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翻译人才培养的探讨
2014-04-16任朝迎RENZhaoying邱文颖QIUWenying
任朝迎REN Zhao-ying;邱文颖QIU Wen-ying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 650050)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50,China)
0 引言
科技作为人类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工具永远离不开人文。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科技翻译在促进世界各国科技的研发以及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不少人包括一些翻译教育人士,依然认为科技翻译或技术翻译是一种低层次的词语转换行为,跟文学翻译无法相提并论。正如《技术翻译:技术文献翻译中的可用性策略》的作者朱迪·拜恩(Jody Byrne)指出,技术翻译长期被视为翻译界的丑小鸭,尤其在学术领域,它常被归诸于最低级的翻译活动。[1](任朝迎译)。就我国的翻译现状而言,从规模上看,可以称得上“翻译大国”,但并不是一个“翻译强国”,真正高水平的职业译者很少。由此,我国的翻译人才培养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截至2010年9月,获准试办翻译本科专业的高校达31 所,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也已达158 所[2],现在开办翻译本科和硕士专业的高校则更多。然而,在目前高校的翻译本科、硕士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盛行,教学内容仍以讲授翻译理论、翻译史及文学翻译为主。有些高校虽开设了非文学翻译课程和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但真正做到把科技翻译、工程翻译等作为教学内容的课程却少之又少,教学内容大多与翻译市场的社会性、实践性需求严重脱节,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此,本文在概述《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3](以下简称《教程》)所编写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基础上,反思我国科技翻译人才培养现状,提出要解决高校培养的科技英语翻译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很重要的两个环节就在于解决科技翻译教材建设问题和翻译教学问题。科技翻译人才培养就是要以科技翻译教材的内容为突破口,将教材内容与翻译市场需求、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将翻译教学内容与各专业学科和翻译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
1 《教程》一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教程》一书共三个部分十八章。第一部理论篇,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技巧实践篇,包括第三章到第十五章;第三部特殊应用篇,包括从第十六章到第十八章。每一章都配有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篇、练习以及专题常用词汇。此外,在素材专业领域的选择方面,《教程》不仅把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素材囊括其中,而且还选取了科幻小说题材,拓宽了狭隘的科技翻译的教学和实践内容,有利于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
第一章对科技英语及其文体特点、科技翻译标准以及适用理论、科技英语翻译技巧和科技翻译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并以《科学美国人》等科普类杂志上的英语原文为实践篇进行。第二章主要讨论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和文字方面的对比,并以科幻小说为专题进行实践练习。过去科幻小说中的很多科幻技术已经完全成为当今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或设备,如计算机、手机以及机器手在工业上的应用等,故此专题能为拓宽学习者视野,提高其学习兴趣。
从第三章到第十五章,每章分别从直译和意译、音译与形译、顺译与倒译、分译与合译、重组法、转译法、增译与减译、正反译法、替代法以及重复法等翻译技巧的定义、类型或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不同专业专题,如计算机、信息与自动化、电力、管理、材料、建筑、机械、农业、交通运输、环境、地质、测量、采矿、矿物加工、冶金、林业、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科技文献为翻译实践篇进行分析讲解。与其它翻译教材相比,《教程》在翻译理论上着墨不多,除一般性概念外,稍加了一些逻辑辩论;忽略了那些存在争议或只在英语学界存在的理论研讨部分;降低了《教程》的学习难度,使更多学习者能进行无障碍学习;精简了《教程》的文本结构,突出《教程》编写的工具性目的,具有现实性意义。
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分别介绍了科技英语论文摘要的特点、类型、常用句型以及科技英语中图形、位置的表达方式和翻译方法。第十八章就科技英语中数量、倍数的常见表达方式及其翻译进行了总结。本书所选的单句和语篇,多选自近3年内各专业领域资料,既侧重于专业性基础英语,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新视野,又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和现代科技前沿,为学生实现英语的工具功能提供新的体验。
《教程》在每章介绍基础翻译理论后,附上或选自国际知名刊物如Nature、Science 等的文章,或选自专业英语书籍的语篇,进行翻译实践。这些文章既涉及科学论文又涉及知识产权专利、操作说明书等。编者对节选文章中的复杂句和长难句做了详细的分析,书后附有参考译文。这不仅有利于读者学习科学期刊的语言风格,更有助于提高其用英语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和与外籍人士就专业技术进行沟通的能力。《教程》的出版,对科技英语的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然而,尽管编者尽全力进行编写创新,《教程》一书仍存在一些问题。
①排版问题。尽管《教程》在总体设计上把所有编写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合理而有创新,不过由于排版失误,导致目录导读与书中内容不一致,如目录页中缺少了“第一部分为理论篇、第二部分为技巧实践篇、第三部分为特殊应用篇”,这使得读者在阅读和使用时,容易丧失对全书把握的整体观。
②编写内容。《教程》内容覆盖面广、选材新,但因篇幅限制,各专业所选取的材料不够丰富,各章所附的常用科技词汇比较有限。对翻译专业学生或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即使学会使用这些词汇,也仍与用英语进行科研交流的行业人员差距甚大,因此,在词汇方面还需提供更多参考文献,方便自学。
从本质上说,科学是探索客观规律的活动,而语言仅是用于描述其内容的工具,不管使用汉语还是使用英语,都必须遵循符合客观事实的原则。然而,由于参编人员都只具有英语文学专业背景而缺乏专业背景,书中某些地方的译文,难免有失准确。例如:
原文:The two methods,overall least squares fitting and B-spline approximation,are both sensitive to noise because the former is based on the minimum sum of squares of geometric distance and the latter is based on pixel interpolation.[3]
译文:最小二乘法和B 样条优化逼近这两种方法,因为分别建立在几何距离平方的最小值和对像素插值的基础上,均易受到噪声的影响。[3]
对照原文初看,原译文似乎并无不妥。不过对专业人员而言,原译文显然欠准确。显而易见,这是因编者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所致,因为平方和的最小值与平方的最小值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建议改译:最小二乘拟合法和B 样条近似法这两种方法均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因为前者以几何距离平方和的最小值为基础,后者以像素插值为基础。
因此,为了确保译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翻译专业语篇时,今后还需要加强与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对译文进行修改润色,尽量避免科学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的意义损耗。
2 《教程》一书引发的思考
正如有识之士指出,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早已不限于文艺领域,涉及当代经济、科技等实用领域的翻译已上升为翻译实践的主体。[4]这就意味着,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如果要满足社会市场的需要,就必须进行一系列教学以及管理上的改革。而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正是这一系列翻译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事实上,重视翻译教材建设,重视翻译教学也是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培养翻译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2.1 重视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加强教材建设 翻译教材建设应该体现工具性特点。蔡基刚教授曾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选取富于精神内涵的材料作为课文”,这“只会使我们的外语教学脱离实际,变得毫无生气,使我们的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世界的需要”。换言之,“大学英语教材不应只是人文性和一般文化介绍,还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学科性。”[5]
“近十年来,有关语种互译的教材变得红红火火,如英汉翻译教程,包括正式出版和内部使用的不少于100 种,但重复多,创新少。”[6]如此重复编写教材,明显不利于翻译教学以及对翻译人才的培养。现在的翻译教材建设情况,与十多年前相比,无论从数量、质量、编写内容等方面都已有很大改观。不过,总的来看,翻译教材,特别是翻译硕士阶段的教材,基本仍以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居多,其编写内容跟职业翻译实践的关系并不密切。即使是科技翻译教材,情况也是如此,科技翻译的实用性、工具性未能凸显出来。
科技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其在国内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些高校把科技英语作为课程甚至是专业方向进行了设置。要开展好科技英语的教学,就必须建设合适的科技英语系列教材,并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学科性”的特点,这样教材建设才不会“忽视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需要,忽视社会需要”。[5]
科技英语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同专业如地质、采矿、冶金、材料、机械、电力、仪器仪表等都有各自的专业词汇。“科技翻译工作者要熟悉所服务的行业的基本情况和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英语能力只是科技翻译的一个要素和基本能力,如果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是无法正确的理解科技文献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讲话内容的。”[7]科技翻译工作者应该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杂家基础上的专家。[8]
《教程》正是基于社会的需求,学生个人的需求,在教材内容编写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把实用的翻译技巧与专业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无论例句还是语篇翻译实践或练习,都涉及到科技英语的十多个专业领域,启发学生站在学科前沿高度,深刻把握市场需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学习市场急需的技能,以适应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人才要求。因此,《教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翻译教材应具有工具性和实用性特的编写目的。
2.2 重视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应依托基于内容、重在实践的课堂教学 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一批具有知识性和学科性特点的高质量教材,同时还需要高质量高效率的翻译课堂教学。科技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翻译授课教师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绝不能偏离科技题材或其他应用性题材;而且还需要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翻译项目为导向,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社会化教学模式,即“将翻译课堂教学与社会翻译实践操作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翻译项目运作过程中,通过各种互动、合作式学习来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而构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9]。道理说一千遍不如亲自体验一次,与其灌输学生很多生硬的翻译理论,不如直接让学生进行翻译活动更有实际效果。这就要求翻译课堂的教学回归翻译实践的本质,重视社会翻译实践教学。
就翻译实践市场而言,科技英语翻译无疑具有巨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对翻译教育而言,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完整的、多层次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不过,科技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依然任重而道远。在科技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既应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也应重视社会的需求,并在加强翻译教材建设的同时,适当调整翻译课程的授课内容,建立以内容为依托、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的课堂社会化教学模式,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网上教学,指导学生处理翻译同类文本时,尤其是在翻译自己并不熟悉的专业领域题材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不会把学生培养成一批批的脱离社会需求的“学生产品”,而是将他们培养成为满足社会性和实践性需求的合格的科技英语翻译人才,从而全方位提高翻译教育质量。
[1]Byrne,Jody.Technical Translation:Usability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M].Dordrecht Springer,2006.
[2]翻译本科专业试点院校名单.翻译硕士专业试点院校名单[J].中国翻译,2011(2).
[3]任朝迎,李桂丽,刘芳.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 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J].中国翻译,2000(1).
[5]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6).
[6]许钧.切实加强译学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J].中国翻译,2001b,(1).
[7]杨会军.科技翻译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上海翻译,2006(2).
[8]谢小苑.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9]任朝迎等.课堂社会化教学模式初探-以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为例[J].中国科技教育,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