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哈尔滨生物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4-04-16李华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
李华/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
促进哈尔滨生物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李华/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
一、产业基础
“十二五”初期,哈尔滨市将生物产业列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后3年间,全市生物产业呈现出发展不平衡、增长速度不高的局面。同规划初期相比,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转换,仍然是以生物医药为重点,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为补充的生物产业格局,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的比重占90%、生物农业的比重7%-8%,其余为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生物能源约占2%。生物产业发展过程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横向比较,近几年全国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比哈尔滨生物产业的增速高了2个百分点;纵向比较,生物产业总规模估计在250亿元以下,没有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到2012年总产值超过500亿元的发展目标。
二是哈药集团等骨干企业拉动效应减弱。最近几年,虽然葵花药业、誉衡药业等民营生物企业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但占全市生物产业比重50%以上的哈药集团创新发展速度趋弱,2013年1-9月份产值又下降2%,拖后了全市生物产业的整体发展速度。
三是生物产业发展政策需要重新审视。在全国各地生物产业竞相发展的大潮中,对哈尔滨生物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和机遇挑战等认识不够清晰,没有明确相对于其他地区生物产业发展的独特比较优势集中投入,产业支持政策“撒胡椒面”,六大生物产业领域同时发力,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效应,拖累了整个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比较优势
1.生物资源相对丰富。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是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畜牧业高度发达。中药资源丰富,全国42个国家一、二、三类重点保护动植物中药材中,有1/3的品种资源在黑龙江省。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生物资源的丰富和物种的多样性,使得哈尔滨在天然药物、中药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为推动具有独特地域品质的中药材及其制品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农业资源、动植物资源为发展生物产业坚实基础。
2.研发与人才优势。哈尔滨具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开发能力,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小试研究、中试开发直至产业化的创新体系,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我市生物领域有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2家(东北林业大学生物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学),硕士点2家(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国家二级学科博士点2家(哈尔滨师范大学遗传学、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2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设的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大国家级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药理基地2个(黑龙江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全市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达4000人。较强的科研实力,为我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3、产业基础优势。现有生物产业企业150户,其中,规上企业80多户,形成了生物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基础。生物医药。以哈药、葵花药业、珍宝岛药业等为依托,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医药知名品牌,提高了医药产业的生产、经营层次,奠定了哈尔滨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中的领先地位。生物农业主要包括农(林)业良种、绿色农用制品等。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育成的高蛋白、高产大豆品种“黑农35”已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高蛋白品种;东北农业大学育成的“东农36号”是超早熟高蛋白品种,打破了中国高纬度大豆栽培的禁区。生物制造主要包括生物基材料、微生物制造、粮食、薯类、作物秸杆等作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哈尔滨辰能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步藕连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项目采用清华大学玉米转化淀粉-葡萄糖-甘油后经发酵制取1,3丙二醇,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生物能源主要包括以农林产品或其副产品、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生物有机体及其新陈代谢排泄物为原料制取的燃料乙醇、甲醇和生物柴油等液态生物燃料和生物质发电。哈尔滨市的龙能燃气投资公司等企业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源装备制造、生物质能源技术开发及小城镇生物质能源投资与运营。生物环保主要包括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进行废弃物处理、污染防治(即环境的生物修复)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氢气,实现了替代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目前已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型有机废水生物制氢工艺系统。
三、产业目标和发展重点
充分发挥哈尔滨生物产业的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构建以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为重点,以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为补充,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方向,集中力量推动生物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末形成对全市工业具有真正带动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成为国家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
四、推进措施
1.完善产业支援体系。对于我市生产的医药创新品种,经联合审定后优先纳入我市医保目录,并采取支持性价格政策,逐步试行药物经济性评价办法定价。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将其主导和优势品种申报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支持和帮助生物企业将产品申报列入国家《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设立哈尔滨生物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加大哈尔滨市生物技术企业的投资;支持有条件的生物企业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集合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
2.强化招商引资。全面、深入分析现有生物产业链,寻找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优势环节,确定重点支持的本地企业和重点引进的外地企业,增强招商引资的计划性和科学性。锁定重点目标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对生物产业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优先保障用地和能源供应,提高审批时效,多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促进项目落户哈尔滨。
3.推进形成政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广703所、兽研所整体搬迁入区的研发合作模式,重点推动与著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研发中试、生产联合体,把大学、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引导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生物技术企业。支持产学研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的研发机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申报政府各类产业项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