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鹤岗市推进城乡一体化问题和途径研究

2014-04-16付崇龙张启文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4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城乡农民

付崇龙 张启文/东北农业大学

鹤岗市推进城乡一体化问题和途径研究

付崇龙 张启文/东北农业大学

资源型城市是随着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一类特殊城市,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却很突出。如何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状况,还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因此,如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资源型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鹤岗市城乡差别现状

由于户籍的不同,造成了城乡各种社会待遇的差别。农村低保较城市每年少1872元,在乡复员军人每人每年少5280元,烈属每人每年少3708元,因公牺牲军人家属每人每年少3912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每人每年少60元。农民不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开发等扶持政策,享受不到社保待遇。在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教师待遇等方面城乡之间的别很大;乡村医保水平、医疗服务水平远远低于城镇职工。除此以外,在住房质量、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热、环境卫生和文化娱乐设施等等,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鹤岗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1.机制体制问题。以户籍管理为基础的城乡分割体制,把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的农民和“非农业户口”的市民,阻断了农民进入城市与市民同等工作、生活的途径,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抑制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2.资金缺口问题。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仅从公安、人社、民政、卫生、教育等各有关单位提供的直接财政投入需要就达到亿元以上,加之小城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数字将更加庞大,资金缺口众多。因此说,实现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且是一项艰巨任务,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3.农民收入低问题。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是3.33:1,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受的国家补贴,实际差距大约为6:1。我市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大体是2:1,但是城市人均收入在原本就高得多的基础上年均增长率还大大高于农村,必然造成差距越来越大。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长期以来,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是由政府提供的,而农业、农村的同类公共基础设施要由农民自己解决,政府只给予适当补助,导致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过大。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基础太弱,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仍没有大的改变。城中村、城边村改变土地性质、村民就业、改造优惠政策、如何纳入城市系统中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5.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问题。教育方面,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全国占70%比重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比重的40%左右;文化建设方面,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短缺,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方面,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农村社会保障远远不能适应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

三、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途径

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一是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成立城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综合办公室,协调全市城乡一体化工作;成立专项推进组,构建覆盖全市、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组织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建设。把城乡一体化纳入整体规划,结合市情和财力分别制定城乡一体化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确保城乡一体化规划既符合我市实际、循序渐进,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构建覆盖全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三是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村改居”步伐。以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为契机,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同时,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周边村屯的改造和“村改居”的步伐,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保证城乡自然生态过程的健康有序与协调发展[1]。

2.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把城乡做为一个整体,相互渗透,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2]。一是加快土地流转,不断扩大土地流转的面积,使零散农户向种植大户、专业户和国有农场集中,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水平。二是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走以工促农、以工带农的路子,鼓励村镇向工业园区引项目,发展“飞地经济”,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把畜牧水产养殖业培育成农业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统筹城乡政策,推进城乡居民待遇一体化。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按居住地统一登记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推进附加在户籍上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承包、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的配套衔接,原来的农村政策对群众有利就执行农村政策,在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只提高福利不降低待遇。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财政列支和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中村集体收入部分筹集等办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使符合条件的能够顺利领取到相应的养老金,探索把农民土地作价等有效办法,研究制定失地农民再就业政策措施。三是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新措施,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决议,向村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事业,实行学校办学费用“市统筹”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入学保障机制,使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镇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二是统筹发展城乡卫生事业,建立“新农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农民进城就医报销无障碍;积极促进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村级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领办,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农民参加新农合的医疗费报销标准和服务水平,使参加新农合的农民随时看病就地报销。三是统筹发展城乡文化事业,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社区、村文化站(室)普及率达到100%,社区、村健身器材普及率分别达到90%、70%,实现农民及时利用网络获取所需信息。四是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信体系,推进基础设施城乡共享和有效利用。五是统筹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建立“村收集、镇清运、市区集中处理”的环境卫生工作机制,使农村像城市一样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成果[3]。

总之,城乡一体化对于资源型城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的融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鹤岗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为资源型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杨玲.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与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5(9).

[2]赖杨恩.城乡一体化道路研究[J].福建论坛.129.

[3]王碧峰.城乡一体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城乡农民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城乡涌动创业潮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