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探讨及措施研究

2014-04-16文蓉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

文蓉

摘要: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尤其在现阶段财政制度逐步透明化背景下,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健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显然已成为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任务。本文剖析了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且有针对地提出了初步管理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一、引言

财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管理体制建设上必须从客观状况出发,构建科学明确的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财务体制的明晰化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管理环节、使用环节以及处置环节都暴露出了一定的弊端,面对新形势下社会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应对措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现阶段政府职能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账目明细设置的抽象化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大多都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其主要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组建而成,因此国家财政部门在账目要求上必须体现出国有资产的详细使用以及折旧状况,尤其在新形势下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运作提出了更高的透明化要求。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总额度逐渐增加,对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也成为必然趋势。然而部分地方行政部门在账目设置上相对抽象,主要体现在台账缺乏明细标注,为了应付总财务规划,仅对国有资产总账进行了抽象统计,甚者部分机构时常出现账物不对应的现象,体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的严重薄弱性,账实不符现象是现阶段尤为典型的现状。

此外,账目设置的弊端也体现在无形资产管理和折旧减值评估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过分强调国有资产的购置上,忽视了现有资源的合理支配和价值评估,对隐形国有资产尚未纳入总账,造成国家财政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对已投入使用的国有资产未能及时进行价值折旧评估,造成财政核算的误差,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资产使用秩序混乱

国有资产的使用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核心,涉及到资源配置和国家财政支出等环节,资产使用的混乱和随意性是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另一典型问题。譬如,在事业单位改制以后衍生出的新机构对原来机构国有资产的使用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约定,导致原机构在国有资产价值回笼上的经济损失,甚者有少数机构将国有资产出租以平衡财政支出,然而在前期资产维护上的成本投入反而超过了实际利润收入,导致事业单位财政透支,所有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使用过程中秩序混乱,缺乏明确的约定,造成财政机构的直接经济损失。

(三)资产的处置缺乏制度约束

近年来调查表明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处置流程上大多缺乏严格的审批流程,尤其在国有固定资产转移上尤为明显,一些单位擅自出让久置资源,表现为厂房、设备以及大型服务场所等,从流程上尚未经过授权单位的处置进行交易买卖,严重损害了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秩序。此外,过去几十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机构较为复杂,隶属关系的庞杂导致下属机构之间在国有资产转移上更加难于管理,未经批准或者拍卖而进行内部交易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国有资产的私有化处理。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措施

(一)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明确资产权责

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体现出一系列权责问题,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行使主要权利的是地方政府,然而在权责制度建立上相对混乱,因此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成为优化国有资源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必须体现国有资产的公有化价值,地方政府应该着力加大资产核算和统计力度,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在职能部门的协助下倡导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管理平台建设,细化实际资产购置、利用以及转让流程,根据单位固定资产状况建立产权登记制度,落实台账登记与实际资产相符,对生产型国有设备进行动态价值评估,保证单位国有资产现有价值的真实性,便于财务部门进行稽核考察。

(二)优化资产利用流程,提升资产可再生价值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不仅是单位业务水平的象征,也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价值体现,因此在国资管理策略的优化上必须考虑资产价值的最大化,部分国资设备的投入更应该考虑其经济价值的体现。优化资源利用流程不仅是提高国资使用效率的保证,也是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策略必须通过单位内部具体流程的优化和科学的管理体制实现。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国内外生存竞争逐渐增强,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因此国有资产的管理应该和相关领导的任务目标相挂钩,将国有资产的价值评估定量化,进而提升资产的可再生价值。

(三)优化资源配置,规范资产处置

资源配置不仅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策略,也是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永葆生机的基本方针,合理的资源配置不仅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组织架构的合理化,同时也是国有资产经济价值最大化的根本保证。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资源配置的科学化,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以非经营性资产为主,然而在国有软、硬件资源的分配上也制约着整体发展路线的制定,因此必须实现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各级单位在资源分配上的平等化和公开化。此外,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必须完善国有资产的处置策略,尽可能实现国有资产处置的合法化,严格实施权利问责条例,避免特权办事以及相关的腐败交易。

参考文献:

[1]侯睿.关于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03期

[2]何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1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传媒管理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五年规划”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法和措施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