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
——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2014-04-16徐欣然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35期
关键词:党和人民学校教育

徐欣然/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新时期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
——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徐欣然/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从教以来,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工作务实、业务扎实等几个方面就可以了。但随着自己工作多年来的不断学习与总结,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要不断的为自己的大脑充电,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新时期的教师;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与时俱进

一、新时期下的教师

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在没有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师”这个职业,教师是人类既崇高又光荣的职业。

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起了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而教育的成果更加直接决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盛衰,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祖国的教育事业。

在党的十六大以前,我们的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制定教育目标,由教育系统通过教学活动来加以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振兴计划更明确地提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同时又强调“教育必须和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党的十六大又加上“教育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师大百年华诞大会上又提出了“教育创新”。

在中国经济以飞跃速度发展的今天,作为教育本位的基本,教师工作亦受到很大影响,教师是一项职业是社会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和其他行业一样。从业的首要目的是谋生是糊口。教师是一项“体面”的职业。每一位教师也想或也需要体面的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收获的利益包括个人的成就感、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工作收入和福利待遇。

2014年9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重要讲话,他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一番话语,如一声春雷,掀起了教师们的热血,禁不住想起一名知识分子应有的传统,蔑视社会等级,以国家天下为己任,满怀昂扬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民族气节,奔放的爱国激情。

二、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

1.搞教育非生财之道。

很久之前,有人说:“革命,革命,多少罪恶,借你之名”。

不久之前,有人说:“慈善,慈善,多少广告,借你之名”。

现今,有人说:“教育,教育,多少财源,借你之名”。

在我国,教师所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它关系国家的振兴,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教师在学校不仅仅是打工,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是创造性的职业,教师需要经济生活,更需要有精神充实的人生,因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每个月的工资,的得起学生,对得起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直以来,人民对教师有过不少形象的赞美,教师好比园丁,浇灌祖国的“花朵”,教师好比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这些比喻无异说明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无私,说明了教师应具备的献身精神,难道这些来自人民的尊敬比不得香车豪宅吗?如果投身教育事业是为了生财的话,请离开这片净土吧!

2.教育不是教育,而是“教”和“育”。

众所周知,知识对人类很重要,人有了知识就会提高理性水平,人有了知识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要以有利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方式教课,除了应该精通所授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注意了解及掌握该学科的新知识外,还要有广博得文化基础知识,在当今的科学昌盛时代,各个学龄段的学生们,思想丰富,眼界开阔,兴趣广泛,他们经常会向教师询问超出教师专业知识领域的问题,涉及哲学、文学、社交、体育以及日常生活等问题,要求教师阐明和解答。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对人施加影响的活动,而事实上只是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是善意的,只是教会知识技能,只能算上“教”而不能称作“教育”,一些恶意的东西只能称为“传播”或“教唆”,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道德情操尚不够高,就算专业知识好,也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三、子其子及人之子

热爱学生是搞好教育的前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满腔热情的投入教育,以自己的爱心换回学生的爱心,爱学生像爱自己孩子一样。

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孩意没有同情,他们便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教育的影响往往是由感情的伴随才起作用的,情感是连接师生的纽带,教师的爱使学习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因为有了这种爱,学生们愿意与教师推心置腹的交谈,也愿意敞开心扉的接受教育,在爱的浇灌下,学生们信心和智慧的种子得以萌发,有很多学生经常在家长面前说:“我们老实说……”,这样的教师是成功的。如果一名教师不能像爱自己孩子一样,在困难之时不能挺身而出,却只顾自己逃跑,那么必定是失败的。

四、新时期,新理念

一个可以和学生一起谈论《传奇》或《穿越火线》的教师绝对更加受学生欢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琨说过:“未成年人有未成年人的问题,用成年人的手段来解决未成年人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在新时期,需要什么样的新理念,概括如下:

第一个方面,学校应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到与学业成绩同等位置上,能够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身心健康是学业成绩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根本。

第二个方面,体现学校发展依然放置于成绩提高之上,我们提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等概念,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学业成绩,每个家长都知道自己的孩子“非谢家之宝叔”,都想“接孟氏之芳邻”,抓学业就成了学校、家庭、社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了,想尽办法进好学校,然而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进“好”学校,是什么把学校分成了“好”与“坏”?是学业成绩。

第三个方面,发展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个好的学校,如果没有教师的责任感,责任意识的深化,没有专业的发展和传统观念的转变,是很难把教育搞好的。

第四个方面,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学校也是社会的一份子,理所应当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学校是教育的主导,学校应更多的与社会教育机构、宣传部门及公共文化机构保持联系,不把学校、社会和生活割裂开来,尽量让学生感受正面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教育理念的更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教育者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自我提高的恒心,还要有紧跟时代步伐的自觉。

一句话,新时期的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河南出版社,2001(5).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8).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

猜你喜欢

党和人民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把党和人民举在头顶
学校推介
铆足干劲,向党和人民交满意答卷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