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信用社经营中的风险及其控制

2014-04-16温俊敏太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35期
关键词:经营风险信用社风险管理

温俊敏/太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浅谈农村信用社经营中的风险及其控制

温俊敏/太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农村信用社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是指信用社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原因,导致信用社发生资金、信誉损失的可能性。农村信用社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全程性,不确定性或多变性以及风险损失的突发性。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农村信用社内部风险中的操作分险,以及外部风险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来加以分析和研究风险的可控性。

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

农村信用社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特点和其在一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导致了信用社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信用社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不仅可能导致信用社破产,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对信用社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概念特点

1.全程性。经营风险存在于农村信用社的各种经营项目和各个业务环节中。不论是信贷、储蓄,还是投资,不论是票据交换,还是账务处理,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风险,稍有不慎,风险就会由“造成损害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损害,甚至是严重的损害。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没有风险的业务是不存在的,没有风险的资产也是不存在的。

2.不确定性或多变性。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产生的根源与某种人为因素有关,从而决定了其经营风险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市场环境、企业行为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农村信用社出于竟争压力,也在不断开发新的金融服务项目,这也会使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变化。

3.风险损失的突发性。农村信用社经营中的许多风险因素事先往往不易把握,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令银行措手不及。如信贷客户不经银行同意。

二、农村信用社经营中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基层机构风险控制薄弱。在农村信用社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中,基层机构数量最多,违规事件几乎都发生在基层银行,反映了各银行对基层机构的控制及基层机构自身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主要原因是:管理链条长导致信息传导效率低下,上级的管理要求不能完整的传达到基层员工;人力资源相对短缺、培训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辅导监控机制,基层员工不能正确识别各类业务中的风险并及时地进行评估和控制。

2.风险管理文化落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虽然我国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初步形成,但风险管理没有作为风险文化植根于所有员工的心中,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树立,没有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系统而完整的风险管理战略还有待于加强,风险管理侧重于后台管理,没有将其作为信贷决策、风险敞口限额控制、贷款定价、资本资源配置的有力工具。

3.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在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风险承担的主题,任何有效的风险管理都应该是以风险承担主题明确,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为根本前提的。而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对风险管理缺乏紧迫感和积极性。

4.内控体制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管理体系,风险部门没有能力承担起独各个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三、农村信用社对所面临的问题的改进对策

农村信用社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农村信用社提高自身风险分析、评估和预警能力。积极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用过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倡导合规文化,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开发风险管理工具,完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加强IT基础建设,营造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环境,提高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缓释、监控能力。具体建议如下:

1.以基层机构为管理关注重点,提升整体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操作风险管理应以基层机构的执行效果作为评价、验证管理效果的标准,提供给基层机构用以识别、评估风险的工具,对基层机构的风险进行及时的监控,加强基层机构负责人的激励约束,加大对基层的培训力度,加强员工的考核,在基层机构建立规章制度学习制度。

2.整合、规范制度流程,实现管理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梳理全行的制度流程,建立制度流程体系,实现逻辑统一,避免交叉、重复和空白,建立动态的更新机制及横向沟通协调机制,实现业务操作有章可循,规章制度相互衔接,规章制度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制度的设立、修改、废止流程,及时发现和弥补制度漏洞。

3.秉持以人为本,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操作风险的定义表明,其产生于流程、操作与系统,但根本上源于人的因素。农村信用社应利用平衡积分卡等绩效考核方法进一步完善对机构和员工的操作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4.加强审计检查。扎实开展操作行为的审计检查。重点抓好大额存款变动情况的对账,积极推进“上门对账”、“网银对账”、“当面对账”、“交叉对账”等多种管理方式,对重点账户存款和存款账户异常变动的财会部门要组织专人逐笔上门对账,严防侵占客户资金行为;对印章、支票账户,严防套取资金的行为发生。同时开展突击检查,认真落实重要岗位人员轮岗、交流、强制休假、亲属回避等制度。

[1]周强-商业银行业务中风险分析与控制《商情》-2011年22期.

[2]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陈昌铭-金融全球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及其控制研究2009-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经营风险信用社风险管理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房地产开发中的经营风险管理探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浅谈如何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从内控管理的角度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