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及方法研究

2014-04-16刘晓华LIUXiaohua

价值工程 2014年11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腰鼓民俗文化

刘晓华 LIU Xiao-hua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延安 716000)

(The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 College of 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延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及方法研究

刘晓华 LIU Xiao-hua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延安 716000)

(The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 College of 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极具活力的重要因素,民俗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热潮。本文通过对延安民俗旅游资源全面的考察,着重探讨了延安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和方法,以期为延安民俗旅游发展的实践提供依据。

延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 延安民俗旅游资源分类

延安民俗旅游资源是因多种历史性因素积累下来的文化现象,能够真实、生动体现延安人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以及心理意识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反映了延安民众在漫长的岁月里艰辛创造的成果和精神世界不断衍变的轨迹。根据延安民俗事象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把其划分成四类:物质民俗旅游资源、社会民俗旅游资源、意识民俗旅游资源和仪轨民俗旅游资源(见表1)。

表1 安塞民俗旅游资源分类表

2 延安典型民俗旅游资源

2.1 民居民俗旅游资源 窑洞和山融为一体,冬暖夏凉,长年住窑洞的人普遍长寿,原因是窑洞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人居住,温度在10℃至29℃之间,相对湿度在30%至75%范围内,夏季室温比室外低10℃,冬季室温比室外高15℃。

2.2 食品及饮食民俗旅游资源 延安小吃有小米类、红枣类、南瓜类、荞面类、土豆类、野菜类、豆类和羊肉系列八个种类。总体特点是粗粮细作、一料多做、多料多做、营养健康。例如粗粮细做的洋芋擦擦,小米能制做闻名中外的米酒、米粥、油馍、蒸馍、米糕和各种粥类40多种,陕北风味小吃的主要特性就是三低(低糖、低盐、低脂肪)、二高(高蛋白、高营养)、一平衡(营养价值平衡)和微量元素多,长期饮用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2.3 节日民俗旅游资源 春节,正月初一,延安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扫窑糊窗、贴窗花。延安的庙会遍及城乡,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各处庙观香客云集,进香还愿者络绎不绝,山上山下遂成闹市延安乡间的小庙会,转庙会更是有趣。延安有“正月里来忙两班”的说法。

2.4 民间歌舞民俗旅游资源

2.4.1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最先作为驱邪的打击乐在社会上流行,以后又作为助阵的声乐用于战争。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为欢度佳节、庆祝胜利和丰收的民间艺术活动。由于延安地区的风土人情,宗教习俗,文化积淀和延安人的性格情怀,腰鼓得以在延安根深叶茂花红果硕。腰鼓越来越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睐,堪称“中华一绝”。

2.4.2 信天游 信天游内容丰富,形式众多,大多讲究上下两句联贯、对称。它是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自编自唱的歌曲。一般都是老百姓即兴演唱,然后流传下来的,经过不断加工成为地道的民歌的。延安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泥土气息,演唱形式多样、演唱题材较为广泛,而且旋律优美高亢。加之歌曲是即兴创作的,所以通俗易懂,紧密联系生活,经久不衰。

2.5 工艺民俗旅游资源

2.5.1 剪纸 剪纸代代相沿,民俗文化积淀很深,寄情寓意,颇有讲究。从1980年开始,已经从传统用途中独立出来的民间艺术,很受海外人士的青睐。民间的1000多幅剪纸已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馆收藏,其中《延安人民的怀念》大型现代剪纸,被毛主席纪念堂永久收藏。许多国外人士纷纷购买收藏,人称“具有生命力的陕北高原山菊花”。

2.5.2 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被国外艺术家誉为“东方毕加索之作”。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造型、技巧、色彩以及现代绘画意识综合创新的艺术形式。注重表现意境的神态,反映自己的感情,把现实美与理想美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思奇特,夸张,神态生动。构图上以情和意为主、以神为美,夸张、简练,作品多刚柔虚实、粗犷细腻,变化丰富,古朴沉稳,清新浓艳而不失典雅。

2.5.3 民间泥塑 它源于面花,广大妇女在捏百花时,从来不考虑透视比例,不求其样,从不细雕细刻,全靠她们平日对生活的认识,感觉和各自的审美意识,凭借灵心巧手,抓住既能表现其特征,又能表现其神韵的特点去塑造形象。

2.6 交通和婚俗旅游资源

2.6.1 独特交通工具 陕北高原到处都是:山岔岔、圪梁梁、沟洼洼、塬畔畔,没有平路大路,毛驴就派上了用场。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毛驴,人出世、人离世、人出门——交公粮、买余粮、买农林产品、拉货物,上大学、打工、游子外出,乡人总要用毛驴拉着鼓鼓囊囊的行李往车站相送。生活少不了驴,艺术离不开驴。

2.6.2 婚礼习俗 延安男女结婚时,迎亲队伍十分壮观。迎亲队伍敲吹着唢呐,打着鼓镲,新娘和女眷骑着新郎家的毛驴进村到新郎家中。迎亲队伍走进院子,鞭炮齐鸣,唢呐高奏。新娘踩着毛毡进入洞房窑,司仪待新娘入窑后便宣布拜天地。拜完天地,新娘新郎抬上米斗进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一位老年婆姨为新娘梳头,一边梳一边唱,唱完后把新娘子头发盘成髻子挽起,最后叫二人喝交杯酒,开始闹洞房。

3 延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与方法

延安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征鲜明,但是开发利用率不高。因此在旅游业发展大好的形势下,需要加强对延安地区民俗资源的发掘和整理,这样能够利用潜在的资源,使社会经济效益发展转变。延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可考虑采取以下模式进行:

3.1 静态开发

3.1.1 民俗观赏开发 建立民俗博物馆。按照节约和保护的原则,参考其他国家、省区的经验,在民俗资源典型的地区直接利用自然村落建立原生态民俗博物馆;利用原有的文化馆的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多样化展示民俗特点,进一步完善和扩大规模,以配合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民俗博物馆要以保护资源为目的,以弘扬文化为主题,以突出特色为手段,同时坚持保护性、特色性、文化性、经济性、参与性的原则。政府部门应组织专家进行抢修、收集、鉴定各类民俗文物,在各建馆处尽可能多地保护好文物,做好维修、复制工作。做好史料、文献征集、整理、录音、录像工作,对有技艺的工匠、艺人和熟悉当地历史文化特性的有关人士,要集中进行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培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同时要培训好有关服务人员、工作人员、提高员工素质,为博物馆发展奠定良好的软环境[1]。

根据延安地区目前的经济状况、客源市场、资源特色,游客对民俗旅游的兴趣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现实,延安民俗村的建设应针对各地的自然村落,如对安塞的谭家营、冯家营和侯沟门它们的特色进行开发,使得真正的民俗得到保护和利用。在开发中还要选取民俗事项中典型的并且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村落进行集中保护,通过展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来吸引游客。如这三个民俗村在具体的开发中应突出各自特色,谭家营的腰鼓手是安塞的顶级高手,冯家营有年龄最长的腰鼓手和古色古香民居;侯沟门有主席的莅临和生态农业。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样才能对民俗文化进行真实的艺术展示;也要贯彻参与性原则,让游客能真正体验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真正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模拟民俗村一般都是在城市的周围,既弥补了城市旅游资源的缺乏,也为丰富旅游资源市场提供了新思路,也是保护民俗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根据延安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延安附近建模拟民俗村,体现黄土风情休闲原汁原味的民俗氛围,生动地把民俗特征和民俗文化完全体现出来。

3.1.2 民俗商品开发 在民俗旅游资源中,有很多民俗事象可以开发成旅游商品。民俗商品集使用价值、纪念价值、文化内涵、审美功能于一身,往往使旅游者回味悠长,经久不忘。能够进行开发的民俗商品包括剪纸类、农民画、腰鼓类、紫砂陶艺、布堆画、陕北小米、陕北荞麦、名贵杂豆、红枣、羊肉等,它们是民俗旅游的主要对象,在增加旅游收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俗商品的开发要坚持做到具有特色、文化内涵深厚、易于携带,切忌雷同和低品位开发。

3.2 动态开发 民俗旅游资源动态主要是指开发旅游从业者用民俗构建旅游活动的空间,让旅游者参与民俗旅游产品和民俗旅游商品的一种生产过程的活动。它具有三种具体的开发模式:即民俗活动开发、民俗服务开发和与时俱进开发[2]。

3.2.1 民俗活动开发 民俗活动开发贯彻参与的原则。这样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当地人的歌舞、饮食、竞技、游艺或采摘果实和其他的生活劳作、游戏活动,这样能够更加了解到当地的民俗风情,从而多渠道地体验民俗旅游产品和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多丰富的旅游收获,能够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旅游满意度。延安有许多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民俗活动,如各种节庆活动、腰鼓等。可以教游客学唱民歌、打腰鼓、学剪纸,做一次陕北的新郎、新娘,这些都是可以开发成参与性强的动态产品。

①节庆民俗旅游。民俗旅游节庆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旅游者通过观赏或亲身参与到当地的民俗节庆活动中,亲身感受当地民俗文化,以此获得丰富的旅游享受。而且延安节日庆典较多,因此旅游行业可以利用节庆活动开展节庆民俗旅游。延安近年来开展了节庆旅游,如陕北过大年、民歌大赛、摄影大赛等,为延安旅游的发展增添了色彩。在此基础上应不断地创新,如安塞腰鼓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可以围绕腰鼓做文章,不仅让游客随时可以欣赏同时可以参与其中。

②歌舞游。延安有着丰富地歌舞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民俗的特色之处。将这些资源有效融合到一起,就会更好地调动游客积极性和参与性,也能为游客营造旅游艺术环境。

3.2.2 民俗服务开发 民俗服务开发是指按照民族或地域地传统更加丰富的礼仪、游艺、社交、商业等民俗活动的规程,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民俗服务主要是为了让旅游者能够随时随地体验到当地的地域民俗风情,让其在直观亲切中感受到民俗旅游的乐趣,可以为旅游者观赏、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提供更好的舞台。如陕北民歌多位即兴创作,紧密联系生活,在接待过程中服务人员着陕北特色服饰,不同场合不同旅游者唱着不同的民歌提供特色服务。

3.2.3 与时俱进开发 民俗事象本身就具有变异性特征,经常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俗旅游市场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与时俱进开发就是根据民俗事象和市场的变化进行民俗资源开发,不断调整民俗产品和民俗旅游商品的形式、内容与类型等。延安民俗旅游在开发中要不断探索适应自身的民俗旅游开发形式,不断调整民俗旅游产品和民俗旅游商品的形式、内容和类型,在原有的民俗旅游活动中补充新鲜元素,开发新的民俗旅游资源。

[1]钟声宏.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J].2001.

[2]邱扶东.民俗旅游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12月1版:131.

[3]马耀峰,陶丽莉.延安旅游开发的SWOT和CIS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4]葛莉珍.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方略浅探[J].商业研究,2009(01).

[5]刘蓉.陕北历史民俗文化研究综述[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On the Method and Mode of Exploitation of T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in Yan'an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are most important and active factors in tourism resources.Nowadays,the folklore tourist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modern tourism.This paper,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mprehensive tourism resources of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in Yan'an,emphatically discusses its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methods,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in Yan'an.

Yan'an;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mode of exploitation

刘晓华(1977-),女,陕西西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F59

A

1006-4311(2014)11-0206-03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腰鼓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啊,腰鼓山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