济、贸易经济和服务经济等主要学科板块、覆盖多个经济学科领域的中国财经科学的学术重镇,且始终致力于研究国家改革和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和长期性重大问题,提供科学化、及时化、系列化和前瞻化的研究成果。而在这已有的诸多研究成果中,《中国财政政策报告》系列成果无疑是财经院具有鲜明特色的一大品牌,以其学术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正成为实现财经院新的功能定位的重要渠道。而这一学术品牌的缔造者、核心人物正是院长高培勇。
回忆起这每年一本研究报告的准备历程,高培勇感慨万千。他清晰地记得他们这一品牌《中国财政政策报告》第一本发布时的情景,“那是2003年11月19日,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国财政论坛2003’时推出第一本报告,当时那本主题是《中国: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我们在这第一本报告中就约定此后每年选择一个事关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来组织人力集体攻关,通过政策报告贡献我们对于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思想、新实践、新政策的主张。从那时到现在也已经十一年了,这十一年当中我们没有懈怠,而且持之以恒地把它坚持下来。”
按照每年一本的频率,高培勇带领的这一科研团队已经先后推出十一本报告,包括《中国: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财政政策新思路》、《走向“共赢”的中国多级财政》、《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勾画”路线图》、《财政与民生》、《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比较与借鉴》、《“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政改革》、《个人所得税:迈出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脚步》、《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住房保障》、《将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到实处》。将报告置于大的时代发展背景中来看,这十一年恰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人口红利逐渐丧失、中国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断涌现、中国迈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这十一本报告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和改革主题,始终围绕每一年度党和国家着力推进的财政大事展开,其中凝结的这一团队的智力成果在很多领域或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改革进程,许多政策建议也正在转变为现实。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对这一报告的连续推出给予高度评价:“这项工作始终围绕着财政工作、财政改革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回应着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关注,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把财政理论研究与政策设计和财政工作重点紧密结合,并一直坚守研究报告的可操作性,不断提高针对性,对实际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而这份报告的团队成员之一马珺研究员则感慨十多年来团队成员的精诚合作所建立起的非常健康向上的团队文化让她乐在其中,“财经院财税学科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不计得失的合作精神以及为一件事共同奋斗的工作方式、态度和热情是我最大的收获”。
团队成绩所达到的高度必然与团队领袖的学术理念、责任担当、领导能力甚至人格魅力密不可分。作为院长、学科带头人的高培勇曾热情洋溢地写道:“将思想付诸实践,研以致用——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报效祖国和人民,这是全体财经院人献身财经科学研究事业的梦想和追求,也是全体财经院人的精神家园!”而今的财经院在高培勇的带领下,以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为两翼,正以强大的凝聚力和蓬勃的创造力扎实前行……
少年时期家庭教育和自身对文学的喜爱为其奠定了深厚文化素养的根底,青年时期对于学问的不断追求以及术业的不懈奋斗为其学有建树、握准机遇积累了能量与自信,而今在财经战略研究院的平台上更是以“研以致用、将思想付诸实践”的治学理念凝聚起团队之力创造着更多可圈可点的学术成果、在财税研究领域竖起一面旗帜,高培勇的治学人生可谓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现在的他更加忙碌,但参加任何会议论坛讲座时却依旧跟九十年代在中南海讲课一样,只需准备一个简单的提纲便能“对付”数个小时的授课或演讲,气度从容、侃侃而谈。也许“为学为师两从容”正是高培勇身上最凸显的学者气质,也正是他所取得成绩的原因所在。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