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

2014-04-16王向武乐清市柳市镇第六小学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1期
关键词:师范生整体数学

王向武/乐清市柳市镇第六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

王向武/乐清市柳市镇第六小学

“整体教学”是顺应社会发展新形式下教育教学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进步性。这项教学方法可以促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更好的教学手段,培养出更多的国家栋梁。

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整体教学;实践

整体教学可以理解为学校老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工具,并且引导其更好的使用学习的工具,从而具备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高效的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整体教学使学生除了掌握知识、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的现状与实施整体教学的意义

小学校园中岁数稍大的教师往往更受到学生的欢迎,究其原因,除了授课的经验比较丰富以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觉得学习的过程更加轻松,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讲课的过程中得到学生的反映比较好,学生愿意听课。而年轻一点的或者刚刚踏入教师这一岗位的实习老师,往往在授课过程中收效不高,当然由于这类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只掌握了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出现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但是由于以后都会从事教师这一行,所以实习老师必须积极总结授课经验与方法,才能得到更快的进步。通过分析这一现象,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实习师范生学到的理论没有机会更多的与实践结合,导致其而且在讲课的过程中,除了教授这门学科的的知识以外,没有加入教育方面的培育,没有对教学与教育之间做到更好的融合,而且实习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比较零散,没有针对性,长篇大论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最不愿意听的,而且讲授知识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难易程度没有做到很好的分离,学生对知识无法更好的理解记忆。整体教学的方法是针对这一现象研究出来的解决办法,下面我们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实践来分析整体教学的好处。

二、整体教学中的课程整体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一般包含课程理论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学习理论知识三部分内容。课程理论可以促使师范老师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增强教师碰到问题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实习师范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能力。整体教学尊重学生素质存在差异性这一特点,整体课程是在讲授过程中尊重整体学生,讲授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范围内的课程,这就要求师范老师必须对一班的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考察,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不是单单的讲授知识,不能单单把上课当做完成任务,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有的学生反应稍慢,教师如果不能把让整体学生都理解掌握知识当做授课原则的话,授课质量与收效是非常不合格的。实行整体教学中的整体课程这一方法首先是提高了老师的整体素质,这样培养出的整体学生才能有更高的水平。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可以运用情境式学习、典型案例式学习,多举例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主的学习。同时整体教学要求教师除了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应该多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更有利于制度出整体的课程,从而使一个班分类出的整体人即是全体人。

三、“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的实施

1.选择教学设计的典型课题。向师范生示范的教学设计课题一般综合三个维度来选择,以使师范生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一是兼顾小学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关键内容,二是突出小学数学新课程中强调的几个核心概念,如数感、符号意识、估算能力等,三是课型全面,既有新授课,又有复习整理课以及加减法奠定基础等重要内容。

2.组建学习共同体。由于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运用教育学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数学学科知识,需要借鉴小学数学教师的实践经验,因此,学习共同体包含大学教育学各学科教师和数学学科教师、小学数学教师和师范生。其中,师范生分组形成多个教学设计团队,并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责任感强的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是师范生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教师,为师范生提供各自学科领域中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在共同体中展开的整体教学可以在学校周边的实践基地中进行。

3.提供课程材料。教师在学期之初分发课程材料,师范生提前几周开始准备。课程材料一般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第二部分是学习材料、相关信息及研究性学习框架;第三部分是交流讨论的要点和成绩评定的标准、课程材料等。通过准备既预习了材料,也为授课做了更充分的准备。

4.分工合作与交流。各设计团队认真阅读课程材料,明确各项要求,并进行分工与合作。一部分人可继续在校内广泛查找、充分理解资料,一部分人要到校外了解小学生的情况,借鉴小学数学教师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要在小组中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形成符合要求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展示成果,进行班级交流,教师要注意在学生的讨论中及时总结理论要点,引导师范生在集体备课中分享同伴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学习成绩评定。按预先出示的标准评定小组成绩,小组成绩即为每个成员的成绩、成绩评定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设计成果评定,其中“三维教学目标清晰且具体可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能引导学生有效参与”等几个指标各可以进行加分。第二部分为小组讨论表现评定,其中,正确理解材料,对学生和学习内容的分析准确等几个指标也是加分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想要更好的实践,需要从选择教学设计的典型课题、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课程材料、分工合作与交流、学习成绩评定等等过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要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必须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累计经验,培养师范实习生的学习研究精神,不断创新不断改革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论”课堂中整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分析了实践的方法,希望可以为这项工作更好的展开,在更多的课程中展开提供有益帮助。

[1]唐荷意.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2010 (09).

[2]杨起群.在新视野下对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思考--以“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为例[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3).

[3]向葵花.小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J].师资培训研究.2004(04).

猜你喜欢

师范生整体数学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