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研究

2014-04-16刘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35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会计核算

刘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

新时期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研究

刘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

我国社会经济形态进入了新常态阶段,这一阶段给我国事业单位的组织运行和规范化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就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切实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和调整的攻坚时期,改革已成为消除一系列制度上障碍性因素的主要措施。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形态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步伐也进入了新常态阶段,这种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又会加速新一轮的改革步伐。经济新常态阶段给我国事业单位的组织运行和规范化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我国事业单位由于其组织现状,承担了众多的社会服务职能,保障了正常社会生产、生产秩序的营造。我国事业单位的行政费用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在我国财政运行体制不断变革的背景中,事业单位内与财政有关的一些规章制度、工作方式也应发生变革,迎合经济新形态的现实需要。在这些财政制度中,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切实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现状

会计工作是我国事业单位的基础新工作之一,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关系到行政费用的合理支出和规范使用。会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会计核算制度的支持,会计核算制度关系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长时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存在一些需要变革的地方。

1.会计工作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督不到位。反映和监督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相对来说,监督工作更为重要,事业单位内,会计部门应该对每一项行政费用、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去处,都应进行有效地监督,并通过系统、真实的会计报表反映给相关管理部门。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还有一些业务性收入,这些资金和费用如果监督不力的话,腐败和违法行为就会乘虚而入。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中会计部门对一些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不到位,资金的使用、划拨、分配存在不合理环节,资金使用效率不太高,再加大财政负担的同时,也影响了事业单位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2.基础性会计工作存在不规范之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体现在会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中,只有各项会计基础性工作按照规范化要求开展工作,会计核算制度才能发挥效率,会计部门的监督工作才能真正得以落实。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内会计部门的某些基础性工作存在不规范环节。原始凭证的填写方面,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原始凭证填写的不够具体、规范,有些凭证的填写与国家相关法规明显不符,开票日期不够具体、客户名称填写不够详细、其他有些关键项目的填写也存在模糊行为,原始票据还存在错报、漏报的情况;记账凭证上,一些凭证的摘要显得过于简单,一些会计人员并没有对相关凭证进行及时的对账、审核和结账。这些不规范环节就降低了会计机构的核算效果和核算质量。

3.会计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直高效、完善的会计工作队伍。现阶段,会计人员属于社会稀缺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业务成熟的高资质会计人员,更是社会上的香饽饽。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由于工资待遇、职称晋升、发展空间等现实情况,使得一些业务娴熟的会计人员纷纷跳槽,选择离职,去社会上的会计机构寻找机会,这就造成了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人员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新进的会计毕业生,由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双重因素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增加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队伍的建设难度。

4.会计科目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环节。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中,存在轻视预算的倾向,对资金使用的预算情况没能足够重视,这就加大了下一轮财政拨款的随意性。会计制度中,单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难以有效反映出所有资金业务的开展情况,权责发生制的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一些会计科目难以有效反映出复杂的经济往来业务,随着事业单位业务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工作种类也出现增加情况,现行的会计科目不够详细,这就造成了会计工作混乱,难以反映出真实的资金往来情况。这些都是需要在改革中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有些环节是宏观的,有些部分是微观的,只有在改革之中加以完善,才能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更为完善。

二、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制度存在漏洞的内在原因

我国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制度之所以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既与相关管理制度有关,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一些实施细则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有些问题是长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有些实施细则是没能根据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节奏,这些因素都是需要通过改革进行综合调整的。

1.会计法制建设滞后。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会计工作也不例外。我国会计法规的建设与完善的进程中,企业会计方面的法制建设进度相对较快,跟行政事业单位

相关的会计法制建设,存在滞后之处,主要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在改革的进程中,随时就需要进行调整,这种现实情况加剧了法制建设的压力。同时,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制度也存在不相统一的环节,相关法规和制度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情况,有时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就不利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对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管理。

2.会计实施细则有时难以衡量当期损益情况。购置固定资产我国事业单位经常从事的工作,也是开看一些服务工作的现实需要,固定资产的购置就涉及到资金的往来,而且一些大型固定资产的购置,往往都必须花费一大笔财政资金,这就需要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映和监督。根据目前我国事业会计制度相关工作细则,根据资金的不同来源渠道,可以运用借记“事业支出--设备购置费”、“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还可运用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样,购置固定资产的核算可以影响当期损益(使用支出类科目),也可以不影响当期损益(使用基金类科目),这种多样化、不同意的工作细则使得事业单位运用这种漏洞,自由掌握固定资产开支渠道来调节当期损益,使国有资产的流失就成为现实。

3.会计的监督和审核机制不完善。按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会计机构无论是在公职单位还是在企业集团,都应独立出来开展工作,不接受所在单位的管辖和指挥,由第三方的会计机构来实施各项工作,同时,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真实有效,第三方的会计机构也应接受相关单位的监督,还应有专职的审计机构对会计工作开展实施审计,多重措施齐下,保证会计的工作的真实性。相对来说,我国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正在按照这种模式来开展财务工作,会计部门就为企业发展和经营提供了真实的财务信息。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在会计独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措施,目前会计机构都是接受本单位的领导和管辖,独立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监督机制和审核机制也不太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质量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不利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措施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新常态将成为今后很长时间必须面对的情况。经济新常态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大改革步伐,通过改革来释放发展活力。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就是这次宏观改革中的一环,只有通过改革,采取种种有效措施来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我国这些单位的才会提升服务社会、企业、普通民众的工作能力。

1.加强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建设。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应根据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情况,加大法规和制度的建设力度。事业单位的会计法规体系方面,应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工作细则,采取有效的配套措施,使各相关法规实现统一和衔接,避免执行的混乱。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第一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事业单位内部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现金的管理财产的审批、审批权限的分配、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确保国有资产的合理、合法使用,维护国家利益。

2.将资产管理纳入到会计核算工作之中。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两个部门的分割管理,不利于国有资产的科学核算,故此,我国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充分协调来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统一性,从而使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真正能为国有资产的高效管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会计核算工作之中,我国事业单位可以实施会计集中核算,集中解决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会计集中核算是对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集中支付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模式,会计核算中心将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集中起来,使财政部门对单位的财务监督从事后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这有利于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提升会计部门对国有资产的控制能力。

3.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审计机制。我国事业单位内,应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积极贯彻实施会计法,切实加强会计队伍的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修改后的新的会计法,及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通过提升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在事业单位内建立的监督机制,通过有效的监督工作来提高财会信息质量,明确经费开支标准,确保财政资金的专项使用。另外,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还需要审计机构作为保证,相关部门应加大外部审计的工作力度,事业单位内也应建立内审机构,让广大职工参与到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杜绝一切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总之,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弥补一些细微漏洞,达到不断完善的效果。改革和调整不能停止,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革随时做出反应,确保我国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行。

[1]卢大美.试论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预算会计月刊,2009(4).

[2]李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6(8).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