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苑珠林校注》拾零

2014-04-16

江海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藏经云气沙门

王 东

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鄙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

1.“晋庐山七岭同会于东,共成峰崿。其崖穷绝,莫有升者。晋太元中,豫章太守范宁将起学馆,遣人伐其山。见人著沙门服,凌虚直上。既至则回身踞其峰,良久乃与云气俱灭。时有采药数人皆共瞻睹。当时能文之士,咸为之兴词。沙门释曇谛《庐山赋》曰:‘应真凌虚以踞峰,眇翳景而入冥者也。’”(《敬僧篇》,p.631)

按:“应真凌虚以踞峰,眇翳景而入冥”,从韵文的角度来看,不符合对文的格式。“眇翳景而入冥”夺一字。《艺文类聚》卷七“宋支曇谛《庐山赋》”:“应真凌虚以踞峰,眇忽翳景而入冥。”(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34页)大正藏本《法苑珠林》亦作“应真凌虚以踞峰,眇忽翳景而入冥。”可见,“眇翳景而入冥”夺一“忽”字。“眇忽”,义为“隐约貌”,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眇眇忽忽,若神之仿佛。”“应真凌虚以踞峰,眇忽翳景而入冥”中:“应真”,佛教语,义为“罗汉”、“得真道之人”。“凌虚”,凌空。“踞峰”,盘踞峰顶。“眇忽”义为“隐隐约约”。“翳景”义为“云彩”、“云气”。“入冥”,融入苍穹之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僧人凌空直上,盘踞峰顶;隐隐约约的与云气一起消失在苍穹之中”,与“见人著沙门服,凌虚直上。既至则回身踞其峰,良久乃与云气俱灭。时有采药数人皆共瞻睹”,正相符契。

2.“南向拜者,谓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叹之。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当从后称誉之。”(《致敬篇》,第647页)

《校注》:“‘叹’字原作‘难’,据《高丽藏》本改。”

按:不烦改作“叹”。“敬难”为一词。“难”通“戁”,恭敬。《礼记·儒行》:“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下》“居处齐难”条:“《儒行》:‘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郑注曰:‘齐难,齐庄可畏难也。’引之谨案:难读为戁。《说文》:戁,敬也。……齐难与恭敬义亦相近也。郑曰齐庄可畏难,殆失之迂矣。”(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0页)可见,“敬难”为同义连文,表“恭敬”、“尊敬”义。佛经中屡见,如后汉安世高译《七处三观经》:“何等为多与?当如上头说,亦从父母得爱敬难,兄弟亦敬难,妻子亦敬难,儿从奴婢亦敬难,知识边人亦敬难,五种亲属皆敬难。”(《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第878页)三国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卷下:“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不能自知,为恶无耻,自以强健欲人敬难,不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作善,难课降化……”(《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第276页)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祇律》“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九”:“诸比丘言,世尊制戒,不听同食处,食前食后不白。比丘行至余家,我等与诸梵行人同食,共住敬难,故不敢数白。”(《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第389页)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五分律》“第三分初受戒法中”:“和尚自然生心爱念弟子如儿,弟子自然生心敬重和尚如父。勤相教诫,更相敬难,则能增广佛法,使得久住。”(《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第110页)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九十波逸提之十”:“唯有一人,著弊故衣近佛前坐听法。敬难佛故不敢驱去。使者白王:我已扫除祇洹净洁,唯有一人,著弊故衣近佛前坐听法,我等敬难佛故不敢驱却。”(《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3册,第124页)

猜你喜欢

大藏经云气沙门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沙门菌噬菌体溶菌酶LysSHWT1的制备及抑菌活性分析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汉代云气纹特征分析
宜宾市博物院开展珍贵文物修复工作
依稀海天云气
2013-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流行特征
浅谈云气纹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水调歌头 一滴水畅想
江西省零售畜禽肉中分离的136株沙门菌血清学鉴定与分析
甘肃永登发现元代雕版印刷《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