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条件下内部控制方法的探讨
2014-04-16孙祥丽
孙祥丽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因此,企业内部的控制方法也随之受到了影响。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当前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内部控制方法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探究了信息技术条件下内部控制方法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内部控制 财务公司 探究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财务企业的管理方法、运营理念以及管理效率等发生了很大改变。但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革新、管理内容的不断深入,财务公司也随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即公司内部控制方法的完善与运用问题。因此,对财务公司来说,如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内部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并科学合理地对内部控制方法进行运用就成了极其重要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
(一)对企业文化进行创建
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企业所形成的文化观念、经营理念等就称之为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上,企业需从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价值观念、团体意识以及企业使命等方面入手,使公司内部的控制环境得到优化,提升财务公司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二)对权责分工体系以及组织结构进行建设完善
在对组织结构进行建设时,财务企业需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设出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结构体系,并对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遵从。另外,为了能在各种环境下完成决策,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就需对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进行建设和完善。与此同时,企业还需对权责分工体系进行合理建设,使各部门的分工、权责得到明确划分,最终推动财务公司的长远稳定发展。
二、加强风险控制
(一)对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进行建设
当前,不确定性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大特点,因而企业就需面临一系列的风险。所以,为了使财务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得到保障,公司就需不断地对风险控制体系进行建设和完善。具体而言,公司需组建起风险评估小组对公司的运营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公司的信息资源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旨在使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二)加强风险预防功能
对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可知,企业财务错误的发现工作大多是在年末完成的,即企业员工多在年尾对会计信息进行检查。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内部控制的预防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企业就需对风险评估部门进行建设。在实际工作中,风险评估部门依靠风险评估手段可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测,旨在使企业能有效地对风险进行回避。
三、对信息系统控制机制进行建设
(一)制度规范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企业为了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就可制定出相关的制度规范。这些管理制度由多方面构成,主要是企业信息系统设备管理制度、系统操作人员职责分工制度、维护人员职责分离制度、软件系统管理制度以及信息系统的内部审计制度等。
(二)技术方法
作为一种综合性控制措施,技术方法具有预防、纠正、检查的特点。企业可以利用的信息技术有很多,比方说防火墙技术、恢复技术以及数据库自动备份、口令密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病毒检测与杀毒技术以及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等。
四、积极引进信息技术
(一)职责分离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为了使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施行,在岗位设置方面,公司也需对职责分离进行运用。具体而言,针对信息系统硬件管理和信息系统软件管理,公司需让不同的员工进行管理;针对不兼容职务的分离,公司需对科学合理的制度进行建立,比方说风险控制、财产保全控制、内部报告制度控制、预算控制以及会计控制等;在经办人员和业务决策人员职权设置方面,公司需进行明确划分,旨在使业务授权、业务记录、业务执行以及业绩检查等方面得到职责分离。
(二)授权和审批
一般而言,计算机程序控制以及制度控制构成了授权和审批的执行。为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施行,企业就需依据常规授权以及特别授权的相关准则,对不同岗位的审批范围以及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因此,针对任何有权接触信息系统的人员,公司需对其进行身份鉴定、密码保护、口令设置以及电子签章等。这样一来,就可使内部控制执行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得到保障。
五、对信息化的监控系统进行建立
(一)建立信息化的监控系统
依靠信息技术,企业可对科学合理的监控系统进行建立,帮助企业完成实时监控,进而对系统的运营情况有深入的了解。这样一来,公司就可依据变化情况对信息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合理评估。另外,还需对内部控制缺陷报告制度进行建设,倘若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就可及时告知公司高层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了。
(二)完成会计信息系统审计
为了使财务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科学性得到保障,公司就需进行内部控制评估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首先,企业需成立具有独立性的信息系统审计小组进行审计工作;其次,在进行控制评估工作时,公司需将内部和外部审计结合起来;最后,可对外部监督机制进行强化,使公司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旨在使组织目标的实现得到保障。
六、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为了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方法进行合理运用,我们就需从组织结构完善、企业文化创建、信息化监控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完善和创新,最终推动财务公司的飞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4)
[2]梁丽娟,杨晓玲.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J].财会月刊:综合版,2010.10
[3]张先治.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模式创新与选择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