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变轨态势
2014-04-16黄志凌
黄志凌
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怎样判断当前经济阶段,国内外的认识分歧很大。既有持续震荡下行说,也有正在筑底即将反弹说。但是,如果我们对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增长轨迹进行冷静分析,就会发现经济增长似乎已经步入新的轨道。
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上升通道,时间长达27个季度。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环境剧烈变动,GDP增长在2008~2011年经历了较大波动,从2007年第四季度的14.2%快速下降到2009年第一季度的6.6%,随后虽因大规模刺激政策回升到2010年第一季度的12.1%,之后开始继续下降到2012年第一季度的8%以下。从2012年第一季度至今,GDP增速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7% ~8%,中国经济增速的轨道已发生明显转换,从连续上升、大幅波动进入较为稳定的中高速增长区间。我们把时间再延伸到1980年至今,中国经济有三次明显的加速期,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1981~1984年)、90年代初(1990~1992年)和21世纪初,三次加速期后都伴随着一段时间的调整(1984~1990年、1993~2000年、2008~2011年)。与这三次加速期相联系的事件分别是改革开放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南方讲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认、加入世贸组织;但与前几次不同的是,2012年以来经济增速并未继续向下调整或转入加速期,而是在一个区间内保持平稳。
经济增速的这种趋势性变化,是国际与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主要经济指标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中长期趋稳的积极变化:一是经济增速回调过程中就业保持稳定,就业总量对增长放缓的容忍度有所提高;二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呈现走稳趋势;三是企业并未随GDP增速下降出现大范围亏损;四是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在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稳步提升。另外,宏观调控方式的变化,尤其是给出增长率下限指引,有利于社会各方形成较为合理的增长预期。考虑到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近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未来3~5年间预计经济增速仍保持在7% ~8%,同时伴随的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若能够维持适度的投资强度,优化消费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这个增速仍是健康的、相对可持续的,有利于未来10~15年经济稳定发展。
(田风摘自《中国金融》2014年第13期〈半月刊〉《经济增速换挡期的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