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研究述评

2014-04-16党国英

经济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国家经济

文/党国英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一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否会促进经济增长、其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如何,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下,加强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对于“南北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和区域,其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区间有何异同,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和探索,将会不断推动知识产权经济学的前进步伐。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应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效果如何,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Solow(1957)提出了用于确定劳动、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表明经济增长对技术水平的依赖要求对技术产权及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自此学术界展开了关于技术制度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

(一)积极影响

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果是多面的。部分学者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能够激励创新,减少后续创新的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增长。Gould&Gr⁃uben(1996)利用1960~1988年100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且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在开放经济体国家更显著。Thompson&Rushing(1999)进一步采用似不相关回归(SUR)方法,对55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71~1990年的数据进行扩展分析。结论显示只有在相对富裕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才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继而对促进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Gancia&Bonfiglioli(2008)利用1965~1990年间5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封闭经济体国家,在开放经济体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更显著。Theo S.Eicher&Monique Newi⁃ak(2013)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贝叶斯估计方法解决各国收入阶段内生性和模型不确定性问题,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是基于研发的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适度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影响,物质和知识产权都是影响各国收入差异的重要决定要素。

(二)消极影响

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确定具有正相关性,时常呈现负相关的关系。部分学者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降低国家间资源分配的效率,削弱市场竞争,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会阻碍经济增长。Helpman(1993)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南北国家”创新的影响,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短期内会加快创新速度,长期则会降低创新速度。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CIPR,2003)主张,在大多数科技基础设施弱的低收入国家,TRIPS标准不是经济增长的显著决定因素,相反弱知识产权保护往往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Furukawa(2007)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在无成本模仿的内生增长模型中不会提高经济增长,增强的保护通过增加垄断部门份额对经济增长有着负面影响。Adams&Popov(2010)实证研究发现,较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扩散具有强烈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经济增长。

(三)不确定性影响

有些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该国初始经济发展水平。Thomp⁃son&Rushing(1996)采用阈值回归方法,对112个国家1970~198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初始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知识产权保护才对其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产生积极影响。Falvey(2004),Foster&Greenaway(2006)等认为,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它对低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面的、显著的,但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未必。尽管在高收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新技术流入低收入国家,可是中等收入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抵消减少模仿范围的损失,不利于经济增长。Janjua&Samad(2007)实证研究结果不支持知识产权与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联。虽然专利代表创新的一种激励机制,但它也能降低某些发明者的创新力,减少知识的溢出,这两方面结合表明专利保护与产出增长之间呈凹形曲线的关系。许春明(2009)进一步指出,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复杂性和两面性,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增长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Shen(2010)认识到,太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既不利于中国提高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地方经济增长。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几乎与知识产权制度关系不明显。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较强的知识产权制度,但是其经济却长期陷入增长陷阱。

总之,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国民经济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能否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一直备受争议。在理论上,一个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力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不明晰的,反映出获得技术的各种不同渠道和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知识产权的不同重要性。

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

多数文献验证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或间接影响,然而这些文献仅仅表明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不同经济效果,并没有进一步分析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和知识产权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动力,技术进步来自于通过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来获取利润的活动,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技术创新主要体现为研究与开发(R&D),技术扩散(转移)的途径主要包括外国直接投资(FDI)、国际贸易和技术许可,两者共同促进了技术进步,从而引起经济增长。许春明认为,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并非为经济增长生产函数中的要素,而是通过作用于研发活动促进技术创新以及作用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和技术许可影响技术扩散,进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

由于技术创新是经济水平能够持续增长的源泉,而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经济学家格外加强了对这两者关系的研究。

Kanwar&Evens(2003)直接检验了知识产权制度是否促进了R&D支出,他们对32个国家在1981~1995年期间的数据进行面板模型估计,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R&D投入占GDP的比例具有积极且显著的影响。Schneider(2005)对知识产权保护、高科技进口以及FDI对创新和人均GDP增长率的重要性进行了检验,对47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70~1990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表明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显著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在发达国家对创新具有积极影响,而在发展中国家影响却是消极的并且常常是显著的。Chen(2005)等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呈正相关关系。Branstetter(2006)针对12个发展中国家1982~1999年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的增强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不存在显著影响。All⁃red&Park(2007)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U型的变化关系,而在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Parello(2008)认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够鼓励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人员开发新的技术,从而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基础。吴凯等(2010)在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在开放经济体中的效果时,考虑了R&D活动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使用R&D知识存量作为R&D活动的代理变量,实证得出在开放经济体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知识存量对经济增长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王华(2011)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总体上有利于一国的技术创新,但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取决于该国的初始保护力度,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仍成立。

(二)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扩散

理论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扩散的影响是不明确的,应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环境。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限制技术扩散,因为知识产权禁止他人使用专有的知识,知识产权权利人因强化的市场控制力而降低产量、提高价格,从而减弱了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又能对技术扩散产生积极作用,因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通过增强贸易、FDI、技术许可促进技术扩散。大部分关于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扩散影响的研究都是针对一个技术扩散的路径,检验在该路径中知识产权制度是否影响了活动量,如果是则可以推断知识产权制度影响了技术扩散。

1.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Helpman(1993)在Grossman和Helpman(1991)南北贸易技术扩散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创新、模仿和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从国际贸易角度开创性地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了北方国家的贸易条件而恶化了南方国家的贸易条件,从而使得南方国家遭受损失。Yang,Keith E.&Maskus(2009)通过模型分析了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或许能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能力,以便打破出口市场。高生产技术的北方企业借助当地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选择出口或技术许可方式把技术转移到南方市场,南北企业在双方市场进行古诺竞争。研究结果发现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将增加通过技术许可的技术转移,并减少南方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其出口。如果南方具有较高(较低)吸收能力,其福利水平将会增加或降低,然而过渡知识产权保护会减少竞争和社会福利。Dinopoulos&Segerstrom(2010)构建了一个跨国公司和经济增长的南北贸易模型来分析发展中国家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效应。模型中北方企业发明新的高质量产品,跨国公司转移生产技术到南方,南方企业通过跨国公司模仿产品生产。结果显示南方国家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如采纳和实施TRIPS协议)导致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率的持续增加,北方跨国公司驻南方机构研发量持续增加,南北工资差距不断减少,北方创新率呈现短暂上升。

2.知识产权保护、FDI与经济增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产生的FDI经济增长效应研究主要集中于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技术行业FDI流量和质量的影响,不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特征差异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影响的最终效果有所不同。Bos⁃co(2001)通过对东欧12个国家的数据研究显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但能够影响FDI流量,还能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Yang&Maskus(2001b)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产业FDI决策的影响也不同。相对来说,纺织服装业、简单的电子产品加工业、餐饮业等低技术商品和服务的投资较少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而与此相反,医药、化工以及软件业等知识含量比较高的产业,其产品和技术更容易被模仿和复制,因此也更关心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Nunnenkamp&Spatz(2004)研究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会影响FDI流量,而且还会影响流入东道国FDI的质量,并且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FDI的影响取决于产业特征和东道国经济特征。朱东平(2004)运用修正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企业所构成的寡头垄断产量竞争模型分析表明,在发达国家的研发企业活动具有溢出效应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企业是否对发展中国家从事FDI,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优势的大小以及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大小。杨全发和韩樱(2006)通过构建一个三方参与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来分析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于FDI的影响。分析结论显示,对于东道国而言,提供适度而且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仅可以增加FDI的流入量,而且还可以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从而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Lee Brans⁃tetter&Kamal Saggi(2011)构建了一个创新、模仿和FDI都是内生决定的南北产品周期模型。模型中南方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增强减少了其模仿率、增加了FDI流入。增加的FDI流入不仅补偿了南方模仿生产的减少,还增加了南方商品在全球市场的比例份额。跨国公司支付比南方模仿者更高的价格,南方工人的真实工资增加而北方工人的则降低。Mila Kashcheeva(2013)通过理论预测发现,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福利含义是不明晰的,主要取决于FDI在知识产权政策改革国家的流量程度。利用动态面板技术以1970~2009年103个国家为样本,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增长的影响是否因FDI水平而有所不同。研究发现,虽然大部分国家FDI与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但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却减缓了发展中国家FDI的增长效应。

3.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许可与经济增长。Gui⁃fang Yang&Maskus(2001a)在一个内生产品周期的动态一般均衡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了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的关系。在其模型中,技术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是通过技术许可而实现的,并且使用北方国家资源从事技术许可活动。研究结果表明,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增加了技术转让者的租金份额,减少了转让合约的成本,当用于R&D的资源更多时,技术转让和创新的回报率都将上升,因而创新和技术转让都会增加。Smith(2001)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技术许可的影响取决于东道国的模仿能力。在模仿能力低的国家或地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提高许可方的租金。在模仿能力高的国家或地区,专利保护增强有助于对非子公司进行技术许可。Tana⁃ka&Iwaisak&Futagami(2007)利用质量阶梯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研究发现如果知识产权保护大大降低了许可的谈判成本的话,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创新和技术转移。Kanwar&Sunil(2012)利用发展中国家在TRIPS协议后的数据,借助能更好解释专利执行和实施环境的综合性专利保护指数,研究了加强专利保护对技术许可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强专利保护增加了专利税和技术许可费,意味着有更多的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TRIPS协议后专利保护指数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其他条件不变时,专利保护指数变化解释了美国TRIPS协议后样本期因技术许可增加的25亿~32亿(2000年为基期)美元。

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下的经济增长

自1994年TRIPS协议签订以来,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如何影响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是实行国际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还是实行南北有异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以及世界整体福利的增进等问题展开的相关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

既有的大量文献(如Fishman&Saggi,2011)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讨论了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对北方创新以及南北双方总体福利的影响,假设南方劳动用来创新的效率比北方低很多,南方厂商只有模仿没有创新,因此这些模型只是讨论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北方创新的影响,忽视了知识产权对南方厂商自主创新的影响。事实上,尽管模仿活动在南方很盛行,经验却表明南方厂商有大量的自主创新活动。Angus C.Chu(2011)利用中国代表南方国家、美国代表北方国家,构造了一个异质性家庭的N-S增长理论模型,分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及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在N-S模型中,任何一个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会增加两国的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郭春野等(2012)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南北双方的总体效应依赖于南方的初始技能劳动水平和由北方创新性质导致的市场结构。在垂直创新(阶梯式创新)的寡头市场,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并不激励南方自主创新,对南北双方都造成伤害。在水平创新(产品多样性创新)的垄断竞争市场,当南方技能劳动短缺时,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只是在短期有利于南北双方,但并不激励南方自主创新;当南方技能劳动充裕时,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激励南方的自主创新,并在长期对南北双方都有利。张熙鸣(2012)基于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选取对创新者和模仿者的激励,在TRIPS框架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研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取决于一国现阶段的技术水平与全球技术水平的差距,该国目前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接近于该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理想值,技术进步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越偏离该值,则技术进步率和经济增长率越低。

四、适度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和各技术转移渠道的影响来实现的,而知识产权保护对各技术转移渠道的影响是综合、多方面的。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存在非线性特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所需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和类型应该有所不同,从而存在“最优知识产权保护”。

(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

Maskus&Penubarti(1995)通过对99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线性关系那么简单。典型为当经济发展水平从最贫穷的阶段过渡到有一定技术模仿能力的中等收入阶段时,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Thompson&Rushing(1996)实证研究发现,专利保护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实行的专利保护制度并不能明确地促进经济发展;而在经济发达国家,专利保护可以更加有利地促进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Ginarte&Park(1997)选取了从1960年到1990年的110个国家的数据,构建了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他们的研究表明,不管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R&D、市场环境和国际一体化程度等其他因素可以作为分析各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差别的因素。Horii&Iwaisako(2007)研究得出,过强的知识产权保护会阻碍技术创新,并提出适度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观点。Horii等(2007)证明激励创新需要一个适度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过强会阻碍经济增长。

(二)知识产权保护类型

以前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都基于专利保护指标进行度量,没有对保护创新的工具本质展开论述。Kim,Lee,Park&Choo(2012)利用宏观国家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发明和实用新型两类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不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类型应该有所不同。在高收入国家主要依赖内部R&D及对应的发明专利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来影响经济增长;在中低收入国家主要依靠技术外溢及对应的实用新型专利来增加创新和经济增长。其利用韩国1970~1995年的企业数据实证结果显示,在高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发明专利更能促进企业增长;在低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有非发明专利企业增长高于无非发明专利企业、非发明专利企业对于企业增长更为重要,实用新型创新是企业未来产生发明专利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最优知识产权保护

国内学者董雪兵等(2012)通过构建包含专利权、版权和商标权的综合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测算了1985~2010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利用中国转型期经验数据,运用动态建模方法实证研究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短期内较弱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则有碍于经济增长;在长期均衡的状态下,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确实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李平等(2013)在构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衡量指标的基础上,借助内生门槛检验方法检验中国自主研发及三大国际技术引进路径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门槛值及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区间。结果证实了倒U型关系假说,并认为各创新源泉按贡献度大小依次为自主研发、专利申请、进口贸易和FDI;按最优知识产权门槛值大小排列依次为自主研发、专利申请、FDI及进口贸易,并得出中国目前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区间大致为(1.65,3.11)的结论。

五、结论

通过对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两者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过程。先从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可能存在正面积极、负面消极及不确定性的经济效果到相互作用的内在传导机制;再从TRIPS协议框架下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增加对南北国经济增长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到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及中国的不同区域,存在着不同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纵观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整个研究历程可以看出,理论研究逐步从国家宏观层面向中观区域和产业层面、微观企业层面深入展开;实证方法上也从静态横截面、面板样本向动态计量模型切入。笔者认为,今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增长效应研究进行拓展。

1.在TRIPS框架下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受WTO和WIPO等外部力量的驱使,因而大部分学者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过程中,把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变量视作外生变量处理。实际上,考虑知识产权保护的内生性,使发展中国家游走在TRIPS协议外生给定的发展路径的边缘时,如何尽量选择内生化的知识产权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2.尽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一定条件下能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带来潜在的长期收益,使得发展中国家产生动态效率的提升,但其实施往往需要付出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如何衡量知识产权保护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总效用,有待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研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净收益及社会福利的影响问题。

3.如何在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下,测度不同区域来自技术创新及通过国际贸易、FDI及技术许可三种技术扩散路径所引致的技术进步贡献度?如何依据各区域不同产业、行业经济发展的特征,科学合理地制定适宜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1]Robert M.Solow.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39,No.3,Aug.1957.

[2]Gould,D.M.and W C.Gruben,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48):323-350.

[3]Thompson,M.A.and F W.Rush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atent Protection on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96,(21):61-79.

[4]Gancia G;Bonfiglioli.A North-South trade and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2008(02).

[5]Theo S.Eicher,Monique Newiak.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s development determinants.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13.

[6]Helpman Elhanan.Innovation,Imitation,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Econometrica,1993(61):1247-1280.

[7]Yuichi Furukawa.The protectionof intellectual endogenous growth:Is stronger always better?Dynamics&Control,2007,31:3644-3670 property Journal of rights and Economic.

[8]Adams.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nnovation,and Economic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2010(06).

[9]Thompson,M.A.and f.W.Hush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atent protection on economic growths[J].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96(2l):61-79.

[10]Rod Falvey,Neil Foster,and David Greenaway,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Growth,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0(4),700-719,2006.

[11]PZ Janjua,G Samad.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case of middle income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Pakistan Development Review.2007.

[12]许春明,单晓光.论知识产权制度功能的有限性[J].科学学研究,2009,(05).

[13]Guobing Shen.Nominal level and actual strength of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under TRIPS agreement.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2010.Vol.3 Iss:1,pp.71-88.

[14]Kanwar,S.and R.E.Evenson,Do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pur Technological Change?Oxford Economic Papers,2003,(55):235-264.

[15]Schneider,P.,International Trade,Economic Growth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Panel Data Study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5,(78):529-547.

[16]Chen Y M;Puttitanun T.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2005(02).

[17]Branstetter,R.Fisman,C.Foley Do strong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creas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Empirical evidence from US firm-level panel dat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1(2006),pp.321-349.

[18]Allred and Park,2007 B.B.Allred,W.G.Park,The influence of patent protection on firm innovation investment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13(2007),pp.91-109.

[19]Carmelo Pierpaolo Parello,A north-south mod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skill accumula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ume 85,Issues 1-2,February 2008,Pages 253-281.

[20]吴凯,蔡虹,蒋仁爱.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果—基于开放经济体国家的面板数据[J].系统管理学报,2010,(8).

[21]王华.更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技术创新吗[J].经济研究,2011,(增2).

[22]Lei Yang,Keith E.Maskus.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xpor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90(2009)231-236.

[23]Elias Dinopoulos,Paul Segerstrom.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multinational firms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92(2010)13-27.

[24]朱东平,外商直接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福利[J].经济研究,2004,(1).

[25]杨全发,韩樱.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策略[J].经济研究,2006,(4).

[26]Lee Branstetter and Kamal Saggi.2011,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e Economic Journal,121(September),1161-1191.

[27]Mila Kashcheeva.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growth.Oxford Economic Papers(2013),1 of 22.

[28]Yang Guifang and Maskus,K.E.,2001a,"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Licensing:An Econometric Investment."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u.137,nn58-79.

[29]Smith P.J.,2001,"How do Foreign Patent Rights Affect U.S.Exports,Affiliate Sales and Licens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5,pp411-439.

[30]Tanaka,H,International T.I.Iwaisako,and K,Futagami.,2007.Technology Through"Dynamic Analysis of Innovation and Transfer of Licensing."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73,pp189-212.

[31]Kanwar,Sunil.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Licensing:The Cas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2012.

[32]Angus C.Chu,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Effects on growth,welfare and income inequality,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33(2011)276-287.

[33]郭春野,庄子银.知识产权保护与“南方”国家的自主创新激励[J].经济研究,2012,(9).

[34]张熙鸣,在Trips框架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2,(10).

[35]Maskus,K.E.,Penubarti,M.,I 995,"How trade-related 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39,pp 227-248.

[36]Thompson,M.A.,Rushing,F.,1996,"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atent Protection on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21,pp 61-79.

[37]Juan C.Ginarte a,Walter G.Park,Determinants of patent rights:A cross-national study.Research Policy 26(1997)283-301.

[38]Horii,R.and T.Iwaisako,"Economic Growth with Imperfect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Journal of Economics,2007,90(1):45-85.

[39]Kim,Lee,Park and Choo.Appropri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ountri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Research Policy 41(2012)358-375.

[40]董雪兵等,转型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增长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2,(8).

[41]李平,宫旭红,齐丹丹:中国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区间研究—基于自主研发及国际技术引进的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13,(3).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国家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把国家“租”出去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